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维申先生访问港大岩土实验室
岳中琦
昨天上午,中国著名的老一辈岩石力学专家朱维申先生来香港大学访问,参观、指导了我们岩石力学实验室和土力学实验室。
朱先生于1932年在浙江绍兴出生,今年85岁。1956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后留学波兰攻读博士学位。1962年学成回国,分配到刚刚筹建的中国科学院武汉力学研究所工作。从1962年到2001年,朱先生一直从事岩石断裂力学分析和水电地下岩石洞室力学稳定性研究,做了大量的创新科研和工程生产工作。他早年曾任所长陈宗基先生的助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851310.html。
我在加拿大留学时,有位从武汉岩土所来的博士生同学,他的硕士论文导师就是朱先生,因此,我就听说了朱先生。后来,在来到香港大学工作后,我就与朱先生有了更多的学术交流和交往。朱先生曾应邀在我们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做了四场学术报告。报告的日期和英文题目分别为:
2000年9月23日,Model Studies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f Jointed Rock Mass in Relation to the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 and Ertan Dam Project in Mainland China
2002年12月10日,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Mechanics and Time-Space Effect of Stability for Underground Opening and Case Studies
2010年4月27日,Laboratory Testing and Field Monitoring for Mechanism of Rock Split Failure in Caverns of High In-situ Stresses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power Developments
2012年9月18日,Geo-mechanics and Physical Tests of Large Rock Caverns。
特别地,朱先生曾被邀请担任了《香港—内地岩土工程系列讲座》的主讲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939395.html。他分别在香港工程师学会和特区政府土力工程处做的讲学时间和题目为
2002年12月9日,Excavation and Anchoring Effect an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the Shiplock Slopes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2002年12月12日,Sensitivity Studie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Slope Stability in Complex Ground Conditions and Case Studies。
2001年,朱先生从中科院武汉岩土所退休。同时,他应邀去山东大学,从零开始,不要大学提供任何经费,创建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自此,他开启了第二段大学教学和科研的职业生涯。当时,他已经69岁了!他采用中科院岩土所的团队合作管理方法,来集中发展这个研究中心。这段时间恰逢国家基本建设的大量投资与发展阶段。现在,16年过去了,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也早已扩展成了土建与水利学院。这个岩土力学与工程团队培养了大量科研研究与工程人才,成了山东大学的一个有力的科研与教学品牌,获得了岩土工程界的一致好评。朱先生和他团队培育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也有一些在海外大学继续升造、获得博士学位,也有学生在海外大学任教。朱先生也获得了“山东大学育才功勋”荣誉称号,成为了山东大学为数不多的终生教授。
朱先生曾经多次邀请我到山东大学访问和交流。我分别在2006年8月、2007年7月和2010年12月,访问过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和土建与水利学院。并且,做过四场学术报告。题目分别为,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发现和新思想;原始创新研究和高质量论文撰写的经验和体会;论地震和天然气的一个共同成因(两场)。
或许早年受到家庭的熏陶,朱先生喜爱音乐和歌剧。在2010年12月访问期间,朱先生邀请我在济南听了、欣赏了一场音乐歌唱会,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当然,最让我感动的是,朱先生在69岁高龄时去山东大学再创业的不畏艰苦、勇于进取、为国服务的专业精神和不懈努力。
朱先生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榜样!
2017年3月24日11:09写成于香港大学602办公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