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锦志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zlei 乱七八糟的随想录

博文

关于生命的本质和意识的思考--2018,7,29

已有 3968 次阅读 2018-7-30 10:1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故事起源于电视科教频道中介绍一些动物为了繁衍后代而牺牲自己的无私行为。

在动物世界中,有一些动物为了繁衍后代而付出自己的生命,例如螳螂,狼蛛等。那么,问题是:这些无私的行为对于动物来说,是如何决定的?这是由于动物本身的意识控制的还是基因决定的?

我认为这样极端的无私行为应该是基因所决定的。因为这些行为广泛存在于某些物种中,好些这些物种生来就是为了这生命中的最后一刻所决定的。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这样的行为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样的行为有利于产下更加健康的后代,为基因的顺利继承是有利的。而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说,只要是有利于基因继承的行为(基因)都是具有选择优势的。如果从意识觉得的角度来看,则无法解释为何该物种都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生产后代。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这些物种有意识吗?它们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而作出反抗吗?我觉得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是无意识的,或者说在这一刻,这些动物的意识被完全抑制了。

我在回想到人类的情况。我们人类是幸运的,不需要为了繁衍后代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当然,也有意外的情况导致怀孕或分娩过程危机母亲的生命,但这毕竟是少数,并不在这里的讨论范围中)。然而,有一些人却还是主动选择不繁衍后代,例如一些丁克家庭,或者同性恋者。注意,这里指得是主动行为,也就是说有条件也有能力繁衍后代却拒绝这一行为的人群。我的问题是:这样的行为是基因决定的还是意识决定的?我不知道在除人类以外的其它动物中是否存在这种主观放弃繁衍后代的情况,这个也许要交给动物学家来回答。

对于丁克家庭,我认为意识觉的成分更大一些。因为这样的人在性取向方面是正常的,也有能力生育和抚养孩子,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这里应该排除一些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而决定不要孩子,这样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某种思维的结果。

对于同性恋者,这样的问题可能比较复杂。目前有一些研究工作关于基因与性取向关系的研究,然而这样工作的结果还很粗糙,无法形成明确的答案。此外,还有一些人有天生的性染色体缺陷,出现性别的模糊,这种情况则基因的程度可能会更大些。然而,还有一些人同性恋者,也许是意识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例如童年生活或者感情生活的影响,觉得时髦等。

也许还有其它情况导致有些人放弃或者不能生育孩子,我不是这些社会问题的研究人员,并不慎了解,无法给出更加详细的叙述。这里只讨论主动的情况,并不谈论被动或者客观原因引起的不能繁衍后代的状况。

对于主动放弃繁衍后代的人群来说,如果是由于基因型决定的,则这样的基因型很可能是源自偶发的基因突变。理由是这样不利于基因继承的基因型是不具备选择优势的,必然不能长期存在于自然中。

如果是由于意识决定的,那么这样的意识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因为这一行为不利于基因型的繁衍。因此,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结论:意识的产生有时候是不利于基因型的繁衍的。

如果我们把动物的意识(先不讨论除动物意外其他生物的情况)定义为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而作出行为选择的能力。那么,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意识的出现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意识的出现一方面可以通过协作和工具的使用等行为极大提升了人类获得食物等生存能力,相对于其他物种更加具有优势,有利于基因的继承。另一方面,更高等的意识的出现,也可以使物种(例如人类)作出不利于基因传承的行为,这对基因的演变本身是不利的。当然,我认为这种不利还只是很局部和很微弱的,并不会对整个物种的的进化有什么明显的影响。

意识是什么?这是目前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也许,我们对意识的研究应该保持一定的敬畏,人类不要试图完全控制自己的意识。因为,如果某一天,我们人类洞悉意识的奥秘而得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意识,那么就完全有可能(通过药物或者芯片植入等手段)控制自己的意识以做出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如果在一个极端的情况下,将来 AI 的发展可以让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类的行为,那么这种对意识的完全控制甚至可以完全毁灭人类—这也许可以作为科幻电影的题材了 :)

电视节目引起的胡言乱语而已。

-----本文写于从石家庄回北京的火车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716-1126634.html

上一篇:关于计算系统生物学未来得发展趋势(2013, 7月5日)
下一篇:系统生物学短课程
收藏 IP: 166.111.93.*| 热度|

2 刘山亮 周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