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DXZJ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DXZJW

博文

30年前的Nature,被引3.2万次,盘古开天‘坑’啊!

已有 1617 次阅读 2021-3-17 17:37 |个人分类:科研动态|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png2.png

30年前的Nature

一个领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并不是所有发Nature的科研都是好科研。1991年的Nature1,各位看官是不是都没出生?下面带你看下30年前大佬的思路:模仿光合作用——制造染料敏化电池。虽然这篇Nature被引用3.2万次,但其实挺‘坑’的,常听到的灵魂发问——这东西有什么用


T1.jpg

Michael Grätzel教授

这篇Nature非常简洁,没有SI,只有2个作者。在领域内,大家只记得下面这位Michael Grätzel教授,文章第一作者早已被遗忘在历史长河里。现在的科研越来越复杂,内容越来越多,SI比正文长多了,当年纸贵。


T2.png

Michael Grätzel教授引入纳米TiO2这神奇的材料引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提高了比表面积,增加电子的收集能力。电池是原理图如下,简洁不花哨,当时效率超过7%。染料敏化电池也被叫做‘Grätzel电池’,开创性意义很大。


T3.png

下面这个纳米TiO2实实在在火了30年,现在的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也是基于TiO2!只能说,神来之笔,很经典,很传奇!比较有意思的是,30年前的Nature是在图注里写实验方法,怪不得连SI都省了。

T4.png

Grätzel电池的兴衰

在Web of Science搜染料敏化电池,可以得到以下统计图:

T5.png

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搜索内容‘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

兴起:1997-2014年。1991年的Nature之后,科研领域很多人开始研究染料敏化电池,因为电池制备极其简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包括论文。每篇文章背后都是风华正茂的少年的青春,多少科研工作者再发Nature/Science,因此功成名就。但在2014年该领域论文发表速度达到了顶峰,此时很大一部分科研工作者转行做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衰退:2014-2020年。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真的热爱这个领域,还有一部分或许是课题的需要还在坚守这个领域。目前来看,染料敏化电池没有一丝‘复活’的迹象,效率停滞不前的原因也比较简单,它的载流子扩散长度太短,这是结构性问题,钙钛矿结构非常适合载流子传输,2014-2020年是钙钛矿电池的爆发期。

30年后回头看,1991年的Nature看似开辟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方向,却像是一个‘天坑’,没能实现期望的产业化,倒在了死亡之谷。

T6.png

一个科研产品的产业化一般要经历下面四个步骤:科学发现→技术形成→应用转化→产品化。

30年时间,染料敏化电池同时倒在了‘技术形成‘和’应用转化‘的过程。染料敏化电池的效率最终停滞在了13%左右,效率无法和晶硅电池相比;国内外很多公司和机构都做了应用转化的尝试,最终都打了水漂。如下面的百度百科截图,每一条都是科研工作者的心酸类史。

T7.png

T8.png

后记

科研是允许犯错和尝试的,东边不亮西边亮,染料敏化看似倒下了,但钙钛矿电池站在染料敏化的肩膀上(方法/表征/传输材料),完成了一场漂亮的科研接力。钙钛矿电池用10年的时间把效率从3.8%提高到了25.5%,最终钙钛矿电池如果能成功商业化,希望大家能记得30年前的Nature。

T9.png

1. O'regan, B.; Grätzel, M. J. n., A low-cost, high-efficiency solar cell based on dye-sensitized colloidal TiO 2 films. 1991, 353 (6346), 737-740.

华算科技专注理论计算模拟服务,具有超强的技术实力和专业性。是同时拥有VASP、Materials Studio、Gaussian商业版权及其计算服务资质和海外高层次全职技术团队的正规机构!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等方法相结合,对电池、催化、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进行多尺度设计与模拟,专注为海内外催化、纳米及能源领域科研人员提供材料计算模拟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客户群体:已为清华、北大、天大、北理、北航、西交、华工、同济、复旦以及中科院各大院所等百余个高校院所提供超过1000个解决方案。

点击链接提交计算需求http://tsinghuasuan.mikecrm.com/600FYnG 

DFT理论计算培训包括:

VASP软件零基础培训、VASP晶体与二维材料专题培训、VASP表面/吸附/催化专题培训、VASP半导体与缺陷专题培训、催化DFT计算培训等。

Materials Studio零基础培训、Materials Studio电催化专题培训、Materials Studio进阶培训等。

高斯计算零基础培训、高斯进阶培训等。

联系人:吴硕  电话:13128723011  微信:huasuan-shuo(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小硕.jpg

DFT催化.jpg高斯零基础培训.jpg2.png1.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31381-1277259.html

上一篇:俞书宏Nano Letters:仿生双网络结构材料,电磁干扰屏蔽效率高达100dB!
下一篇:东华大学Angew.:240h长期催化稳定性,多孔铜基催化剂法拉第效率高达53.8%!
收藏 IP: 120.231.2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