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有句俗语:好儿子不如好媳妇,好女儿不如好女婿,形象地描述了儿子、女儿和岳父母和婆婆、公公的关系。但据我观察,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十之八九的儿媳与婆婆的矛盾较深,好像是上一辈的积怨,即使她们之间联系着同一个男人。这或许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同类相斥”现象,同类相斥据说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这本畅销书里首先提出的,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想通过实验手段证明它,但没有观察到较有说服力的实证结果,包括在动物和植物身上,都有失败的例子。
事实上,我们对同类相斥的现象一点都不陌生,如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很好的说明材料;同父母兄弟之间的竞争往往更残酷,成功人士都是竞争手段更“残忍”的优胜者(如李世民);还有在公交和电梯里人们之间会下意识地提高警惕,因为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近,越能感到来自同类的压力;做相同或相似研究的科学家竞争也很激烈,如果对手提前哪怕一小时发表研究成果,自己基本上等同白忙活了,因为在科学研究的世界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再多举了。达尔文虽然能够大胆设想,但没有小心求证,这就给后人进行创新研究留有了发挥的空间。最近,美国的研究小组在Ecology Letters 上 (IF=10.318)发表”同类相斥”的论文“Phylogenetic limiting similarity and competitive exclusion.pdf”,作者发现亲缘关系越近的微生物种类,其竞争排挤的越强烈。当然,鉴于之前在动物和植物验证的不成功,他们选用的是微生物,个体小、繁殖快、寿命短是它们的特点和优点。
在对微生物的研究中他们也使用了mouth size这个衡量获取资源能力的指标(R2=0.28),但发现还是亲缘关系的远近更能说明竞争程度的大小(R2=0.46),或许是不同的物种对事物的喜好不同造成的,同类更有相似的摄食喜好。在自然界中,有相同喜好的人或者物往往更能聚在一起,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是自然而然就形成的,人类社会向来如此。有意思的是,同样在Ecology Letters上的一篇文章却是讲“团结就是力量”。2009年Karban等发现植物具有亲缘识别的能力[Self-recognition affects plant communication and defense.pdf],跟动物或人类一样有“社交活动”。他们在一蒿属植物发现受到伤害的同伴可以给同类发出危险信号、激活同类的免疫体系,防止伤害的进一步发生。其实,有关植物亲属识别能力研究的标志性论文2007年诞生于Dudley的实验室,这位敏感的女人演示了美国植物searocket在置身陌生者之中时会加速根部生长,在陌生者换成其兄弟姐妹时又会减缓根部生长速度。研究植物亲缘识别的研究人员认为植物离父母越近长势会更好,这或许对于像加拿大一枝黄花、紫茎泽兰和葛藤这样的入侵植物是这样的,就我所知,杨树的幼苗离母树越近,越不容易存活。所以,就这个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就像婆婆和儿媳只有都站在儿子或老公的立场上才能一致对外,甚至亲密无间。
两篇同样发表在Ecology Letters上的文章,观点迥异,实验方法千差万别,但都是完整的故事,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相关阅读:
研究发现:植物或具备识别亲属能力 (科学网)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Darwin's naturalization hypothesis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IF=4.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