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本科生班级的班主任。因为平时太忙,安排了一位研究生协助我。前不久,她召集本科班级改选班委,一位两门课不及格的学生毛遂自荐,被选为大三学年度的班长。但是,我在新生入学时曾强调,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不能担任班委干部。研究生向我汇报这个情况时,有些担心我会不同意,我没有表态。上个星期出差在外,研究生告诉我新当选的班长补考也不及格。 我回到南京后,召集全班同学开了一个短会,让原班长辞职,让班委投票另选了一个班长。
这件事情让我想了很多,让一个刚当选的班长辞职,一定不是件快乐的事情!我觉得主要责任可能在于我,如果我本人在班委改选时在场,不太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我不是行政人员,也不是教学一线的老师,主要承担科研任务,因此象我这样的班主任,有些形同虚设。
这让我想到了更多,我给班级同学讲了下面这些话(大意如此):
大学应该用什么风格影响学生,大学应该用什么精神鼓舞学生,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情。 不要以为自己在大学里学了四年,就一定能够体会或感悟到大学的精神。 让我们回顾一下你们过去两年的生活。你们接触最多的应该是校院系的行政管理人员,早操要考勤、宿舍要卫生,等等。为了活跃大学生活,有许多社团,学生会、科协等,这些也都归行政老师管理。所以,行政管理的老师留给你们的大学生活是社团生活和永远需要强调的纪律。其次,你们在课堂上接触到了教学一线的老师。虽然分工不完全明确,但以研究为主的教师往往只给研究生上课,给本科生上课的教师更多的是以从事教学工作为主。教学一线的老师给予你们专业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你们还缺什么?每一个大学,都有许多老师耕耘于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在研究生大量扩招的今天,大学本科生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与这些研究一线的老师进行交流。即使是本科毕业实习也基本由研究生指导完成,我甚至相信有些老师可能叫不出本科实习生的名字。
这样的缺位导致了大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丧失。大学生活不能等同于社团生活,也不应该仅仅是专业知识教育。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但科学精神也一样不可或缺。
也许,我只是在找一个借口,我也不知道学生是否听懂。让科学精神回归到大学教育中,的确是当务之急。今天科学网的标题新闻是报道一位90高龄的院士仍然站在大学生的讲坛,新闻强调这是一面镜子。但是让教授们重新站到大学生的讲堂,却并非易事。年轻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考核?我们是否有勇气摒弃莫明其妙的工作量考核制度?教授们如何协调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矛盾,用简单的专业语言讲授前沿的研究工作?
何时?院士站在大学生的讲台上不再是新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