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科技论文质与量和其产生最佳途径 精选

已有 16711 次阅读 2014-11-4 17:2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技论文质与量和其产生最佳途径

岳中琦

看到杨乐先生最近讲科研的灵魂在于质,不在于量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6338.shtm我很有感触。

我不禁要问:什么是科研的质?什么是科研的量呢?

通常简单地理解可能就是,质就是创新的东西,量就是工作的数量(图1)。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们可再换句话问:我们怎能知道、确定、判断我们所做的科研工作哪些是创新的东西呢?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方法和判据来准确地知道,哪一件科研工作成果是创新成果、是质呢?

每一位科研人员,他的最主要科研产品应该是,他根据自己研究而撰写、发表的科技论文。单篇科技论文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描述、讲述、或论述一个独立、完整的、又与已有知识和能力有联系的、有关科技的新故事(表1)。因此,虽然单篇论文是研究一个极为具体的科技问题,但是它所包含的内容却是很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极具生命活力的和时代气息的。因此,单篇科技论文应有质又有量,有血又有肉。

如同科研的质,单篇论文的质就是该论文的新东西。它应该包括,论文第一部分中提炼出来的题目,第三部分中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第四部分中科研人员的创新结果和数据,以及第四和第五部分中提炼出来的新知识。单篇论文的质也就使得这位作者,成了本专业或本论文研究方向的发展人物。

那什么又是单篇论文的量呢?单篇论文的量就是论文的老东西。它包括论文第一部分中的作者、摘要、关键词,第二部分中的介绍、说明和引用,第三部分中的借用、引用的前人知识和能力,第四部分中的分析、论证、验证、讨论和应用等,第五部分中的小结和建议,以及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单篇论文的量也就使得这位作者,成了本专业或本篇论文研究方向的历史学家。

可以说论文的质决定了,这篇论文值不值得被发表。论文的量决定了,这篇论文能不能被评审专家接受发表,和能不能快速容易地被读者读懂、认同和应用。科技创新产生质,撰写和论证产生量、突出质。

每位刚刚从事科技研究的年轻人,大部分时间直接用在科研的第一线、亲身亲历在做研究、同自然直接打交道。因此,创新对年轻研究人而言是相对容易的,他可以成为本专业再发展的人物。同时,他缺乏的是对该项研究的历史和背景的广泛认识。他自己论证他所做出的工作是否是创新工作、是否有质,是相对困难的。

恰好相反,每位多年从事科技研究的年长者,他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有了大量的知识和能力积累。他可能早已成了他所研究的专业和论文的发展人物、历史学家或大师级人物。同时,每位有成就的年长者,常常承担多种职务和管理重任。他难以从百忙中挤出大量时间来直接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同自然直接打交道。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创新对他是相对困难的。因此,论证对年长研究者是相对容易的,他难以成为本专业再发展的人物。

某些专业有成就的大师们,根据他们数十年的科技经验和功底,可以判断和评价出了有前途的科技研究方向,和有创新的科技研究工作。他们很多时候,当上了伯乐,给年轻科技人员的发展和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能够遇上获得这样大师的指点,是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最幸运之事。他们任何一个指点都可以快速地增加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内功。

因此,科技质与量存在最佳产生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年轻人和年长者的有机结合和配合。通过这个途径取得科技研究突破的实际例子是很多的。

再具体一点讲,科研导师和工作环境对大多数刚刚从事科技研究人员(特别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就变得极其重要的了。特别是,现在的科技研究是一项求在社会中能够生存的工作。很多人对某个科研题目的兴趣是经过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才产生的。社会分配给从事科研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是需要竞争才可以赢取得的。少数有创新能力和业绩的科研人员通常能够获得较多的资源的。从而,他们可以建立所需要的、优良的、独特的科研手段和设备。用这些设备,年轻人就可更好地、更清楚地、更定量地看到自然现象,直接同自然大交道了。他就可以站在某一知识和能力的边界和前沿,来找出、测出、推出、导出、做出或磨出,某一个未知或未解决问题的解答!

在另一方面,应该、值得研究的课题很多。可是,找到一个具体、可行的、而又可存在普遍规律的课题一般是不容易的。好的科研导师可根据年轻研究人员的具体能力、实验室目前条件和对本专业科研进展的认识,可为年轻研究人员选一个可有突破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好的科研导师也可为年轻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和进展把关和反馈,可帮助他或同他一道将所做的工作,提炼成一些科学问题来撰写成论文发表。年轻研究人员应认真阅读、学习他的科研导师亲自撰写和发表的论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可面对面地向他的导师请教,遇到感兴趣的问题也可直接同他的导师讨论,以便更好地做进一步的研究。

这一途径的好处很多。年轻人可深入地、具体地向年长导师学习,也可向年长导师提供大量新的工作成果。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得,年轻人可以站在年长者几十年工作基础上很快地做出更加突破性成果。年长者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也可由年轻人传承和发扬光大。

这样,他们就共创了一段科研佳话、一个新的感人故事。这样的科研佳话时常产生于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获得者之中。

20141141718写成于香港大学黄克兢楼办公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841060.html

上一篇:三十年磨一命名解
下一篇:如何做到阅读英文论文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收藏 IP: 147.8.134.*| 热度|

33 曹聪 王明明 孙学军 刘军胜 马瑞敏 张阳阳 晏成和 朱朝东 蒋新正 李雪 符维成 黄永义 李璐 李莉 周宪宾 胡荣桂 柳海涛 林芳芳 金武军 李桂顺 李峰 梁洪泽 王善勇 王连坤 强涛 张波 rockfract ybyb3929 chaijf shenlu eastHL2008 dreamworld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