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中好声音(一)
赵序茅
中国好声音已经进行了三季了,是时候该评选一下鸟中好声音了。鉴于精力有限,无法完成全国范围内海选,仅仅就自己熟悉的几种“好声音”谈谈自己的看法。
乌鸫-花腔歌手
鸟类中的歌星繁多,在山野中有一种鸟俗称百舌,它属于雀形目鸦科,名叫乌鸫(Turdus merula),是优秀的花腔歌手。乌鸫鸟眼周有一金色圈,通体为乌黑色,除无鼻羽和翅上无白斑外,外形酷似八哥,但较八哥略大。雌鸟较雄鸟略小,雄鸟极善鸣啭。乔木上营巢,常活动于地面,善行走。多以昆虫为食,偶而也食果实,冬季杂食性很强。世界性分布,我国多见于长江流域、华南和西南、西北是为极常见的留鸟。城市绿地、花园、学校,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别看其貌不很扬,只要它一开腔,就会把人深深迷住。由于它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声,故又称为“百舌鸟”。乌鸫缺芝美丽的羽毛,只有动听的歌声唱得美,才能吸引雌鸟青睐,获得交配。而歌声差者就被淘汰。所以百舌鸟的鸣声一代胜一代,越唱越美。深受人们喜爱,被瑞典选为国鸟,成了世界上普遍受到保护的鸟类之一。乌鸫性不惧人,即使城市化程度非常高的地区,也能见到它们。
乌鸫和八哥一样也是效鸣高手,它从画眉、燕子、黄鹂、柳莺到喜鹊乃至小鸡的叫声,无不学得惟妙惟肖。因此在听声时候还要注意观察,小心上当受骗。虽然没有入选为中国鸣禽“四大名鸟”,如果你长期观察,你会发现乌鸫的鸣啭非常丰富婉转,在我国几乎无鸟能与之相比。号称鸣禽之王的黄鹂和鸣啭专家画眉都没有其鸣声那样多姿和极尽变化之能事。另外要注意的是,冬季时这种鸟只作明亮高昂的"吉-吉"声,很少出现多的变化。,完全可以像养鸡那样成群地粗放家养,只是容易受到野生乌鸫的引诱而逃逸。
另外乌鸫是一种极易驯养的鸟,从春秋早期到清代中期,乌鸫一直被当做与八哥一样的宠物鸟为人们笼养。现录古人盛赞乌鸫的诗若干如下:
“望簧百瞬音韵多,舌端万变乘春辉,黄鹏吞声燕无语,索莫无言高下飞。”—唐·刘禹锡
“众禽乘春喉吻生,满林无限啼新晴。就中百舌最无谓,满口学尽众鸟声。”——宋·文同
百灵—草原歌手
乌鸫善于模仿,那么百灵就属于原生态歌手了。百灵鸟是荒漠、草原的代表性鸟类,属于小型鸣禽。它们的头上常有漂亮的羽冠,嘴细小而呈圆锥状,有些种类长而稍弯曲。鼻孔上常有悬羽掩盖,翅膀稍尖长,尾较翅短,跗跖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一般长而直。干旱的草原能成为百灵鸟的家,冬季百灵鸟大多集群生活,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为一群,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众多感官的功能,增加在恶劣环境下集体防御的能力。
百灵 图片来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小沙百灵与云雀能从地面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在空中保持着上、下、前、后力的平衡,悬翔于一点鸣唱;角百灵常常悄悄地在地上奔跑,或站在高处窥视周围的动静,行动较为诡秘;凤头百灵因头顶有一簇直立成单角状的黑色羽冠而得名,它生性大方,喜欢在道路上觅食,旁若无人。
广阔的草原或波状起伏,或平坦无际,没有一棵树木可作识别方位的标记,百灵鸟以高亢动听的歌声交流情感,相互联络。它们是鸣禽中的佼佼者,其控制发声的鸣肌4-9对,比其它鸟的鸣肌2-5对多出一倍。而且,每侧的鸣肌都可以各自单独收缩。所以,发出的声音婉转而有旋律。另外,在激素和脑神经核的协调控制下,百灵鸟有着高超的模仿本领,可以学习其它动物的语言,不仅会模仿燕子、黄莺、麻雀、画眉、黄雀等鸟儿的鸣叫,还会学母鸡的咯咯声、鸭子的嘎嘎声、猫的喵喵声,狗的汪汪声,甚至还会学婴儿的啼哭。这种后天学习所得的技能,随着年龄的增加,日臻完善。优秀的百灵鸟还能把各种动物叫声,连在一起,不停地鸣唱,仿佛是一支交响曲。
因而百灵鸟是中国四大名鸟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珍贵鸣禽。百灵鸟极其善鸣、更能仿效,学习别鸟鸣叫,无不微妙微俏。并按其音分先布后、有次有序,按顺序形成一定的套路,被称为“百灵套子”。北方赫赫有名的“百灵鸟十三口”令古今中外叹为观止:从麻雀噪林起,家燕细语、喜鹊喳枝、母鸡嘎蛋、狸猫夜啼、红子子母腔、油葫芦长哨、鸢啸鸣、小车轴声、水梢铃响、鹞鹰呼啸、壶伯劳交尾、到水车轧黄狗止有规有矩,按序就班。其中前九套为前套,后四套为后套。
此外百灵鸟还是一名“舞者”,它在歌唱时,又常常张开翅膀,跳起各种舞姿,仿佛蝴蝶在翩翩飞舞。百灵鸟不但以其美妙的歌喉,优美的舞姿,令人叹服的飞翔技巧美化了环境,也给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更以其自身的存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遗憾的是百灵鸟嘹亮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恶运。由于在北方,它是人们饲养的一种名贵的笼养鸟。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在百灵鸟的繁殖季节,潜入美丽的草原,不论雌雄,大量捕获幼鸟,运往外地销售。那些可怜的小鸟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大草原清新的空气和晶莹的晨露,就被关入牢笼,很多死于非命。
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