(国家法官学院王立的)科学小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ni 王立不懂科学,特为学习科学而来

博文

英语,别再跟蚂蚁过不去

已有 9716 次阅读 2009-6-28 16:3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英语, English, ant, 蚂蚁, 无厘头

英语,别再跟蚂蚁过不去了

——蚂蚁们把“无民恐主义”进行到底

也许什么时候中国人不考英语了,或者什么时候英国人不说英语了,蚂蚁就不叫ANT了,那该多好啊!其实英国人学说汉语真的也没什么不好的,他们都说汉语了,蚂蚁就幸福了,就没人管蚂蚁叫ANT了,就有更多的人都管ANT叫蚂蚁了——呵呵,蚂蚁们也就没法把“无民恐主义”进行到底了——那该多好啊!

什么?蚂蚁?谁不知道蚂蚁?还问这个问题?就好比爱看电影的人谁不知道华纳兄弟一样,不是没事装无知吗?蚂蚁本来就够大名鼎鼎的了,可是那个讲英语的华纳兄弟就爱搞怪,还是拍了个英语片子,叫《别惹蚂蚁》,得,你别说就这片子还真红了。呵呵,可我就是不明白,英语干嘛非跟蚂蚁过不去不可呢?俺也写个博,也说说“别惹蚂蚁”,嗯,就说蚂蚁“无民恐主义”的几个故事吧。

说到蚂蚁,我首先想到与蚂蚁相关的就该是讲英语的英国人了——讲英语的英国人可能跟蚂蚁有点什么渊源吧!就连讲英语的美国人马克·吐温都写了一本《辛劳的蚂蚁》,英语歌曲中还有个《老虎和蚂蚁》,可恶的是英语管那么可爱的蚂蚁叫ANT,啥意思?呵呵,再首先想到的还是与英国人相关的一位谙熟英语的朋友,我感谢我的这位博友刘立——一个超级智慧的学者——他为我提出了一个表达公式:取AnarchismANationalismN, TerrorismT,再转化为中文,就是:ANTISM(蚂蚁主义)。又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博友罗帆教授的鼓励和齐鲁名士苗元华的评论,他们让我再一次考量了这“无民恐”和这“ANT”。唉,又说到英语了,这英语,你说它干嘛非得把蚂蚁跟“无民恐”整到一起来?不光让人听着不舒服,让蚂蚁听着也不舒服呀。呵呵,好在现在别看咱中国的学生一个劲儿地学英语,英国的蚂蚁没准还不一定比中国要上大学的学生和要考职称的科技工作者强——英国的蚂蚁们还真不一定听得懂英语呢(当然啦,虽然蚂蚁听着也不舒服,但没准刘立听着就开心了——我真觉得他太懂英语了!)!

其实,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之一种。它们多在地下做窝成群住着,数量很多,种类很多。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动物,大家都观察到他们组织纪律性极强,成群结队工作,团结协作精神很强,然而,我认真考虑了五分钟这后还真的发现了蚂蚁与“无民恐主义”关系很大!——就是不太知道这个“发现能不能上《自然》和《科学》杂志——理由有三:其一,蚂蚁还是一种离开了糖就不能活下去的动物,只你肯给它糖,所有的蚂蚁都会不顾一切地蚁涌而至,把它们骨子里的极端无政府主义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难怪毛主席说领导干部要防止“糖衣炮弹”——动物的生物属性也有很嗜好糖的生物基础;其再一:族群界限分明,大搞极端民族主义,每个群落都是血亲,绝不混杂;其又一:它们至今已经是很古老的物种了,生于恐龙时代,把很多同时期的物种都“熬”没了,它们却繁荣昌盛得很,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多到遍布全球,简直就是典型的超级恐怖主义——就连它们的“基地”组织都在全球比比皆是——不知道美国政府(他们也讲英语)管不?。瞧俺这脑子,年轻时学了几天英语,全让英语给搅乎的,把蚂蚁又给整到“无民恐主义”上来了——可恶的英语——都快耽误俺说蚂蚁“无民恐主义”的几个故事这件“正事”了。

(一)蚂蚁与恐龙为伍的启示:大块头死绝了,小蚂蚁满地球都是。好早好早的那个年代,大概可以追溯到1亿年前吧,它与恐龙为一起活在这个星上。后来吧,恐龙那么大块头,还是绝了种了。蚂蚁那么小,不但没随恐龙去陪葬,而且种类越来越繁多,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蚂蚁“基地组织”都发展到约有9000种了,还有未知的,有人估计,全部蚂蚁“基地组织”加起来可能有12000-15000种之多——恐怖!——想想看该有多少恐怖分子了!

(二)因为蚂蚁同情弱者吗:霸王不死,哪有刘汉。中国历史跟蚂蚁也有关,可信不?呵呵,你不信?我也不信。但相传呀,蚂蚁跟刘邦好——刘邦只爱吃狗肉——《史记》没说他爱喝蚂蚁酒;蚂蚁跟项羽不和——项羽只爱喝酒——《史记》没说他爱吃狗肉,却说他爱喝酒,可能蚂蚁听长安城里最著名青楼的“百家说唱”读《史记》听成他爱喝蚂蚁酒了——就跟他过不去“恐怖”了他一把,于是蚂蚁们帮刘邦把霸王整死了。那会儿,楚汉相争水火不容,刘邦的谋士张良这家伙挺向着刘邦那个小流氓的,用饴糖作饵——浪费了广西人民多少甘蔗呀,诱使天下蚂蚁闻糖而来,组成了“霸王自刎乌江”6个大糖字,至此,霸王以为蚂蚁受天旨载天意而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可怜一代英雄都是不学英语惹的祸——他但凡学了英语就会知道上帝是从严都不干这等勾当的——于是他挥剑抹了抹自己的脖子,没觉得多疼就去了——换成小流氓刘邦,打死他都不干。你说这群蚂蚁,该干嘛他偏好好不去干该干的事,没事找事却跑去跟楚霸王捣乱——也太无政府主义了吧?

(三)别拿希特勒唬蚂蚁:纳粹的肉可以当大餐。相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节节败退,为挽回面子,在激战蒙哥马利元帅率领的英国军队之时,隆美尔派出一支德军精锐部队长途跋涉,迂回非洲原始丛林,直插英军后方,想给讲英语的英国兵背后来一家伙。然而等到预定捣乱时间,隆美尔却没有收到他的爱将希姆如期发出的无线电波——惨不?直到好久之后,长着聪明脑子的德国人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们的部队,大概是不会讲英语,非洲蚂蚁听不懂德语就气都不打一处来:得,灭此朝食吧,就这么毁灭于非洲黑刺大腭蚁之口——拿“德国造”的大“热狗”给蚂蚁哥哥当点心了——呵呵,都是不讲英语惹的祸。这种蚂蚁大如拇指,通常生活在中北非,每隔两三百年有一次集团性大爆发,数以亿计的蚂蚁聚集成群,浩浩荡荡地朝着一个方向作长途迁徙,疯狂地吞食一切可食之物。天啊,蚂蚁竟然吃掉了一支精锐德军部队 ——唉,不讲英语,恐怖不?

(四)上帝的安排——凭什么让蚂蚁来救印第安人?据说,亚马逊河地势平坦,河神处得到了种随时可以“水漫金山”的好去处,就爱发大水玩。让地居民深受其苦,苦不堪言,但蚂蚁哥不买账。因为别忘了蚂蚁还能在亚马逊河洪水泛滥之前,通过派出各路“蚁马”(真的不是各路人马)四处收集情报,集体讨论研究举足表决后作出一致决定:排一字长蛇阵!向安全地方转移!当地印第安人很鬼,他们据此得知洪水要来了,据此得知洪水要淹没的范围,他们因而及时搬迁。蚂蚁,功高盖世!可怜的我,就是没弄明白印第安人讲什么语,咋就跟英语搞混了呢?反正是比德更像英语吧,反正骗蚂蚁哥骗到家了!

(五)恩将仇报的印第安人:好了你的刀口忘了蚂蚁的头。手术用蚁,可怕不?难道说事情的发展总跟达尔文的进化论扯不上多少关系?其实老达子他是会讲英语的呀。印第安人在进货,你他母亲的蚂蚁就不进化呀——难道说蚂蚁就知道进货?住在南美圭亚那的那些个印第安人竟然敢习惯成自然地用切叶蚁的兵蚁作外科缝合手术。印第安人的具体手法是先让蚁咬合病人的术后伤口,再拿剪刀剪去蚁身,以蚁钳代替猫肠线。这样搞法,残忍啊,恐怖啊,蚂蚁心里很难过,死不眠目——唉,还英语没学好惹的祸——讲英语的老达子早就说过:进化论比进货论重要,丛林法则是用英语讲的,学好英语适者生存!

(六)德国人最无厘头:恶搞蚂蚁腿还当发现新大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强——那是相当的强——做事严谨求实,有一不说一点零,可谁想他们没用在正道上,偏要做做实验验证一下蚂蚁体内竟含有“步数计”(里程表呗)。于是,来自德国的威特林格博士搞出了一个世纪猜想——沙漠蚂蚁体内含有“步数计”(里程表),在出行时蚂蚁们是不是算好步数,然后再一步步数着返回而找到“家”——挺能整的吧?为这么个屁事,威特林格博士拿蚂蚁来训练,他把一些蚂蚁腿部末端截掉砍掉剁掉,缩短了蚂蚁的步长。对另一些蚂蚁则在脚部粘上猪毛狗毛胡子茬什么的,增加步长。然后,把两群蚂蚁放到一样远的地方,看看他们怎么返回蚁巢。结果,腿长的蚂蚁由于其步长造成体内步数计不能运作足够次数,走过了“家”才开始寻找洞穴;而另一群遭“截肢”的小可怜虫们由于腿短,没走到“家”就够步数了,于是只走了部分路段就开始寻找洞穴了。科没把蚂蚁气得,嗯,你不讲英语就你的德语呗,难道德语本身都带着个“德”字还缺“德”呀!唉不讲英语,就是无知!

呵呵,故事里的事,总也说不完,打住,俺今天没时间要我写要搞项目了,就顺便告诉各位一个小秘密吧,上述小故事中还有一个共性特征,就是这些蚂蚁们的群居,他们都是以“族群”为“圈子”——跟在网上开博客一个样——进行生活和行动,够“民族主义了吧。

呵呵,大家看看,英语管蚂蚁叫ANT,是不是“无民恐主义”?老实说,我真觉得这件事并不比天大,再说就是还大点天也塌不下来呀。我所担心的只是,现在和将来,好多好多的人还要说英语,还要说下去,我们想考大学的中学生们考英语也还要考下去,想考职称人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工作者考英语也还要考下去,那么,事情真的就闹大了——难道说——蚂蚁们还要把“无民恐主义”进行到底吗?无厘头!



轻松驿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1172-240800.html

上一篇:核讹诈永远不会有胜利者
下一篇:倭寇、维京人和索马里海盗
收藏 IP: .*| 热度|

22 赵星 刘玉平 郑融 向峥嵘 马昌凤 梁进 罗帆 陈中红 李晓敏 周春雷 邹斌 陈国文 刘立 马丽丹 苗元华 龙桃 马光文 侯振宇 yinglu dorothy2004 pekingking renmin802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