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oen

博文

你以为你懂了?

已有 2456 次阅读 2017-11-24 22:29 |个人分类:论文阅读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假设验证

利用“自以为懂了”解决停滞不前

如果你确认你是对的,就能主动去寻找方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反之,如果你对自己的决定有所犹豫,就一直停留在原地打转迷茫。

本科时候,有位学长说过一句话:你假设自己学会了,你就学会了。这句话表达的是同样意思,如果你在纠结自己了解的程度不够深而反复思索的话,就不会在表层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而正是这个探索过程会促使你的了解程度更进一步。

紧接上李笑来老师的话,在最开始的时候要接受自己的笨,想办法让自己进行下去,要是刚开始就能想到完整方案,那还努力做什么!

列大纲并不表示你懂了

几个星期前,我做好了PPT的大纲,条目清晰明朗,前后逻辑链条紧密,我就“自以为懂了”,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等到准备答辩PPT的时候,发现还是停留在“假设自己懂了”的浅层,只有很少的几页,完全展不开来讲。我以前认为是自己表达能力不好,不能将自己知道的东西表达出来。

在继续搜索论文之后,找近视眼更详细的资料,我能够写明白了。我才明白我以前的假设是错的,不是有内容写不出来,是没有内容——自己没有具体研究,就谈不上深入表达。

停留在“自以为懂了”,没有认真研究,这是自己无法将内容展开的原因,也是很多人的话像是“泛泛而谈”的原因,这也是写作、写论文对自己反向促进作用的原因,靠列大纲不能完成这个使命。

验证一个假设要往深处思考

在读论文写开题报告过程中,我做了很多无效验证性工作,反复核实一个想法到底对不对。

比如,我会核实,A原理是否真的比B原理优越。我不会听信一篇综述的内容,就大量搜集相关信息;有的论文说不优越,有的论文说优越,有的说不清楚,我反复在这些观点之间徘徊,读了很多重复论文重复观点。

我实际应该做的是,往深处思考,即,不是搜索是否优越,而是思考优越在什么地方——从更深处和更具体处找到信息验证假设,而不是从假设的表现验证假设。有了应用场合,才有优缺点。

就像,我问你这个鼠标好用不好用,你会说它的移动速度很快,或者说它的点击声音很小等等。这些是特点,在具体到场景的时候,才会有优缺点。如果是晚上在寝室打游戏使用,那应该看重静音效果;如果需要快速移动的场合,静音就可以忽略了。

真正的确认和假设还是有区别的

我在最初读论文的时候,就在思考OCTOLCR是不是同一个东西,所谓OCT只不过是OLCR在应用上的体现,直到最近几天我才在师兄那里得到了确认,心里踏实,工作进展得更快了。

火影忍者里,在鲛阻拦凯的时候。凯反复问,我是否在哪里见过你,反复得到答案,没有见过。确定没有见过他,凯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确认和假设还是有区别的。

提一个问题,给一个方案(QSA

在以前,我提问题的时候,都会给一个自我的推理过程,或者思考在哪里能够找到答案,最近几个月又忘掉了这个习惯,我觉得得捡起来。研究可能就是由假设推动的,验证假设才是最费时间的。提出问题和假设固然重要,利用文本和实验去验证才是最关键的地方。这是我需要反思的地方,因为我提出了太多没有认真思考的问题,它们其实也是没有多大推动作用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什么结论根本就不是很大的成就了。我今天跟老师说,我本科毕设做得不好,几乎是一天的工作量。老师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认知提升过程。现在来看,就是把最初的“假设我懂了”一点一点验证,并且做出成果的“过程”。

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此之前,要果断“自以为知其然”,才能真正“知其所以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4031-1086697.html

上一篇:论文阅读心得:批量阅读的一些问题
下一篇:开题答辩前的总结
收藏 IP: 111.205.213.*| 热度|

2 王启云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