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c193891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zc1938913

博文

闲话变化

已有 1553 次阅读 2015-3-16 19:28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闲话变化

   陈子才

(2015316日)

  星转斗移,世界巨变,今天的人们,生话日新月异。上了点年纪的人们,前后的对比让人无比感叹。曾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天灾人祸,粮食減产,人们吃不饱啊,甚至饿死人。河南信阳事件,新疆拜城事件,饿死的百姓成了饿鬼,哀号令人痛心。看今天,餐桌上菜肴丰盛,中国餐桌上的浪费,令人痛心。

曽记得,家乡的河水可以捧起来解渴,它是多么甘甜爽口,滚烫的面条在河中冼冷,吃了也没有人生病。看今天,淮河两岸出现癌症村,城市里的人们不放心自来水,饮用洁净水、矿泉水、活性水,卖水的企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曽记得,一件衣服穿几年,打上了补丁也不感到丢人。看今天,穿不完的新衣,让人暖身暖心。儿女们孝顺买了昂贵的皮衣孝敬父母,老人们舍不得穿上身。

曽闻听,1958年上海工业展览会上,中国研制的笫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被窃,上海市公安局发通告緝拿偷窃之人。曾经历,为了购买一台12吋日产黑白电视机,所里给我发过一张券。今天,从城市到农村,彩色电视传播着天下新闻。

曾记得,当年在新疆上学,一枚8分钱的邮票联结着人间亲情。今天,手机、电脑,发送邮件,传送短信,接听电话,把人与人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

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科院新疆化学研究所里只有一台小小的TRS-80微机,视为珍宝,出国进修的我才被破例允许练习了半个小时。今天电脑普及,我在电脑上写诗作文,收发邮件,阅读新闻。家中,8岁的外孙女在电脑上玩游戏,在步步高阅读机上听课文。

过去,从内地去新疆,四天的火车硬座让人疲劳。今天,动车飞驰,从乌鲁木齐到郑州只要三十多小时,乘飞机则只要几小时。当年,库尔斑老人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成为感人的新闻。今天,铁路、公路、航空,缩短了新疆与内地的距离,人们出行非常方便。

记得,1960年大学刚毕业时,我当了研究实习员,套用新疆的行政22级的工资,发了79.38元,整整18年未调资,戏称7938部队。后来调资了,成了21级,发88.20元。岁月飞驰,成了银龄白发的老人,现在每月的退休金加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六千多元。

当年结婚时新房才20平米,无自来水、厕所、暖气。吃水到楼外去接水挑上三楼。天寒地冻,內急到楼外公厕方便,取暖烧煤用火墙。时今,老俩口住着自己的120多平米的三室二厅的居室,水电齐全,室内安装有地暖、空调,无论酷暑严冬,冷热温度可以自己调节。

  个人生活在变,国家经济在发展变化,上天下海,探太空,访龙宮,中国科技日新月异。当然,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从党政到军队,从中央到地方,老虎、苍蝇丛生,毒瘤癌症缠身。大贪小贪,令人嘡目结舌,数目之大,令人触目惊心。病树恶竹之多,令人冷汗直下。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只有时间,才能决定一切!

(作者系中科院新疆理化所退休干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5754-874863.html

上一篇:除恶务尽
下一篇:世有奇人
收藏 IP: 42.236.25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