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shanke827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ngshanke8278

博文

《山海经》“古昆仑山”之七:重庆北培区静观镇塔坪村小昆仑山

已有 5804 次阅读 2018-11-15 21:5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古昆仑山”是中国人的起源地和故乡,这一点毫无疑问。可以说,找到了“古昆仑山”的地理位置,就找到了中国人的故乡。如果“古昆仑山”的地理位置还在今天的中国,那么中国人所谓起源于“非洲”、“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外来说”、“西来说”将被彻底否定。

  那么,“古昆仑山”的地理位置到底在哪里?汉武帝派张骞沿着今天的黄河而上求之不得。中国历代文人也求之不得。那么到底该怎么确定“古昆仑山”的地理位置呢?当然是文献查找与地理考证相结合。那么寻找什么样的文献呢?我的办法是查阅历史学家不重视的我国古代的《地方志》。为什么要找《地方志》呢?因为“历史书重文,地方志重实”。那么我国各省古代的《地方志》有没有白纸黑字写着“昆仑山”的名字呢?当然有,铁证如山,不容否定。

  今天位于重庆北培区静观镇东约2.5公里的塔坪村小昆仑山就是“古昆仑山”之一。

  1、《大明一统志》•重庆府•山川:“崑 在府城东北七十里。据渠合之境,山高十里,林壑深翠,又名塔平山。”

  2、(乾隆)《巴县志》卷之一•山:“昆仑山:六甲通志,在县东北。元一统志,在县北一百五十里,拒府及渠合之境,高十里。绝顶俯瞰三郡如指掌然。林壑深翠,每风飘草木,峰顶决无尘埃,如人迅扫之状。明一统志谓之昆蝼山,在县东北七十里,又名塔平山。按在县东北,离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净观场侧。”

  3、《读史方舆纪要》:“昆蝼山,府东北七十里,据渠合之境。山高十里,林壑深翠,一名塔平山。又方山,在府东北三十里,一名凝脂山,以常有云气若凝脂也。相传尧时洪水不没,亦名浮山。石狮垭山,在县北九十里,二山峭峙,四壁绝险,中盘小径,分渝合之界。”

  这里的崑山、昆蝼山、昆仑山、塔平山,即今天重庆市北培区静观镇东约2.5公里的塔坪村小昆仑山。

QQ截图20181115211124.png

  北碚区是重庆主城区,重庆大都市区之一,地处重庆市西北部,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北碚区背靠缙云山,嘉陵江环城而过,以浓郁的文化氛围、著名的风景名胜、雄厚的科技实力、秀丽的花园城区而名扬四方。

  据史料记载:夏商至春秋前期,为濮人居住区。春秋中后期至战国中期为巴国地。战国中后期为楚国地。战国后期为秦巴郡地。南齐时曾设东阳郡,清代为巴县之白碚镇。

  静观镇,位于重庆北部,北碚区东部,嘉陵江东岸,东与三圣镇接壤,西与天府镇毗邻,南与水土镇相连,北与柳荫镇相接。幅员面积72.5平方公里,幅员面积7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42亩。距市区59公里,到北碚25公里。全镇总人口54193人,其中:城镇人口9500人,耕地面积31842亩,人均耕地0.62亩。有5个村党委,12个党总支,64个党支部距市区59公里,到北碚25公里。全镇辖素心、万全、天星、九埝、花园、双塘、大坪、金堂、塔坪、罗坪、集真、和目、陡梯、吉安、中华15个行政村,志达、兴城2个社区居委会,共314个村民(居民)小组,16501户。静观镇地处北碚东部的中心位置,属浅丘地,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300-400米,最高点是中华村中华山,海拔800米。全镇年平均气温17.4℃,年均无霜期319天,年平均降雨量1070毫米。

QQ截图20181115211241.png

  塔坪寺位于塔坪村小昆仑山。塔坪寺原名小昆仑古藏寺,在明代万历重建时因建石坊于殿前,更名为塔坪寺,1986年被列入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占地500平方米,为整体四合院建筑,是集寺、塔、坊、表为一体的建筑群体,也是我国中原地区自唐以后失传的以塔为中心的建筑实物。寺内有建于公元1167年的石塔,建于1612年的牌坊,还有清代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左右厢房以及铁塔和云愣碑(经幢)等文物。该寺依山而建,四面山势逶迤奔腾,中则塔峰耸峙。寺庙大门为砖石结构,左侧为接引殿,殿旁有华表一对,高5米,相距3米,为长方形石柱,顶立雄狮,下置鱼盘。从通道迂回而行约40步,有一石质仿木结构牌坊,二重歇山顶四柱三门,坊高12米,宽7米,正中有"第一胜境"横匾,题有“万历壬子岁建”,匾下门楣有人物浮雕及动物饰纹,造型古朴大方,工艺精湛,是明代坊门建筑的精品。

timg (3)塔坪寺a.jpg

timg (3)塔坪寺.jpg

  所以,重庆市北培区静观镇东约2.5公里的塔坪村小昆仑山,又名塔平山,是“古昆仑山”之一。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

  “昔在唐尧,洪水滔天,鲧功无成。圣禹嗣兴,导江疏河,百川蠲修,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仰禀参伐,俯壤华阳,黑水、江、汉为梁州。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惟下中,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于是四隩既宅,九州攸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底慎财赋,成贡中国。盖时雍之化东被西渐矣。

   历夏、殷、周,九州牧伯率职。周文为伯,西有九国。及武王克商,并徐合青,省梁合雍,而职方氏犹掌其地,辨其土壤,甄其贯利,迄于秦帝。汉兴,高祖藉之成业,乃改雍曰凉,革梁曰益,故巴、汉、庸、蜀属益州。

   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州巴汉七郡置梁州,治汉中。以相国参军中山耿黼为刺史。元康六年,广汉还益州,更割雍州之武都、阴平、荆州之新城、上庸、魏兴以属焉。凡统郡一十二,县五十八。

  《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其分野:舆鬼、东井。其君上世未闻。五帝以来,黄帝、高阳之支庶世为侯伯。及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属梁州。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

   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芰,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给客橙、葵。其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竹木之璝者有桃支、灵寿。其名山有涂籍、灵台,石书刊山。

   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故其诗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其祭祀之诗曰:“惟月孟春,獭祭彼崖。永言孝思,享祀孔嘉。彼黍既洁,彼牺惟泽。蒸命良辰,祖考来格。”其好古乐道之诗曰:“日月明明,亦惟其夕;谁能长生,不朽难获。”又曰:“惟德实宝,富贵何常。我思古人,令问令望。”而其失在于重迟鲁钝,俗素朴,无造次辨丽之气。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

   周之仲世,虽奉王职,与秦、楚、邓为比。春秋鲁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聘邓,邓南鄙攻而夺其币。巴子怒,伐邓,败之。其后,巴师、楚师伐申,楚子惊巴师。鲁庄公十八年,巴伐楚,克之。鲁文公十六年,巴与秦、楚共灭庸。哀公十八年,巴人伐楚,败于鄾。是后,楚主夏盟,秦擅西土,巴国分远,故于盟会希。

   战国时,尝与楚婚。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有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王叹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周显王时,楚国衰弱,秦惠文王与巴、蜀为好。蜀王弟苴侯私亲于巴。巴、蜀世战争。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灭之。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分其地为三十一县。仪城江州。司马错自巴涪水取楚商于地为黔中郡。

   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秦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帛称之。”于是夷朐忍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弩于高楼上,射虎,中头三节。白虎常从群虎,瞋恚,尽搏杀群虎,大呴而死。秦王嘉之曰:“虎历四郡,害千二百人。一朝患除,功莫大焉。”欲如要,王嫌其夷人;乃刻石为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人雇死倓钱。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锺。”夷人安之。汉兴,亦从高祖定秦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一曰“板楯蛮”,今所谓“头虎子”者也。

   汉高帝灭秦,为汉王,王巴、蜀。阆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说帝,为募发賨民,要与共定秦。秦地既定,封目为长安建章乡侯。帝将讨关东,賨民皆思归。帝嘉其功而难伤其意,遂谈晒巴。谓目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耳。”徙封阆中慈凫乡侯。目固辞,乃封渡沔侯。故世谓“三秦亡,范三侯”也。复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

天下既定,高帝乃分巴、蜀置广汉郡。孝武帝又两割置犍为郡。故世曰“分巴割蜀,以成犍、广”也。

   自时厥后,五教雍和,秀茂挺逸。英伟既多,缎掮谣旁作。故朝廷有忠贞尽节之臣,乡党有主文歌咏之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81339-1146455.html

上一篇:《山海经》“古昆仑山”之六:丽江老君山
下一篇:《山海经》“古昆仑山”之八:西藏阿里冈底斯山
收藏 IP: 113.234.19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