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刚到,学生们就忙着找工作了,今年就业形式大不如往年,大家都很紧张。学生来得少,办公室渐渐就被我祸害得不行了。终于自己看不下去,捋起衣袖大扫除,意外地从积尘的书柜底部翻出一大包收据,原来都是2007上半年学生收货清单。06年到工大,拿到实验室已是年底,接水接电,做实验台架。为了省钱,都是自己设计,选材料,找师傅来加工。实验室装修,连带办公室打书柜,不到6000元,同事都称奇。其实女小人既懒又笨,更不会侃价监工,完全靠研究生。尤其是焕枝。紧接着是大量采购基本仪器药品,瓶瓶罐罐。07年3月份,正式开张。坐在地上,翻着这几百张的收货单,电话记录,学生一笔一笔的记帐,‘×××答应送一个试剂’,‘板子多量了1m,要×××退’。几百个‘刘焕枝’的签名。心中突然发酸。女小人无名无钱,不但不能给学生介绍工作,甚至不能给学生发补助。这些孩子们,却go extra mile,努力学习,更努力地支持我建设课题组。
稿件返回,审稿人A要我考虑‘充入不同气体时,螺旋藻气囊的变化’,还问‘用什么测量的气囊尺寸’。第一个反应是跳起来,这哥们显然不懂藻,充入空气之外的其它气体,藻早死啦,还管它气囊干什么。螺旋藻气囊尺寸随便抓一本藻类志就有,还需要我动手测吗。气急败坏地写了个回复。吃完饭回来,肚子饱了,人也冷静下来。女小人也是审稿人,审稿纯属付出,毫无回报,平均一篇费时3小时。如果不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花的时间更多。科研越做越细,很难碰到真正的小同行。气囊尺寸是关键参数,审稿人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也没有因为论文中未交待测量方法而直接否定;声化学中气体可以改变反应途径,审稿人是觉得我实验设计不完整而善意提醒。……何况,转念一想,是啊,自然条件下,藻气囊中不可能跑进去别的气体,但研究不就是‘why, what, how’。如果找到一个方法在不把藻搞死的前提下给气囊充充别的气体,它会有何反应?越想越是好玩。有时候对something太熟悉了,根本不会想到其它可能性,反而是不了解的人会冒出好主意。坐下来,重写一封,认真感谢审稿人’strange and interesting suggestion’。审稿人完全接受我的答复,并说’I am glad that you like my suggestion’.
I am thankful to all reviewers that you spent valuable time to give me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