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奕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iyian 关于未来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能源,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

博文

归去来兮,方寸田园时令异

已有 2507 次阅读 2022-1-6 14:04 |个人分类:下一次革命|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好多年了,一直在鼓吹推动能够发挥地理气候优势的高效人工环境农业。然而社会与产业的“主流”是引进,无论失败多少次。人家的农业技术,特别是人工环境技术,是针对自己国家的地理气候条件设计的,在本地是先进高效的。但是中国地理气候差别巨大,农业市场条件也不一样。基于引进技术的项目,以及模仿开发的示范性项目,看起来是很漂亮,高端大气上档次,可是种植无利可图啊。或者在补贴之下运行,或者为其它项目服务。

中国实际农产品的生产,比如各地的蔬菜瓜果基地,却主要来自低技术含量,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的土拱棚。拱棚农业在气候变化,恶劣气候增多,农民年龄偏大等条件下,发展不可持续。

继续引进成本过高,种植品种单一,不能覆盖中国丰富的种养殖品种需求,也不适合中国的地理气候。可持续的高效人工环境农业,仍然要走脚踏实地,全面研究开发的路子。

我在讨论三维城市,人工环境的过程中,认为农业的人工环境控制要走技术与地理气候条件结合的发展路线。这几年的调研发现,目前东部地区温室的度夏已经变得跟以前的过冬一样困难,甚至更严重。但是仍然可以找到一些技术,发展能耗较低,建设成本较低,环境调节能力较高的温室。然而,从地理气候条件来说,西部高原地区仍然优势巨大,主要是光照充足,本底温度低,无高温,无破坏性自然灾害,当然劣势是远离消费中心,建设成本高,人才缺乏,等。

以上思路虽然也有很多人认同,但是市场现实是,温室设计建设与种植脱节。建设方希望造价高,趋向于过度设计,过度施工。种植方对温室设计没有发言权,因为一般是政府或者一些有农业情怀企业家出资建设。全面照搬国外的设计,就必须全面使用国外的农产品生产线,带来各种水土不服。农民自用都是低价建设的简单大棚。高端玻璃大棚大量闲置。农民用不起,也不好用。

高效人工环境农业的发展,必须打通温室设计建设到种植到市场的全链条。这一过程,本来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技术,政府,农民各方合作,集成解决。十几年来,技术方案也大致经过了国外爱好者和研究人员的验证。但是,以上主张在中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下,属于非常规思路,举步维艰。在西藏推行的项目也由于各种原因,延误至今。因此,决意在工作之余,至少打通温室到种植环节,以后退休了,也可以把锄理荒芜,躬耕在田亩。

人类种植已经超过一万年了,但是自然种植的产量是很低的。自然环境不好,作物自然生长困难。自然环境好呢,动植物之间的竞争就很激烈,害虫啊,野兽啊,鸟啊,杂草啊,细菌病毒啊,都要人帮忙。但是我们现在必须有远高于自然条件的产量,才能养活人类,还不能过多地影响环境,人类已经太过分了。

简单地说呢,种点什么东西都不容易。每种作物的习性不一样,生长环境调节因素也不少。作物对生长条件变化或者差别的响应也慢,诊断手段不够。看央视的农业帮扶节目,觉得在正规技术农业生产中,那些种植户们碰到的问题都不应该出现。因为农业生产本来就应该专业化,不能只有乡土专家种得好,其他农民种得不好。种不好就是浪费生产资源。但是种养殖过程不理想是普遍状态。中国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前没有种过什么东西,最多算下田帮点忙。小学四年级还是五年级的时候有学农课,每个同学在学校后面的山上种一小块地,种的是麦子。效果很不理想,把家里的水桶搭上去装粪,最后收回来的麦子还没有种下去的多。

去年疫情期间开始在阳台种菜,叶菜,韭菜,葱什么的还好,种子发芽的西红柿苗长得不错,结果腐脐了。买的西红柿苗没活。辣椒买的苗,有蚜虫,洗了好几遍,怎么也处理不干净,最后扔了。后来有些变故,没有种下去。

2021年过了十一,又把东西收拾起来,下了几粒西红柿种子,在窗台和办公室种。

都21世纪了,种菜当然要下一点人为手段。开始用二极管灯拔苗助长,育苗时间可以缩短,后来尝试直接将尿素当叶面肥施用,结果悲剧了,叶子被烧死了。不过苗还是活了下来。

1106.jpg

11月6日,苗,老叶外围死掉的叶面是被尿素烧死的。


1210.jpg

12月10日,播种后第55天,小果


1226.jpg

12月26日


1305.jpg

2022年1月5日,突然变色了。


一般西红柿育苗需要45到60天,坐果后需要40-50天成熟。我种的品种果子不太大,这一株大约鸡蛋大小。应该还要几天才能摘,所以大约第50天坐果,第80天初步成熟。

一个盆里留了两株苗,有一株结果正常,另一株腐脐了。留着结果的有8株。有一株移栽后长势不好,且缺铁严重,放弃了,还有三株出现了腐脐的情况,都是与另一株正常的同一个盆,水肥条件一致,很奇怪。不过阳台种植西红柿腐脐很常见,因为一般田里不缺钙,但是营养土中却容易缺钙。西红柿对钙的要求还比较大。本来一个盆留一株苗就够了,但是另一株长得也不错,就留着了。开始长势差一点那一株都发生了腐脐。

种西红柿特别费水,每天浇两次,一个盆每天要一升水。发生过缺铁,缺钾,光照不足,光照过量,夜间时间过短(光照时间过长),营养液成分不明(试着水培了几株苗),营养液拮抗(土培是否拮抗无法判断),过涝(浇水过勤过多),修剪不及时,侧芽萌发过多,……,等等情况。结果的五六株各有特点,有一株早熟,有一穗果特别多,而且也大的,各穗差别大的,多穗同时结果都差不多大的,……

一般的工程,错了马上能看出来,种植的问题是,不太清楚是不是有问题,有问题也一时看不出来。其实每种作物的种植,如果能细致记录,总结出种植手册,按照手册做,并同时观察诊断,是可以将产量提高很多的。这说明,一方面农业的技术性应该很强,另一方面农业的潜力还很大。


第一穗西红柿坐果之后,一直盼着它成熟,每天看几次。有朋友说要果年才吃的上了,但昨天突然就变色了。有点小惊喜,酸上几句在这里:

欲使人间无馁馑,

田园方寸试耕耘。

怎得雪域成天府?

须令窗台好丽春。

君子庙堂谈上技,

匹夫旷莽赏芬馨。

勤虔凝盼忧凌扰,

忽尔开颜慰夙心。


参考:

世界第一农业强国(不是美国)的启示

雪域天府——再造一个生态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8546-1319800.html

上一篇:《世界核工业状态报告2021》要点
下一篇:大学恋爱的规则与潜规则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2 徐令予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