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奕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iyian 关于未来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能源,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

博文

量子力学标准诠释问与答

已有 4224 次阅读 2021-7-30 14:29 |个人分类:量子力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问:什么是量子力学标准诠释?

答:基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对微观粒子和相互作用的图像,对量子力学理论体系进行的诠释。

 

问:标准诠释与传统哥本哈根诠释的区别是什么?

答:哥本哈根诠释是唯象的,包含大量假定,如量子化假定,物质波假定,薛定谔方程,概率假定,测量,等。标准诠释基于标准模型,没有其它假定,强调并扩展了基本粒子的定义。

 

问:标准模型最重要的新观点是什么?

答:所有的量子都是全局模式,是在全局条件下通过局域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所有的量子都有一个建立过程,需要时间。

 

问:标准诠释还有什么新观点?

1、       薛定谔方程是理想量子的扩散方程。

2、       量子纠缠,延迟选择实验,同所有其它量子效应一样,都是全局模式,都需要时间建立,或者说,需要保证系统的相干性。

3、       每一个粒子都是全局的。基本粒子的属性,比如自旋,同样由全局条件决定。

4、       量子非局域性是对量子全局性的误读。非局域性是超距的,全局性是通过局域相互作用建立的。

5、       特别地,电子可能不存在内禀自旋,自旋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测量单电子的磁性(顺磁还是抗磁)来判定。

6、       波函数反映了能量密度,而不是粒子出现概率。

7、       测量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8、       量子化是自然涌现,不是基本原理。

9、       低能光子是电磁辐射,没有自旋必须为1的要求。

10、    不存在经典和量子的分界,经典和量子是对同一世界的两个极端近似,一个极端局域,一个极端全局。

11、    量子性,或者说系统的相干性,由全局条件决定。如果全局条件有利,足以建立理想的相干,则量子性质显著,否则,表现为经典的局域行为。

12、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存在,但是基于相互作用测量的客观实在性是相对的,不能完全肯定或无限精确地测量。

13、    世界的未来是确定的,但是只是部分地可以预测。因为实在有相对性,以及不存在精确的计算方法。

 

问:标准诠释为什么能解决哥本哈根诠释带来的所有问题?

答:哥本哈根时代的量子力学不包括相对论,因此没有因果律,违背日常认知逻辑。概率是数学概念,不是物理概念;测量是统计取样,没有考虑实际的物理作用;带来了物理量不连续的问题,违背基本的物理定律。这些问题带来了大量认知困难。标准诠释包含了相对论,考虑了相互作用,以及全局量子态的建立,所有认知困难迎刃而解。

 

问:什么是量子力学?

答:从波动角度表述物理世界的数学体系及其诠释。

 

问:什么是量子?

答:1、任何可以用薛定谔方程描述的客体。可以是任何物质,如电子,原子,分子,甚至宏观物体。2、波函数描述的客体,是一些可能值的集合。哥本哈根诠释中描述的所有的量子都是理想的。标准诠释认为不存在理想的量子,所有客体都是不理想的量子。

 

问:标准诠释有实验证据吗?

答:以前的量子力学诠释都不能提供实验证据,但是标准诠释有。实际上,现有的量子纠缠实验已经证明了标准诠释,即量子性的建立。可以做更细致的实验判定,论文中有实验思路。另电子的自旋实在性也可以通过实验判定。

 

相关链接:

英文论文及摘要:

http://faculty.pku.edu.cn/leiyian/en/article/7733/content/1788.htm#article

英文视频讲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TxnABSz1bw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03153312141692928

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8546&do=blog&classid=174678&view=me&from=space

知乎专栏:

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04059635478274457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8546-1297639.html

上一篇:恭祝恩师曾谨言九十华诞
下一篇:大学生如何心理自诊自疗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9 杨正瓴 张学文 刘全慧 徐令予 李红雨 孙宝玺 王安良 雷蕴奇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