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本科师兄等人的著作

已有 2134 次阅读 2022-3-7 12:11 |个人分类:科学书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师兄等 的书.jpg


       本科师兄郑勇(80级)比我早入大学两年,都属于“天文大地系”。他二队,我一队。起初,我在06号楼5层居住,后来在3层。在5层的时候,会路过二队宿舍的楼道。楼道里的小黑板,在考试成绩下来后,会发布“名列前茅”者的名单。师兄的名字不止一次登上这个小黑板。

    虽然在一个楼居住过,毕竟低两年级,接触机会是不多的。郑师兄学习成绩优异、留校做了天文教员。在《VLBI 大地测量》一书的前言中,他提到“书的出版,首先应归功于作者的导师叶叔华院士、易照华教授、钱志瀚研究院和王志源副教授等老师多年来的精心指导和教诲。”

      王志源副教授也是教授过我“天文测量”课程的老师。我的天文测量主要经历,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院内的天文台里用T3经纬仪观测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在晴朗的晚上观测。

     系食堂提供夜宵。有的学员笑谈:搞天文就是好,晚上有夜宵,早上不用出操。通宵观测,上午自然需要“倒时差”补觉。这种倒时差的 ”悲惨“生活,我大致是二十年以后才重温的。那时候,在人卫站工作。在进入北京房山人卫站工作的第六年,我回到了母校参加“大地测量专业学术年会”。我提交的所谓论文,就是以卫星激光观测为主题的;那时候已经离开了观测一线的岗位。

       郑师兄得知我在人卫站工作后,拿了一本他的著作,在会场里给了我,就是插图中间的《VLBI 大地测量》。此书1998年出版,责任编辑是史庆和、吴立新、封面设计为潘少军。到2008年,此书已经问世十年。在前言里,作者还介绍说,“本书主要是以在攻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期间所从事的VLBI研究工作为基础,扩充、整理而成的。”

      翻看参考文献,不难发现:测绘出版社和宇航出版社分别于1983和1985年出版过钱志瀚与邬林达合著的《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和林克雄著《甚长极线干涉测量技术》。作者列为第一、第二篇参考文献;可见其重视程度。第17至20篇参考文献为作者在解放军测绘学院的硕士论文《流动VLBI技术及其应用》(1989)、在上海天文台的博士论文《可见VLBI技术及其应用——天体测量、地球动力学、空间物理》(1992)和博士后研究报告《VLBI软件及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1995),以及1996年由解放军测绘学院出版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1996)。

  不难看出,作者1986至1996年的十年间一直致力于VLBI的研究。


     关键词VLBI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事同义词。前者为后者英文术语的首字母。

     《射电天文工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2——193页,也就是8.8节的标题就是"甚长基线干涉仪"。

     在第四版《测绘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测绘出版社,2020)中这样解释了“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一词:利用电磁波干涉原理,在多个测站上同步接收河外致密射电源(类星体)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测站间延迟干涉处理以测定测站间相对位置以及从测站到射电源的方向的技术和方法。

  我猜,如果《谈天说地讲测绘》的作者啸虹先生写续集,或许会添加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有关内容的。《谈天说地讲测绘》以爷孙对话的形式科普测绘,尤其是三个S( RS、GPS、GIS)知识,性、趣味性为一炉,即富含专业内容,又生动活泼,非一般科普作家(高级工程师)可以当此任务。

   《天文望远镜高精度控制技术》以大型 光学望远镜驱动控制为主题;由于都属于大型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甚长基线干涉仪的运行控制者,也可以参考此书。我两者都不是,都是好奇的旁观者。在人卫站的“天文望远镜”(卫星激光测距仪)运行控制中,也算有类似的技术吧。我都没有掌握,都是好奇者。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无论是使用可见光还是使用无线电波作为观测天体(自然的、人造的),都属于从事光电跟踪测量的。都离不开光(电磁波)机械、电子(计算机)的合作。使用红外线进行近距离的观测,在生产实习和后来的任务中,都是一种完成任务的手段。小型的观测仪器操作便利。而那些压根无法搬动的大型、超大型的光学或者无线电跟踪、观测设施,看上去就有些”吓人“了。它们涉及的专业比较多。研究者、使用者,往往只可以从一个专业角度切近它,了解它。当然,了解整体情况的”总工“懂得自然多了若干个数量级。 

  这些书,我只是收藏者、浏览者。没有一本是从头到尾、一字不拉地阅读完毕的。知道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公式(比如《光电跟踪测量原理》(2010,国防工业出版社)第184页的6.4节"测距能力估算" 中的”脉冲式激光测距方程式“中没一个符号的恶含义 ,都是和在地面测站用脉冲激光观测人造地球卫星的结果分不开的。

    记住它们吧——激光照射到目标的概率,与目标截面直径、目标处的恶激光光斑致敬、激光发射功率、激光器至目标的距离、激光发散角、发射点光斑直径构成呢个了方程式。如果激光照射到的目标是反光镜,反射回来的激光仍然遵循类似的规律。

   激光往返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衰减。《光电跟踪测量原理》还给出了”最大测程计算“的实例。两个实例的恶最大测程分别为300和3150公里。

    最大测程300公里的激光测距仪,和第一代卫星激光测距仪的距离观测能力计较接近吧。听那一代人说,当时靠预报和目视跟踪,一晚上也可以捕捉到好几圈近地卫星。

   在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的21世纪,有经验的观观者,借助于计算机和自动寻星的装置的帮助,不仅可以观测到更远的卫星,观测到的卫星总圈数,也成十倍地增加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1328390.html

上一篇:送给女同事的礼物
下一篇:北斗女神有几个?
收藏 IP: 114.64.232.*| 热度|

1 罗春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