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年青人,你将如何迎接下一个科技春天的来临? 精选

已有 7700 次阅读 2016-5-31 22:14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年青人,你将如何迎接下一个科技春天的来临?

 

岳中琦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有6000人参加。这次大会让中国人民迎来科学的春天。那时,我刚刚过了我16周岁的生日,在宣城中学刚刚开始了高中二年级的课程学习。我没有资格亲自参加。

同众多同学们一样,我深受到科学春天来临的影响与鼓舞。虽然大家在生活上都很贫穷,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在精神上都极其饱满、朝气蓬勃、认真教学,力争培养出优秀的科技人才,放出科技新星。当时,社会上人们常讲、常听的一句顺口溜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们一鼓足气,在录取率仅3%左右的1979年7月全国统一试卷高考中,不少同学考了大学(图)。从此,我也进入了学习和从事地球科学和技术的殿堂。

38年过去了。昨天,从科学网和电视新闻中得知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今天,人民日报发布了“迎接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的社论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5/347516.shtm

虽然我又没有资格亲自参加,但是在看到、听到和想到这些新闻报道和社论之后,我也十分感慨、欣慰和欣庆,自己过去38年走过的科研苦旅。

同时,我也十分关心,我们年青人和中学生们是如何思考、看待这又一个春天的到来?将来,又如何迎接下一个科技春天的来临?

或许有年青人会问我,你这38年来的刻苦学习、日夜努力和专心钻研科学与技术真的是值得吗?你是如何迎接这次科技春天的来临的呢?

我的回答是,这是极其值得的!至少,我以没有虚度的38年光阴迎接来了这次科技春天的来临!

学好、掌握和精通了的数理化本领,能让我获得了加拿大Carleton大学的奖学金到加拿大留学,之后,又被加拿大国家研究院聘用、从事道路科研工作,且让我在加拿大组建家庭。再后,它又让我能在香港参加滑坡灾害防治工程,又能在拥有百年历史的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且让我们的家庭在香港获得了立锥之地。如同小时候看“南征北战”电影听到过的“仗,被你们越打越精喽!”,我感到,科技研究也是越做、越写和越讲就越精致绝伦、越有原创精神且越能穿越时空

38年来,因为从事科技研究工作,我能够合法合理地运用科研资助的经费,到全球各国各地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和科技、人文与名考察。到今天为止,我应邀或自愿在130多场科技学术会议上和130多个大学和科技单位,进行了460多次的学术报告,用中文或英文向众多专家、学子,介绍、交流和请教自己在岩土工程、数学力学、滑坡防治、地震火山和地球系统理论等方面的认识和创新。例如,201512月在旧金山参加AGU秋季会议时,遇到了多位多年没有见过面的、在海外工作的北京大学地质系的系兄和系姐,内心高兴(下图)。

最为特别地,在2003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王思敬院士,邀请我做了一场题名为“国际高质量论文研究和思维的探讨”的学术报告。之后,我又在不少大学和科研院所分别做了73场相关学术报告,与众多学子和科技人员分享了我的学习、撰写和研究经验。

38年前,人们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38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数理化是任何科学与技术的根本基础,且与语言、文化和国家(或地区)基本无关!因此,在中学和大学时代,一位年青人能够学好、精通和灵活运用数理化,那么,他一定能自由自在、自食其力、任劳任怨地在世界各地找到工作、发挥能力,解决各种各样科技难题,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科技奇迹。

资讯、通讯和交通极其发达和畅通的现代社会,我们年青的中华好儿女应该志在四方,全球为家,在地球村各个村落建设好自己的立锥之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被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科技创新,而有序、有效、有力的引领下进行的。这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科技创新就有可能是,现在某位年青的中学生或大学生在将来创造出来的。


201653122:00写成于香港大学黄克競楼办公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981561.html

上一篇:纪念长江客轮翻沉灾难一周年
下一篇:今天白龙湖翻船与汶川大地震
收藏 IP: 147.8.134.*| 热度|

13 陈儒军 田云川 梁庆华 陈南晖 李泳 武夷山 韩枫 高敏 htli chaijf zjzhaokeqin guhanxian fighting1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