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m20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gm2002

博文

不恰当的分类法导致流感病毒来源的困惑! 精选

已有 6890 次阅读 2013-5-13 21:5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流感病毒, 传染源, 病毒分类法

不恰当的分类法导致流感病毒来源的困惑!

 

2009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是H1N1流感病毒,初起叫猪流感,后WHO命名为H1N1人流感病毒,随后报告要流行的是H5N1流感病毒,后WHO命名为H5N1禽流感病毒,实践表明其没有在人群中流行,今年要预防的是H7N9禽流感病毒,WHO已点明是禽流感病毒,含义是不会在人群中流行。根据血凝素蛋白分型,流感病毒有H1至H15共15种亚型,人类流行的局限于H1至H3这三个亚型。而禽类带有所有亚型的流感病毒,因此有人认为人类流感病毒来自于禽流感病毒,但来自于并不是等同于,流行于人群的H1人流感病毒并不等同于H1禽流感病毒,不意味H1禽流感病毒可以在人群中流行,此H1非彼H1,流行及预防的原则不相同。

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病毒的命名从来就没有很好的统一,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家角度,病毒应该从流行规律、宿主与疾病的关系分类,而实验病毒学家主张从病毒核酸与结构分类,长期以来没有兼顾各方面的合理分类;1937年有专家根据病毒对组织的亲和性进行分类,1948年提出根据病毒所引起宿主症状分类,但随着对病毒结构认识的深入,逐步转向按病毒本身的特征分类了,最终经199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决定,所有病毒不论寄生宿主,按核酸结构与蛋白质亚单位等分类,看来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实验病毒学家的意见占了上风。这确实有利于实验病毒学的研究,但这种分类法完全忽略了病毒对宿主的依赖作用,对人类病毒性疾病的流行与防治无指导作用,直接导致如今在流感病毒预防工作中的困惑。

因为结构相似的同科病毒对人类不仅有能否感染、能否致病之分,还有流行方式与预防手段不同之分。以乳头瘤病毒为例,我们可以从人、牛、兔、狗、马、羊、鼠、猪、猩猩等许多物种发现乳头瘤病毒,这些病毒有共同的功能性结构和相似的生存规律,但各有其长期宿主,并不交叉流行。痘科病毒中天花病毒可引起人类致命性病变,而牛痘病毒仅造成局部轻微反应;疱疹病毒科中人疱疹病毒仅诱发人类的自限性病变,而乙型疱疹病毒在其长期宿主灵长目动物中感染率高达50-82%,一旦感染人类死亡率极高,但其不能在人间传播。从另一面看,多种结构上毫无关联的病毒可以感染人体的同一种组织,如属小RNA病毒科的甲肝病毒、嗜肝DNA病毒的乙肝病毒、黄热病毒科的丙肝病毒、嵌杯病毒科的戊肝病毒,这些相互之间结构毫无关联的病毒都可导致人类的肝炎。对此,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仅根据病毒核酸与蛋白的结构特征,于人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毫无意义。离开宿主我们甚至无以发现与鉴定病毒;忽视病毒在自然界的习性,凭核酸序列判断病毒的传染源,纸上谈兵罢了,最多当个“事后诸葛亮”,难以指导病毒流行病防治。

这也是一条基因一个蛋白论点的误导结果,在实验室可能是如此,在自然界就不一定正确了。最浅显的例子就是乙肝病毒的e抗原与核心抗原,这两种蛋白源于一个基因,可这两种蛋白在结构上、分布上、功能上以及抗原性上完全不同;至今把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搅得如此混乱,也是这个基因惹的祸。人类基因组研究项目如此伟大,预言了解30亿对DNA序列后可知一生的健康与疾病,然而十余年过去才知后面还有更多、更难、更大的项目要做。核酸序列仅仅记录一种生物信息,信息转化为实物受制于不少因素,不想解释得太复杂,首先总要看看“场地”吧。如果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家的分类,新病毒流行(Emerging virus)必定有一个从点发至群发的渐变演化过程,不会得出因杂交突发流行的概念。

虽然由于分类的问题,病毒的命名有点混乱,但是WHO专家最终命名还是两者兼顾,比较靠谱,在有核酸分类标记的基础上加上宿主定义,没有顺从国际病毒委员会命名原则。

流感病毒的核酸序列分析可以了解流感病毒演化史,不能证明其某段序列是通过杂交获得的。例如根据线粒体的基因序列分析,人类的祖先起源于非洲,有一支走向北欧,在北方寒冷的气候,逐步形成深目高鼻白肤蓝瞳的人种特征,如其回到非洲要回复到当地人模样,恐怕不是几代人就能达到的,东方黄种人是另外一支,相貌特征介于中间,我们不能说是北欧人与非洲人群居而形成的吧。流感病毒也同理,通过跨物种传播,禽流感病毒演化成猪流感病毒,再演变成人流感病毒,需要相当的时间。如果禽、人流感病毒可以在猪身上杂交,杂交经一次传代就可发生,按病毒的天文数量,流感病毒“杂交大全”早已成就,还需要专家预言吗?当今生命世界,经历亿万年的进化,基因组的发展与进化极端有序,不管物种的大小繁简,都有严格的规则,不然其难以自保。基因是自私的,说的就是基因只顾自我复制发展,相互之间绝不交流;如能杂交,得到最佳基因组合的物种脱颖而出,万物世界就此消失了。自然界的杂交现象是配对染色体等位基因的交换,不是基因杂交。目前实验室的基因杂交还进不了自然,实验就是实验的,自然还是自然的,实验要敬畏自然,等“阿凡达”真正来了,人类就要真的听从实验的了。掌握先进现代化技术的实验病毒学家用基因洗牌,基因搅拌器如此通俗的言语来科普流感病毒进化规律,是不恰当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6338-689664.html

上一篇:为什么禽流感疫情预报如此随意
下一篇:抗癌疫苗何止七年之痒
收藏 IP: 123.235.38.*| 热度|

6 陈飞 刘洪 王守业 谢蜀生 徐涵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