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 Quiñones-Hinojosa, 43,现在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副教授。专攻脑外科及肿瘤。他从2005年到今共发表了113篇文章,h指数27(同级别的副教授是10.7!)。在他所在的系,从助理教授到正教授一般要15年,而他,在仅仅6年后,就已被推荐提升为正教授。
Dr. Q 并非常人,这点显而易见。因为25年前,在加利福尼亚的San Joaquin Valley农场上,有个非法移民的墨西哥小伙儿,每天从早到晚挥汗如雨,他采摘农作物的手,就是现在Dr. Q给脑肿瘤病人动手术的手。
Q的父亲原本在墨西哥开一家加气站,70年代墨西哥经济衰退,加气站垮了,整个家庭入不敷出。Q带着65美元,逃到墨美边境,翻过边境栅栏,成为了非法移民,在农场劳作。他的表兄说:“你这辈子也就能在地里干活了。”的确,一个19岁的黑劳工,不会说英语,没有稳定收入,没有高等教育,更别提家庭背景……
我们把镜头拉快:Q首先去了一家社区大学读书,5年后,Q在Berkeley读书,10年后,Q在Harvard Medical School读书,15年后,Q在UC San Francisco 当Resident,20年后,Q到了约翰霍普金斯,直至今日。
2007年的时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登载了Dr.Q的故事,“坚实的大地 – 从非法移民到脑外科手术医生”。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p078105) 一时间,美国媒体轰动了,从NPR到The New York Times, 纷纷登出了对Dr.Q的专访,甚至拿他的例子出来鼓励美国更加开放移民政策。
……
如果只看表面,这个故事有个快乐的结局,事情也该到此结束。可是如果人们多停留10秒钟想一想,什么成就了Dr.Q? 为何千千万万的墨西哥非法移民,他成了脑外科医生,为何伯克利有千千万万的本科生,他在其中能出类拔萃,进而到哈佛医学院?
现在让我们看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更有争议一些。
Nature 今年8月底登载了一篇引起很大反响的文章”职业精神:7天24小时全天候实验室”(Work ethic: The 24/7 lab)http://www.nature.com/news/2011/110831/full/477020a.html#comments
激起反响的原因是它描述了美国科学界研究人员的生存状况,引了一个实验室作为例子。这个实验室是怎么样的呢?
- 老板早上6点打电话检查工作
- 周五晚上组会持续到夜里10点
- 在美国国庆前夕的周五晚上,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做实验
- 在圣诞节和新年的晚上,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写proposal
- 常规食物是高盐高脂的冷冻食物,一是便宜,二是方便在实验室一直干活
在这样一个老板手下工作,是什么样的感觉? 据老板自己自豪的介绍,有一次他在学校咖啡厅里,看见自己的组员围着一张桌子谈笑风生。可当这些人一瞅到他,立刻停止说笑,马上起立,迅速回到实验室。
这篇文章说的是这么个事实:科研在美国已经变成繁重的劳动,老板无休止的强力要求学生和post-doc干活。激烈的竞争,无望的前景,让底层科研工作者拢着一层惨淡的愁云。这篇文章下的评论纷纷表示,这么干活不是办法哪,我们不仅要闪亮(burning brightly)啊,还要考虑职业枯竭(burn-out)啊。还有在欧洲求学的同学表示,他认识的到博士屯做post-doc的三个同学,做到一半纷纷打道回府了啊。
就是这么个有争议的事儿。前文里提到的那位自豪的老板,对了,就是Dr. Q。从一个社会底层的非法移民,到受人瞩目的脑外科医生。靠每天朝九晚五的干活可是不行的。据Q自己说,每周工作140小时,闲暇时抓紧时间打个盹儿。就这样,挤进牛校,晋升教授。他说他不是比别人更聪明,成功秘诀就是:比别人更努力。
以上就是Dr.Q医生奇事. 干活去把!
补充: Synthon同学的博文《我们,是否可以选择不优秀》与本文相互补充,欢迎大家围观:P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