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yccn 主要从事射频微波,现代天线理论及工程,新型电磁材料等工作

博文

火花天线

已有 3862 次阅读 2009-6-16 22:52 |个人分类:新技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天线

只看到报道,具体信息还等待收集!

美国陆军实验室正致力于开发具备双重功能的新型电子炸弹(e-bomb),它既可以一举摧毁电子系统,使计算机系统陷于瘫痪,也可以像传统炸弹一样造成敌军的伤亡。《连线》日前报道说,其中火花天线(antenna made out of fire)的发明使新型电子炸弹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数十年来,可以摧毁电子通讯设备的“电子炸弹”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然而距离其实际应用仍是遥遥无期。相对于看似“玄乎”的电磁辐射,拥有巨大杀伤力的传统炸弹更受军官们的青睐。

如今,美国陆军实验室正在开发兼具两者优点的混合型弹药,它拥有一举“摧毁电子系统及其操作人员”的巨大威力。可以自动去磁化并释放电源脉冲的磁铁以及新型的火花天线是其出奇制胜的关键。

据专家介绍,传统的电子炸弹能够以微波的形式一次散发出几百万瓦的能量,一旦发射,所有电子设备和以电子设备为基础的武器都将遭到致命打击,计算机系统将陷于瘫痪,电子通讯设备则会出现短路,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亦将因此而断绝。其优点在于不会造成无辜平民的伤亡。电子炸弹爆炸时,紧紧缠绕在一起的通电金属圈会被迅速压缩,从而驱动磁通量发电机。然而,迄今为止,这一信息时代的经典武器还未真正投入过实际应用。相比之下,新型电子炸弹的工作机制更为简单:只要受到足够强的冲击,某些特殊的磁铁便会自动去磁化并释放巨大的脉冲能量。美国陆军的航空导弹研究发展工程中心(Army’s Aviation and Missil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ngineering Center,AMRDE)已成功地证明了这一原理,并进一步开发出了占地仅五分之一立方英寸的“完全爆炸型镜高压纳秒脉冲生成系统”(completely explosive ultracompact high-voltage nanosecond pulse-generating system)。

不过,工程方面的难题依然有待解决。可以内置于弹头的天线是新型电子炸弹的必要装备,电磁脉冲的特性决定了其尺寸不能过小。除了折叠式天线之外,美军在火花天线的研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确切地说,这种天线是由爆炸时产生的电离等离子体气流组成的。

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人们便已发现火焰可以导电。火焰扬声器(flame speakers)等多项发明也应当归功于这一特性。基于同样的原理,AMRDE的艾伦·斯达茨(Allen Stults)用电离气体代替金属制成了一种新型天线。他改进了聚能装药弹头内的化学混合物,从而创造出了可以将电磁脉冲导向目标的“等离子体天线”(plasma antenna)。该天线体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发光管,看上去好似光剑的刀片,然而其杀伤力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却是致命的。

这种多功能弹头技术适用于多种武器,其中包括陶式导弹(TOW missile)、70毫米的直升机火箭以及由多管火箭发射的炸弹。众所周知,缺乏稳定性是以往电子炸弹的致命缺陷,其效果取决于电子元件的类型和定位。相比之下,新型电子炸弹拥有两大优势:首先,由于体积较小,它们一般不会波及几百米的远处,以致造成“友军伤亡”;其次,它们和传统炸弹一样会产生爆炸和碎片,并具备穿透装甲的威力。这足以说服一直以来对电子武器持怀疑态度的指挥官们。

在日前举行的国防部博客圆桌会议上,美军新电子战司(Electronic Warfare Division)的上校劳利·布克浩特(Laurie Buckhout)向人们证实了新型电子炸弹的存在,这种炸弹不过手榴弹大小,然而其用途极为广泛。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旦相关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过度依赖于电子设备的美军本身很可能会沦为世界上最脆弱的军队之一。

(谭薇/编译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1055-238583.html

上一篇:电磁场专业新期刊
下一篇:EndnoteX3 发布了
收藏 IP: .*| 热度|

1 司黎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2 0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