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全球第二轮产业转移的进程,但是后疫情时代,随着东南亚地区疫苗接种率的提升、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生产能力的恢复,这一进程有可能将进入加速演进阶段;我们从今年一季度越南出口贸易数据着手,研究了东南亚出口贸易的基本结构和最新特征,得出一些结论和观点,供参考:
l 东南亚国家制造业生产能力实现连续、稳定的释放;
l 越南纺织品和鞋类对欧美市场出口大幅提升,纺织品 成为对越南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产品,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对美出口已受到一定的冲击;
l 东南亚出口集装箱航运价格上涨较快;
l 我国企业需要关注外贸订单流失风险和毁单风险。
一、东南亚出口贸易的基本结构
近年来,东盟出口贸易额在全球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保持在7%~8%之间。以东盟统计数据库2020年的数据为例,东盟出口总额1.39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1%,占全球出口总额的8%(中国2020年这一比例为14.9%,2021年为15.3%)。东盟国家中,新加坡出口额占东盟出口总额的26.9%,越南占20.2%,马来西亚占16.8%,泰国占16.6%,印尼占11.7%,上述五国合计占92.1%。出口市场中,对中国出口占15.7%,美国占15.1%,欧盟占10.6%,日本占7.3%,中国香港占6.9%,韩国占4.2%,上述六个经济体合计占比近六成。出口主要商品包括机电产品、矿物燃料、纺织服装等。
二、2022年一季度东南亚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一)东南亚国家制造业企稳回升
东南亚国家制造业遭受新冠疫情的两次重创。第一次重创发生在疫情开始大范围扩散的2020年二季度,越南和印尼作为东南亚的主要经济体,两国制造业PMI在2020年4月均下探至历史低位,分别为32.7%和27.5%。第二次重创发生在2021年三季度,第四轮德尔塔变异毒株迫使越南经济按下“暂停键”,其2021年三季度GDP同比下降6.2%,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5%和9.3%。
今年一季度东南亚制造业稳定在扩张区间。越南于2021年10月解除封锁,制造业PMI在当月录得52.1%,在连续4个月萎缩后返回扩张区。为加快恢复和发展生产经营,2022年1月30日,越南政府颁布了经济社会复苏和发展计划,在工人住房、企业税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今年2月,越南制造业PMI录得54.3%,为2019年以来的新高。而中国制造业PMI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在荣枯线上下徘徊,今年3月录得49.5%;且新出口订单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今年3月录得47.2%,为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我们认为,随着东南亚在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方面的努力,其制造业产能已实现连续、稳定释放。
(二)越南出口贸易强劲增长
3月越南出口总额与我国出口总额的比值达到12.3%。得益于越南的经济刺激计划、廉价的劳动力(胡志明市工人月平均工资仅2480元,不及中国的一半) 以及越南-欧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一季度,越南出口贸易总额891亿美元,同比上涨13.4%,虽总量仅为中国的10.9%,但增幅相当(中国出口贸易总额8207.9亿美元,同比上涨15.6%)。3月,越南出口总额340.6亿美元,同比上涨48.4%,总量已相当于中国的12.3%(中国出口贸易总额2760.9亿美元,同比上涨14.5%)。我们认为,虽然越南出口总额与中国出口总额的比值在2020年2月“昙花一现”地创下23.1%的历史高位,但常态下几无可能(约为10%);而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一比例在持续提高,已达到12%,结合中国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走势,应保持持续关注。
美国在越南出口市场中占比三成。一季度,越南前三大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中国和欧盟,出口贸易额分别同比上涨16.6%、7%和18.6%,占比分别为29.1%、15.1%和12.8%(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出口贸易额分别同比上涨16.5%和23.1%,两市场占比分别为16.9%和16.5%)。
表1:越南主要出口市场贸易额(亿美元)
2021年一季度 | 占比 | 2022年一季度 | 同比 | 占比 | |
美国 | 222.6 | 28.3% | 259.6 | 16.6% | 29.1% |
中国 | 125.6 | 16.0% | 134.4 | 7.0% | 15.1% |
欧盟 | 96.3 | 12.3% | 114.2 | 18.6% | 12.8% |
东盟其他国家 | 67.7 | 8.6% | 80 | 18.1% | 9.0% |
韩国 | 51.9 | 6.6% | 61.5 | 18.6% | 6.9% |
日本 | 49.0 | 6.2% | 53.8 | 9.9% | 6.0% |
其他 | 172.5 | 22.0% | 187.5 | 8.7% | 21.1% |
数据来源:越南海关总署
越南纺织品和鞋类出口增幅最大,欧美为其主要出口市场。越南工贸部预测越南的出口将继续反弹,部分纺织和服装企业、木材企业的订单足够排到今年三季度甚至到今年年底(而我们对货代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今年宁波地区外贸订单量同比下降30%~40%)。从数据来看,出口贸易额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手机及零部件、电脑电子产品及零部件、机械/设备/仪器等零部件、纺织品和鞋类。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上涨20.4%,增幅最快,鞋类出口也实现了10.2%的同比增长。纺织品出口市场中,美国占比50.2%,贸易额同比上涨24.2%;欧盟占比10.3%,贸易额同比上涨31.4%。鞋类出口市场中,美国占比42.5%,贸易额同比上涨17.5%;欧盟占比24.6%,贸易额同比上涨19.3%。
表2:越南几种主要产品出口市场贸易额及占比(亿美元)
出口总额 | 美国 | 欧盟 | 中国 | |
手机及零部件 | 148.8 | 28.1(18.9%) | 17(11.4%) | 36.8(24.7%) |
电脑电子产品及零部件 | 132.4 | 33.1(25%) | 18.5(14%) | 30(22.7%) |
机械/设备/仪器等零部件 | 99.5 | 43.8(44%) | 12.8(12.9%) | 6.7(6.7%) |
纺织品 | 86.8 | 43.6(50.2%) | 9(10.3%) | / |
鞋类 | 52.9 | 22.5(42.5%) | 13(24.6%) | / |
数据来源:越南海关总署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纺织品在美国进口份额中呈缓慢下降趋势。疫情常态化下,发达国家采购模式再度向“中国+越南+其他亚洲低成本国家”回归。随着东南亚等地复工复产速度加快,订单再次从国内“流出”。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1年中国纺织品及服装在美市场占30.4%,分别较2020年和2019年同期下降8.3和2.3个百分点。2022年2月,美国共进口纺织品服装100亿美元,环比下降1.84%;其中从中国进口环比下降11.7%(25.6亿美元),而从越南进口环比增长6.4%(14.5亿美元);1~2月,美国共进口纺织品服装201.9亿美元,其中自中国进口占比27.1%,自越南进口占比13.9%。由此可见,当前东南亚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已对中国同类企业的市场产生挤压效应,使中国同类产品的出口形势进一步严峻,3月份美国纺织服装自中国进口的比例恐将继续下降。
(三)东南亚出口集运价格涨幅较大
随着运输需求转好,加之燃料成本飙升,东南亚出口集运市场也愈加火热。去年底,越南港口到洛杉矶港的平均运价约为1.3万美元/FEU,到纽约港为1.6万美元/FEU,至欧洲港口超过1.4万美元/FEU。而今年3月底,东南亚至美西港口运价在1.5万~1.6万美元/FEU之间(较去年底涨幅约20%),至美东港口运价为1.7万~1.8万美元/FEU(较去年底涨幅约10%),至欧洲港口运价则在1.6万美元/FEU以上(在3月运价7300美元/TEU的基础上,增加800~1000美元/TEU,较去年底涨幅约15%)。而当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价格较去年底已大幅下降,截至4月22日,宁波至美东港口加价后的平均运价为1.2万美元/FEU,较去年底下降36.4%;至美西港口加价后的平均运价为8670美元/FEU,较去年底下降51.3%;至欧洲港口的平均运价为1.1万美元/FEU,较去年底下降25.9%。
表3:东南亚港口出口至欧美港口集装箱运输价格
2021年底(万美元/FEU) | 2022年3月(万美元/FEU) | 涨幅 | |
美西港口 | 1.3 | 1.5~1.6 | 20% |
美东港口 | 1.6 | 1.7~1.8 | 10% |
欧洲港口 | 1.4 | 1.6 | 15% |
数据来源:宁波航运交易所
三、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外贸订单流失风险。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而中国得益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能力,愈发突出了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但是,国际贸易的竞争犹在:一是三星、富士康、微软等跨国企业基于人工成本的考虑,将生产线由中国国内转向东南亚国家;二是美国、欧盟等进口商将原本国内的订单转至东南亚国家生产,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需求形成挤压。
(二)关注外贸毁单风险。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尽管中国经济率先复工复产,但我们出口定价能力有限。根据我们对市场订单情况的调研,有的外商担心物流没保障,就会同时给数个供应商下订单,谁先送货入库,就把尾款结给谁,最多损失预付款。毁单现象不仅加剧了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了国内与国外企业的竞争。据市场反映,目前毁单现象开始陡增,这势必会给国内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2022年4月27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