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屠呦呦当年出国留学了
姚伯元
2015年10月7日星期三
由屠呦呦等获若奖引发的热度未退,兴奋之余,又突发奇想,假如屠呦呦当年出国留学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设想了以下几种结果:
1、出国留学未归。留在所在国发展,继续原来的研究。这在在那个时代多见,笔者出国留学的同学等绝大多数如此。那获若奖则有另一番意义了。
2、 出国留学未归。留在所在国发展,但改行了。这种可能性很大。如由于赶上互联网大发展阶段,机会太多。中国人不但聪明,肯学习,况且那时能出国留学的都是精英,不会遇此良机而不顾。笔者出国留学的同学大多数都抓住此良机介入,连能招博士后的学者也改行成IT男了。进入相应大公司或创业公司后,日子过得美滋滋的,让继续搞科学研究的兴叹。屠呦呦会不会呢?改行留下的可能性也不小。
3、 屠呦呦虽然当美国人妈的年龄已过,但当美国人奶奶的资格是有的。当今不少出国进修的博士后,副教授甚至教授中,报此目的者有不少。当然这是附带的结果了。
4、据报道,屠呦呦这次获若奖自己也未料到。从屠呦呦研究经历看,一定有相当的政治觉悟。由此推测屠呦呦出国留学做基础研究的可能性大。出数据,发论文,哪里不欢迎?又能为单位考核、排名添砖加瓦,甚至为国争光。在国内政策引导下,走这条路何乐而不为呢?像屠呦呦那样有重大意义的高技术讲究,可能连门都难进,即使看一眼,也有被认为是间谍的可能。美国不是对此不是过于敏感,误判的几个吗?还有像当年搞原子弹那班科学家学习与掌握那样敏感的高技术的机会吗?于是,改行做更热门基础研究的可能性很大,结果出了N篇SCI,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深造后回国。
5、回国后,当然要进入高校。高校招聘的人才,无论属于哪类,都与SCI论文数量有关,去高校还算有优势。掌握高技术的海归,因政策优惠有风投扶持,可能都去了创新基地、创新港,为国做更大贡献了。因此自然进入了高校的科学生态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1517-912101.html,而一发不可收拾,因为科研论文一抓就灵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575546.html,虽然左手基金,右手论文,一身轻松,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604371.html但屠呦呦仍不忘理论联系实际,将取得的成果造福于社会,不顾圈外环境恶劣,继续做了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因不是解决“科学的问题”而被认为水平不高,加上考核的导向与压力,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太难。因为大学里最终将只剩最会写论文的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879185.html5、屠呦呦留学后,公民意识大增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1517-919569.html,按屠呦呦的性格,差点把这学术较真者关进笼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699088.html7、屠呦呦天天看文献怎敌天天看文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636295.html,加上论文的“敲门砖”作用比内容重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1517-912441.html,因此屠呦呦的成果不断被整合,一切功劳归功于。。。。。。
8、直到近来,万众创业与大众创新成了国家战略,屠呦呦才抓住走出高校科学生态圈的契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1517-921985.html,去实现造福于千百万人的理想,可是年龄已高,只能叹了口气。
还有呢?谁能接着写?
结论:可能屠呦呦不出国留学才能获若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