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张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liez 钟情少数民族的九三学社社员;钟情民族医药的塞外张骞!

博文

忧伤的河水--关爱环境

已有 3372 次阅读 2009-4-29 13:43 |个人分类: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污染, 河水, 屠宰场, 自来水, 水泥

   其实每次回家我都想看看那条穿过村子的河,虽然它已经“消失”了!那条小河有我儿时的欢乐在里面。

   其实我到现在也还不知道那条河叫什么名字,源头在哪里,最终要流向哪里。只是在很小的时候听大人们说它向东流向大海了。大海啊,当时我就想这条河真的很厉害啊,都流向大海了啊!听大人们说,那里的水冬暖夏凉,冬天都能看到它冒热气呢,还听了不少流传在村里的在那条河里发生的所谓风流故事呢!

   那是我在上学前,大概是1982年到1987年期间吧,具体记不太清了。夏天的时候,那条河就是我们村小孩子的乐园了,河水其实很浅的,才到小孩子的屁股那里吧。水是清澈见底的,清澈到都能看清水底的粒粒细纱。我们经常光着屁股在河水里抓小鱼,经常将在水里欢乐的小蝌蚪捧在手里,让它在巴掌大的地方游泳。水是浅的,所以家长都很放心我们到那里玩,有时候我们就只把脑袋浸到水里,留着小屁股在水面上。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堵浪”。就是在水流浅的地方用沙子堆起一道道的沙墙,让积蓄的水冲破一道道的“城墙”。其实河的两边我们是很少去的,因为河岸树太多了,光着脚丫的我们害怕在那里遇到蛇,只有我们之中勇敢的才敢进去,我们还经常以次取笑对方,说:“有胆子你到旁边的林子里去啊!”。其实我们那时候也经常做一做“渔翁”的。我们不是用钓钩,而是用空的罐头瓶子,我们把瓶子里放上小块豆饼,然后用用一块塑料薄膜把口封住,只是在薄膜上捅一个小孔,然后把瓶子放到水草里,过一会把瓶子拿出来,就能发现那里面已经进去几条“小馋猫”了。

    到了冬天,那条河就成了大人小孩滑冰的好地方了,可以从村的上头滑到村的下头,有时候摔的浑身是青,也乐此不彼。

   后来我上学了,每天经过跨过小河的桥去上学。后来河水渐渐的变得有味道了,也渐渐的变黒了,只知道村里的人经常到河里挖“藻泥”来喂猪了。河里变的象田地一样,一块一块的,专门存“藻泥”。据说那时候在城里的河边建了个屠宰场,血水就流入了河流,村里还有人在河里捡从那里流到河里的猪肉。之后村里的蚊子就多了,村里还专门开会说这个问题呢。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到河里去了。然后我就读了初中,高中。后来发现比我小七八岁的弟弟妹妹都没有地方玩了,下了学就踏着村里修的水泥路回家看电视了,村里的林子就在几年间统统不见了,河水再也不是快乐的源泉了,而是令村民头疼的臭水沟了。来到村旁的山坡上所能看到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瓦房和一条条水泥路。

    突然有一天发现河不见了,它已经被水泥和石头盖起来了,成了“地下河”了,只是每隔不远留了个口用来倒生活垃圾。人们似乎显的更文明了,也就再也听不到那些流传的故事了。我也再也闻不到泥土的气息了,因为每条胡同都是水泥铺成的,雨水过后那上面再也看不到一双双小脚丫了,夏天再也看不到人们在大树底下乘凉了,所以村里的孩子就再也听不到村里人讲的故事了。

  现在我回家,感觉和城里差不了多少了,听到越来越多的却是,谁家谁家的孩子让公安局给抓了。谁家谁家又离婚了。谁家谁家一赌钱就是上千上万了――――――

  现在回家打开自来水,却是经常没水,有时候父母把水接到水缸里过上几天才喝它。

  夏天的水却感觉不到一丝的凉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0439-228902.html

上一篇:选择与记忆-记录天堂电影院
下一篇:梦回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