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奕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iyian 关于未来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能源,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

博文

《量子力学全局近似诠释》出版了

已有 2483 次阅读 2022-10-22 20:42 |个人分类:量子力学|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拙著《量子力学全局近似诠释》(A global approximation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已经正式出版了:

https://www.cambridgescholars.com/product/978-1-5275-8942-1

量子力学全局性的想法,最迟不晚于1994年,当曾老师指导我讨论Berry位相的时候,但没有什么可说的。对量子计算的怀疑,从接触舒尔算法的时候就开始了,大约是1996年。后来工作,出国,教学,结婚生子,进入其它领域。到2010年左右,再回过来考虑量子力学的基础。2012年左右,觉得应该可以说些什么了,但是面对汹涌的量子信息浪潮,不敢轻易动笔。2015年,有机会招了一位研究生,开始正式讨论。2017年,写了第一篇论文,主张量子纠缠就是普通的相干现象。该文的主张并没有遇到挑战,但是却无法发表。人们刚刚接受了“无漏洞的”贝尔实验,认为非局域性是世界的基本性质。

后来几年,本来想做证明我们想法的实验,但受到各种影响,没有做。所以,现在并没有新的实验证据。但是,现有的实验都是证据。

2019年,感觉应该所有的疑点都已经打通了,将诠释取名为全局近似诠释,也叫标准诠释,因为诠释基于标准模型提供的世界观。

后来又尝试写了几篇论文,讨论全局诠释,仍然无果。考虑到新的内容很多,而且相互关联,只能整体出版。由于论文发表困难,考虑作为专著出版。2021年初完成英文版初稿。不断修改增补。到2022年初,正巧收到一份出版广告,就联系了。经过大半年的出版程序,于10月12日正式出版。由于封面设计的原因,网页配图有问题。本想等到配图好了再公布,不过如今的情形,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都是问题,还是早点公布吧。朝闻道,夕死可矣。

该书有中文版,但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出版。受版权限制,也不能提供。

出版的版本,及相应的中文版,内容比以前网上公开发布的最新版多50%左右,增加了几章,系统性更强。以后还机会增加一些内容,要等再版的时候再说了。

学术书籍略贵,如果不着急,可以向本单位或本地图书馆推荐。

三十六年前,惊鸿一瞥,夙缘难解。终有小成,略慰平生。

三十六载溺迷局,

解伪分真理冗芜,

渐悟还遗疑几许,

使君与我论经无?


一句话说清全局近似诠释:

量子力学是近似理论,是对非常复杂且全局关联相互作用系统的极简近似,把相对论近似掉了。近似的后果是,所有客体和概念都是全局和抽象的。如果把近似掉的部分放回去,所有量子现象都变回自然且可直觉理解。

一些关键:

标准世界观(标准模型下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能量密度的基本性)

薛定谔方程(从抽象波动角度理解世界,理想波,极简波,本征振动)

波函数概率解释是一个难以察觉到陷阱(概率定义无法证伪,“实验”基于统计分析,基于随机假定)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抽象波,复杂相互作用长程部分(电磁)的抽象化,正确反映了能量密度。

波粒二象性:矛盾的定义,不符合科学定义的标准,其物理根源是波能量密度分布与事件的概率性(真实能量涨落通过隧道效应触发局域事件)。

全局性,量子纠缠,双缝干涉,量子擦除,量子化,等等,都是一回事,是波在限制条件下的表现,或者说,是波对全局条件的响应。

光的物理图像,粒子的物理图像:没有点粒子。低能光子可以理解为纯粹的电磁波。

自旋的物理图像,在相互作用(全局条件)中的表现,独立存在时不一定有(取决于粒子的具体情况)。

隧道效应是真实的动力学过程(尚未包含,中文博客已讨论)。

机械层次的量子不存在,但存在各种分立可辨的全局模式(部分讨论)。

测量应该定义为相互作用后的结果,从而得出实在的相对性,以及部分可预测的决定论。

为什么量子力学难以理解?

不能从通常逻辑(经典逻辑)理解一个极度简化的理论。从简化后的角度理解,量子现象是自洽的。如果要从常识角度理解量子现象,必须小心因果性的变化,以及全局状态的建立过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8546-1360499.html

上一篇:为什么人们无法理解量子纠缠
下一篇:这次运气有点好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3 徐令予 周忠浩 刘全慧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