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文

煤矿塌陷也能引发地震? 精选

已有 6567 次阅读 2011-2-23 20:03 |个人分类:科普写作|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震, 地质, 灾害, 煤矿, 塌陷

煤矿塌陷也能引发地震?

/马志飞

蹊跷的地震

  20101228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发生里氏3.0级地震,然而,当地人不以为奇,因为这样的事情在榆林一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早在3年前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2007年的一天下午,中国地震信息网发布消息:陕西省神木县发生3.3级地震。同一天,该县某乡镇煤矿向上级报告:煤矿发生塌陷。人们不禁猜想:难道地震和煤矿塌陷有什么联系?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这些地震就是由煤矿塌陷引发的。神木县因煤炭资源丰富,地下采空区也分布较多,因采空区塌陷而造成的地震自然也就时有发生。据《西安晚报》报道,近两年来,神木县因塌陷引发的地震竟有11次之多,震级最高3.3级,最低1.5级,每次地震间隔时间最长5个多月,最短的不足1天。

地震与塌陷孰为因果?

  200786日凌晨,美国犹他州大学地震监测站监测到1次里氏震级3.9级的地震活动,与此同时,犹他州的一座煤矿发生了塌陷事故,6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调查,研究人员初步认定是这场地震导致了塌陷事故,但是后来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结论是错误的,不是地震造成了塌陷,而是恰恰相反——煤矿塌陷是因,地震为果!

  首先,我们不可否认,地震确实可以造成地面塌陷。当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所关注的只是当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但实际上,更多的破坏还会继续,原因就在于地震能诱发很多次生灾害,就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形成一连串的反应,并从一个地域空间扩散到另一个更广阔的地域空间,即“灾害链效应”,如造成水库大坝溃决、震裂山体岩石造成崩塌滑坡、破坏地表形成地裂缝和塌陷坑等。

  反过来,煤矿塌陷也有可能造成地震。我们知道,引起地震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按照成因来划分,主要为三大类:

  构造地震,又称为断裂地震,正如我们用力弯曲钢尺达到一定程度它会突然折断一样,这种类型的地震分布最广,强度也最大,地球上约90%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即火山喷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力所引起的地震,强度较小,波及范围也小,只是在火山周围地区有较显著的影响,这种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

  塌陷地震,是一种地层突然沉陷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成,在石灰岩发育的地区,岩石被地下水溶蚀形成巨大空洞,当空洞向下坍塌时就容易造成地震,一般而言直径在20米以上的土层或岩层塌陷坑的能量都足以形成1~2级的地震。如我国广西桂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地下溶洞,20多年来,桂林地震台记录到半径100千米以内的数十次低震级地震,这些地震与塌陷的日期及地点均能相互对照。除此之外,人们开采矿产资源后在地下遗留了大片的采空区,上覆岩层坍塌往往也能引起地震,这种塌陷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预防灾害任重道远

  历史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地震通常都是构造地震,至于陷落地震只是近年来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通常情况下,塌陷地震的震源较浅,震级不大,多为1.5~3.5级,最大的1次是1991年发生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某煤矿的4.3级地震,而且这种地震的影响范围较小,一般只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区周边的建筑产生破坏。

  但是,采空塌陷是我国面临的一种十分严重的地质灾害,这种灾害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矿山及其周围地区,其中又以煤矿采空塌陷最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全国发生采空塌陷灾害的矿业城市近40个,其中严重的有25个,如山西大同、河北开滦、辽宁抚顺、安徽淮南、江苏徐州、黑龙江七台河、河南焦作、山东枣庄等。

  由于目前世界上对地震的预测预报仍依靠对断裂等构造活动的研究,所以面对错综复杂的地下煤矿采空区,想要在地表规划建设时合理回避十分困难,若要预防陷落地震则更是不易。而且,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煤矿的开采规模和深度将会更大,煤矿塌陷地震发生的几率和强度也将会有所提高,其危害也将会更加严重,如何有效防治采空塌陷及塌陷地震,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8217-415906.html

上一篇:卫星图像:朝鲜半岛的暴雪
下一篇:《脚下有路,行者无疆》之36:北京北郊冰消雪融
收藏 IP: 222.35.46.*| 热度|

4 郭桅 吉宗祥 陈儒军 赫英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