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
王飞跃
很高兴在中国自动化学会与新智元共同举办的“AI WORLD2016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与大家进行分享。我们知道,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看的更远。丘吉尔也曾说过,“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今天我不讲科技,讲“AI Hall of Fame: In Memory and Celebration(人工智能名人堂:纪念与欢庆)”,希望同大家一起来回忆历史,共同回顾奠定了今天“智能”之发展的巨人们,以此纪念为人工智能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
我们都知道,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名人堂”之一了。雅典娜是古希腊的智慧之神,象征着人类对于智慧的向往。今天如此盛会,也是因为大家对于AI的追求,而共聚一堂。
人工智能第一届名人堂成员是在五年前选出来的,我们最近刚刚选完的是第二届。十年之前,也就是2006年,当时的人工智能绝对没有今天这么热,时任人工智能国际杂志《IEEE Intelligent Systems》主编的James Hendler,为纪念人工智能50周年,出了一期专刊,叫做“The Future of AI”,后来快成刊了才发现,里面一篇中国的文章都没有。临出刊的最后一刻,我说人工智能50年,也不能没有中国的声音,便约了国内的陆汝钤院士,当时Arizona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曾大军,再加上我,写了第一篇关于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文章,“AI Research in China: 50 Years Down the Road”。后来,我们想,应该给中国人工智能专门出一期专刊,所以08年又出了人工智能的一期专刊,叫做“AI in China”。
十年前,人工智能正处于低度深谷的时候,为了鼓励年轻人加入这个领域,我和James商量,选择一些在人工智能领域做研究的优秀年轻工作者,在我们的杂志(IEEE IS)上开一个专栏,进行介绍,以后再看看他们怎么发展。最开始专栏想用AI Top 10这个名字,后来觉得Top有些不太合适,改为了AI’s 10 to Watch。到2011年,我当杂志(IEEE IS)主编的第三年,正是我们的杂志创办25周年,大家说庆祝一下。其实最开始,我们杂志的名字是《IEEE Expert Systems》,后来从专家系统改为了智能系统,主要关注于应用人工智能。2011年我们的杂志在所有人工智能期刊杂志里面影响因子排名是最高的,也要庆祝一下。但我们不仅要看人工智能的未来,还要了解历史,于是便创办了人工智能“Hall of Fame”,纪念这个领域的成就者们。
AI’s 10 To Watch 是从06年开始办,11年是第三期,当年有两位中国人当选,其中一个是北大的王立威;2013年公布的是第4届,有三位中国人当选,其中一位是清华的朱军,最近的(2016年)这一届也有三名华人,其中包括大陆清华毕业的夏立荣,现在在RPI做教授。这是10年来五届名人堂的情况。
从2011年,我们开始做AI名人堂,这是那期杂志我的Editorial。图中是一位苏联的艺术家给我画的一幅漫画,08年奥运会的缶很出名,把我画到缶上,穿着中国传统的学术袍,这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个中国字“智”是我正式写的第一个毛笔字。
Judea Pearl 和 Nilsson:无缘图灵奖的名人堂大师
下面我单个介绍下第一届名人堂的情况。首先是2011年选出的专家系统的创始人,Edward Feigenbaum,提出“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两个字的John McCarthy。
今年刚刚去世的Marvin Minsky。还有Douglas Engelbart,我们用的鼠标就是他发明的,他是第一个提出增强现实概念的人,他也去世了。
还包括发明万维网的Tim,以及计算智能的Zadeh。Zadeh现在90多岁了,身体也不是太好。
Judea Pearl 和 Nilsson是当时“唯二”没有获得图灵奖的名人堂入选人员,Pearl 在选入名人堂之后的第二年也获得图灵奖。Nilsson这个人虽然至今没有得图灵奖,但是我觉得他是把人工智能从文学变成科学贡献最大的一个人。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书,现在的深度学习基本原理也没有超出他的书(Learning Machines)所写的内容,也是他1961年写的第一本书。现在80多了,往哲学那边转去,写了《Understanding Beliefs》,我和我的学生翻译成了中文。
AI 60周年50人
第二届的名人堂是怎么选出来的?一届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工程量太大了,选谁都会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而且这个并不是单纯由个人学术成就的高低来决定,需要综合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本来讲好每两年一次,但一直未动。直到去年5月份,第二届名人堂工作才正式启动,前两天刚刚结束。
后来决定由13个人共同来负责这件事情,我和Nilsson负责流程上的事情,不参与投票,来自5份人工智能领域杂志的亚欧美11名专家进行匿名投票,全程保密。我只能说提名了100余人,选出50人,加上2011年选出的名人堂10位成员,共60人,纪念AI 60年。
这是AI 60周年的50个人,其中30人已经去世(2015年5月开始提名之前),从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00多年一直到公元后2000年,从三段式逻辑到智能控制。还在世的20个人,其中Holland去年也去世了,Robinson今年也去世了。
目前在世的只有18个人,这其中包括7个中国人,按年龄顺序为:吴文俊院士,戴汝为院士,陆汝钤院士,张钹院士,李德毅院士,潘云鹤院士和郑南宁院士。戴汝为院士是在我们实验室(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前做模式识别。戴院士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人工智能杂志《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之前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理事长;这个杂志现在的主编是郑南宁院士,郑院士是现任的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
从哲学到科学再到认知
六十年,是一个甲子的路程。但是智能从亚里士多德三段式行事逻辑一直到今天,其发展的整个历程,大体可以分几块。它起源于哲学,哲学的原意就是爱智慧,人工智能跟哲学连起来这是自然而然的,我们整个现代科学也是在哲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然后经过Leibniz、Boole(布尔代数)、Frege逐渐把逻辑形式化发展为数理逻辑,再经过Whitehead,Russell,Godel,Church,Turing等发展为智能科学的基础,再经过Wiener,McCulloch,Pitts,Shannon开启了认知科学的领域。哲学—科学—认知这是在我们的心理世界,要转化成知识就变成机器智能、人工智能、计算智能,最终变成改造物理世界的手段。我们需要的是智能机器、智能人工、智能代理、智能计算,最后就是智能控制。
所有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回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中间的发展经过了西班牙人Llull(后来从文献中发现的,现在巴萨罗那还有两个大学是以Llull的名字命名的。2011年之前我不知道这个人,2011年去巴塞罗那参加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大会IJCAI,他们给我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专门介绍Llull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他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提出Tree ofScience,后来又影响了莱布尼茨。在他和莱布尼茨中间还有一个Hobbes,就是著名的《利维坦》的作者,他第一个提出了思维的机械论,怎么用机械的方式来做推理。
Pascal,大家都知道,第一个做现代意义下计算机原型的人,他也是一个哲学家。二进制的提出者,莱布尼茨,他还提出了逻辑推理器的原型,包括后来的波尔代数跟他的工作全是串在一起的。对我来说,影响非常大的还有Whitehead提出的《过程哲学》,是哲学里的创新,更是人工智能创新的基础。他与学生Russell写了《数学原理》这本书,三大卷,实实在在地催生了人工智能。
早期智能机械装置的发明人: 最早试着用机械装置做逻辑与计算的人是Llull。他做的第一代“图灵机”,凭脑袋勾画了三个圈,后人认为,这是最早的图灵机原型,他是第一个提出虚拟计算机的人。其他几位大家都很了解了。
谁把智能研究变成了科学研究?DeMorgan 和 Boole。真正把推理变成现代化的形式逻辑和数字逻辑,这就是布尔的《思维定律》、布尔代数和De Morgan定理。一直到现在,数字电路设计里面还在用。当然,这是后来香农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把思维定理里面的方程重新进行了解释,变成了布尔代数。Whitehead跟Russell花了十多年时间写了三卷本的《数学原理》,激发了很多人来做计算机,来做认知计算,最后图灵集大成。
昨天下午有人说1936年人工智能在图灵的论文中诞生,但那篇论文里确实没有提人工智能,只有图灵机,真正提人工智能思想的是图灵在1950年写的文章。之后变成智能计算,从Automata开始。按年龄第一个要提就是Post,大家都知道有一个Post定理,冯ž诺依曼都很了解,就更不用说了。人工智能有一个定理证明的奖,就是以Herbrand命名的,法国人,可惜死得很早。第一个得奖的是王浩,华人里做人工智能的第一个人,他也是哲学家,也是数学家。还有著名哲学家McNaughton,王浩曾给我说McNaughton是他的学生,其实是他的师弟,俩人都是哈佛著名哲学家奎因的学生,而奎因又是Whitehead在剑桥大学的博士。 但McNaughton的确开始跟王浩一起学习研究自动机,他证明了有限状态机与正则语言等价的McNaughton定理等。
Shannon的硕士论文比他的博士论文还有名。Minsky是正式提出代理概念的人,至今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金三角”的悲剧
“金三角”的悲剧: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在美国学界你不知道这三个人(Wiener, McCulloch, Pitts)你就OUT了,这三个人当年是领导了全世界最先进的认知科学研究,一起提出了Cybernetics、神经元网络;今天的大脑研究,就是这么来的。这三个人都是同时受一本书的影响,就是《数学原理》这本书。最初Wiener准备读生物学,后来转为了数学,又转哲学,就是受这本书影响;McCulloch大学是读心理学的,读了这本书,认为大脑就是应该想这本书说的一样工作,就去研究大脑去了,后来画出了第一个大脑功能图,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大脑实验研究室。Pitts,就更传奇了,他被父亲打得没地方躲,躲到图书馆去,在图书馆的时候撞到了一本大部头的书,就是《数学原理》,无师自通一个星期读下来,还写了厚厚的笔记寄给罗素(Russell)。罗素原本认为世界上只有五个人通读过《数学原理》,发现这个人很有心得,十分高兴,就邀请他到剑桥做研究生,却不知道他是一个连中学还没毕业的小孩,根本没钱到剑桥去。后来罗素到芝加哥讲课,Pitts离家出走到芝加哥找罗素,从此再没回家过。在芝加哥遇到McCulloch,志趣相投加上没钱,就住到McCulloch家去了,晚上聊天,就聊出了McCulloch-Pitts神经元网络模型,今天的神经元网络就是这么来的,这也就是今天的深度学习怎么来的。后来这三个人走到一起,成了非常好的朋友。维纳利用自己的影响,说通了MIT录取连初中文凭都没有的Pitts到MIT做他的博士生,后来McCulloch也放弃教授的位置,甘愿到MIT做一个实验室研究人员,就是为了同维纳一起进行研究。当时,维纳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几乎有“神”一样的权威。那时,香农还是个刚毕业的青年人,参加军方工作,经常回MIT向维纳讨教,还把维纳关于信息的正熵写成负熵,最后维纳拒绝见他,因为香农是来挖他"脑浆"的。这也是后来John McCarthy找香农开首届人工智能会议的因素之一。
差不多1952年,Pitts和维纳的另外一个助手,给Wiener写了一封信,说我们来了很多新设备,世界上最先进的,将做世界上最好研究。他们写道,你赶快回来吧,再不回来,就晚了,等你回来这个世界都变了。维纳那时候正在墨西哥休学术假,读了这封信立即翻脸,写信给MIT的校长,说从此我跟这两个人断绝关系。这两个人莫名其妙,怎么会收到这样一封回信?
McCulloch从此再很少去实验室工作,Pitts白天见不着人,晚上在酒吧里面喝酒,MIT给他一张表,说你只要签了字就给你博士学位,他也不签,却把自己的博士论文全烧掉,四十几岁就死掉了。这是一个悲剧,几年前,Pitts还和香农同榜名列美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如果这三个人合到一起,人工智能不会像今天,不会长期以离散信号的物理符号逻辑为主导,而可能是以连续信号的计算认知方法为主导,就像今天的深度学习。
当时这三个人几乎什么都能做,从移动机器人到生物假肢机器臂,都能做出很好的结果,从此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不做了。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一悲剧,才促使John McCarthy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而不是Cybernetics或Automata来命名六十年前AI的第一次会。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这几本书,特别是《RISEOF THE MACHINES》,今年刚刚出版,中文版《机器崛起》,也会几乎同步发行,详细讲了Cybernetics一段遗失的历史。(关于"金三角"悲剧,王飞跃教授己有另文专述,敬请期待)。
机器学习目前最热
机器学习目前最热,这次入选的人也非常多,第一个为神经元网络( Perceptron )“牺牲”的人就是Frank Rosenblat,其实和 Minsky 同一个中学毕业。后来,Werbos 的BP算法拯救了神经元网络,我曾对他说神经网络实质是具有自组织自应用能力的Lookup Table(查表法),他回应是 glorified lookup table。从他之后才有了 Hinton 等人的工作以及今天的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真正作用到世界,要借助智能控制。傅京孙(K. S. Fu,IEEE PAMI的创始人)和Saridis(IEEE 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和智能控制委员会的创立者)就是智能控制的提出者。当年Saridis曾给我画了三个圈,人工智能+运筹学+CS(控制系统、通讯系统、计算机系统);三个框,组织、协调、执行。30年后,我画了平行智能的五个圈、五个框,从CPS到CPSS,从牛顿到默顿,从UDC到AFC。
凤凰涅槃
60年前,人工智能在美国的汉诺威正式诞生。在中国,60周年是一个甲子,一切重新来过。今年,我在另外一个汉诺威,在德国的汉诺威,见到了PhoenixContact公司的两位总裁,他们正想进军工业4.0和智能产业。我跟对方说,他们公司的名字很好,Phoenix Contact 中文的意思就是“凤凰涅槃,智汇天下”,做智能产业是天时。
人工智能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人工智能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大家在这个历史时刻应该回头看一下。AlphaGO预示着我们进入新的IT时代,IT不再是过去的信息技术,也不是老的工业技术,而是新的智能技术,我们开发的是第三个世界,人工世界,这个世界需要新IT,但是不能忘了物理世界的老IT,不能忘了心理世界的旧IT。今天之IT代表了老、新、旧的三种组合。人工智能要从牛顿时代跳到默顿时代,今天这个会如此成功就是默顿时代的有力证明。我们相信软件定义的一切将成为未来社会最重要的实力。
大家对人工智能要有激动之心,因为这是时代的召唤;要有敬畏之心,毕竟这么多科学家奋斗了这么多年才有了今天的热潮。我个人不相信人工智能是对人类的威胁,霍金说人工智能预示着人类的终结,我套用他的一句话进行回应,他说“我们不能把飞机失事归罪于万有引力”,那我们也不能把人类的灭亡归罪到人工智能身上。对此,大家要怀有平常之心。
谢谢大家!
本文由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晓和中国自动化学会赵学亮整理而成。
附录 AI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 60 年 60 位名人榜单
第一届(10人)
1. Edward Albert Feigenbaum
2. John McCarthy
3. Marvin Minsky
4. Douglas Engelbart
5. Tim Berners-Lee
6. Lotfi Zadeh
7. Noam Chomsky
8. Raj Reddy
9. Judea Pearl
10. Nils J. Nilsson
第二届(50人)
去世后提名(30人,按出生年月排序)
1. 0384 Aristotle
2. 1232 Ramon Llull
3. 1588 Thomas Hobbes
4. 1623 Blaise Pascal
5. 1646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6. 1752 Joseph Marie Jacquard
7. 1792 Charles Babbag
8. 1806 Augustus De Morgan
9. 1815 George Boole
10. 1848 Friedrich Ludwig GottlobFrege
11. 1861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2. 1872 Bertrand Russell
13. 1894 Norbert Wiener
14. 1897 Emil Leon Post
15. 1898 Warren Sturgis McCulloch
16. 1903a Alonzo Church
17. 1903b John von Neumann
18. 1906 Kurt Friedrich Gödel
19. 1908 Jacques Herbrand
20. 1912 Alan Mathison Turing
21. 1915 Joseph Carl Robnett Licklider
22. 1916a Claude Elwood Shannon
23. 1916b Herbert A. Simon
24. 1921 Hao Wang
25. 1923 Walter Harry Pitts
26. 1924 Robert F. McNaughton
27. 1927 Allen Newell
28. 1928b Frank Rosenblatt
29. 1930b King-Sun Fu
30. 1931 George N. Saridis
生前提名(20人,按出生年月排序)
31. 1929a John Henry Holland
32. 1930a John Alan Robinson
33. 1935 Daniel Gureasko Bobrow
34. 1936a Bertram Raphael
35. 1936b Vladimir Vapnik
36. 1940s Peter E. Hart
37. 1946 Terry Winograd
38. 1947a Paul J. Werbos
39. 1947b Geoffrey Everest Hinton
40. 1951 Tom Michael Mitchell
41. 1956a Michael Irwin Jordan
42. 1956b Peter Norvig
43. 1957 James Hendler
44. 1919 Wenjun Wu
45. 1932 Ruwei Dai
46. 1935a Ruqian Lu
47. 1935b Bo Zhang
48. 1944 Deyi Li
49. 1946 Yunhe Pan
50. 1952 Nanning Zheng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