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xczxc0417

博文

SCI评价体系的马车理论

已有 4108 次阅读 2020-2-16 15:40 |个人分类:天下大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CI评价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科研评价体系的主力,但是这个主力正在陷入越来越大的风波,有的人非常肯定,有的人极为否定。连带着跟SCI评价相关的基金、高校、职称等都在被广泛的拷问中。国难思良将,而这些良将就是从平时的评价中选拔出来的,所以评价体系极为重要。

       那么,SCI评价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只要看看下面的漫画就能一目了然了。

图片.png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科研还比较弱小,SCI评价体系由于其客观、及时、直接等优点,拉动中国的科研快速向前迈进,对我国的科研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SCI评价体系还是那个SCI评价体系,而中国的科研已经不是30年前的那个中国科研了。那匹小小的SCI评价体系已经非常吃力,难以拉动中国科研这辆超级大车了。但是SCI评价体系的积极作用将一直保持下去,也有必要保留下去,继续为中国科研的发展贡献力量。


     所以,主要矛盾是SCI这匹弱小的马跟中国科研这辆巨大马车之间的矛盾。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多加几匹有力的马就行了。


     那么,中国科研到了21世纪的今天,到底增加了哪些载荷,使得SCI这匹弱小的马拉不动了呢?


     主要应该有这些吧:

  1.   难以发表高影响因子的应用科学怎么评价?

  2.   难以发表高影响因子的冷门科学怎么评价?

  3.   发表速度慢的、但是意义重大的高难度课题怎么评价?

  4.   愿意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怎么评价?

  5.   难以发表SCI论文的学科怎么评价?


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考虑,这里从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我们搞评价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奖励和惩罚,从而指挥发展的方向。这个过程告诉人们,应该多做哪些,少做哪些。在科研领域,会强烈的影响个人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科研的发展。而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水平和层次。所以评价的作用极为重要,不可不察。从这点来说,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各类评价的专业委员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广泛人员参与的评价机构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评价体系过于分散,所以显得混乱,需要尽快结束当前的混乱局面。


      第二,评价的工具、依据是什么?评价的字面意思指对一件事、团体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确立其价值。所以首先是评比,然后得到结论。而评比必须要有标准,指标和参照系,这些指标分为两种,一种是定性的,一种是定量的。SCI由于其客观性、定量性、权威性,成为当前评价的主流不足为奇。然而,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研究方向还有很多不同的工具,这些工具需要不断的发掘,不断的更新,并由权威机构发布。


     第三,定量评价指标的建立和管理。定量评价指标是比较容易建立的,对于不同的专业和领域都可以建立各自的评价指标。比如外科医生,做了哪些高难度手术,做了多少手术等都很好统计,无需看SCI。对于应用研究的人员,有没有企业资助,有没有转化等,也很容易评价。所以制定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作用相当于科研领域的发改委。


     第四,定性评价的建立和管理。定性评价的难点在于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往往需要人的参与,客观性降低,主观性增加。而目前的专家负责制又会牵扯到专家个人的困难。有一件事情很少提到,SCI评价的客观性实际上也是建立在专家的定性评价之上的。但是SCI论文评审的绝对匿名性保证了其定性评价的客观、公平性。所以有人参与的定性评价一定要做好对评价人的保护,做到匿名的绝对性。杂志的匿名保护是以杂志的声誉为担保,否则没人愿意给杂志审稿。发生匿名泄露的后果极为严重,就算是Nature、Science也会在一夜之间崩溃。所以,专家的匿名保护制度也应该以机密的制度建立起来,否则,定性评价制度就会是失去其权威性。这也是导致目前,过于倚重SCI评价的根本原因。


     第五,评价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优化。评价的结果最终都会影响到个人,而评价对个人的根本目的是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让他们为国家的建设、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是一切评价的出发点,也是评价“评价体系”的最终指标。因此,任何评价体系要能做到以此为参照,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发展,适应时代的变化。


     因此,中国科研大车上出现的问题是历史的必然,一个科研大国必将面对的现实问题,已经到了一定要解决,立刻要解决的时候了。根据上面的讨论,建议成立最广泛的、权威的评价委员会,统筹建立和管理国家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通过领域内的征集和投票决定,同时要以法律为基础,建立最最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评价委员会要经常到基层调研,不断更新、发展评价体系。上面的问题自然可以解决。


     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评审制度能够健全,有更多的骏马来拉中国科研这辆大车。每个科研人员能够各尽所能,让我们国家的科研能够更上一层楼。

图片.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430-1218817.html

上一篇:科研创新的万里长征你走到了第几步?
下一篇:0到1的创新是一趟孤独的旅程,也是一段奇幻的旅程
收藏 IP: 117.82.230.*| 热度|

13 焦飞 武夷山 周健 张明武 张程煜 张鹰 李文靖 季丹 郑永军 谢骏 信忠保 姬扬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