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天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pzhai 一直研究昆虫迁飞,弹指间已经知天命,自己也成了个迁飞的虫儿

博文

稻纵卷叶螟又成暴发态势

已有 7613 次阅读 2008-8-11 22:10 |个人分类:追踪天使|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网友几次问今年的虫情,就把前天交上去的第三份作业贴过来作个回应吧。

稻纵卷叶螟又成暴发态势  褐飞虱后期迁入尚未定局
南京农业大学  翟保平
 
4月份开始,境外“两迁”害虫开始大量迁入广西。 5月下旬以后,频繁降水又给广西大部分稻区带来了罕见的“两迁”害虫持续的突增峰,早稻“两迁”害虫发生面积达3460万亩次。稻飞虱大发生(发生程度为5级),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56级),桂中、桂东北的部分稻区为历史最高年。
6月下旬至7月上旬,贵州省南部、东部、西南部以及中部40余个县市、760多万亩次稻田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田间虫量历年罕见。天柱县7月中旬赶蛾,亩蛾量持续过万,最高蛾量达50000/亩。重发区幼虫密度一般26万头/亩,一般卷叶率30%,最高卷叶率100%。同时,白背飞虱在40余个县市675万亩次达到大发生程度,全省“黄塘”面积8.5万亩,绝收面积6500余亩。
进入7月上旬,江南和长江流域大部稻区陆续出现稻纵卷叶螟迁入峰。7月下旬,两湖皖赣江浙沪又出现了持续10天以上的迁入峰,田间亩蛾量一般千头以上,多的数千头,其中江苏沿淮和沿江、湖北江汉平原等部分稻区超过5000头。目前田间虫卵量持续增加,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全线告急,在2003年以来连续五年暴发之后,今年稻纵卷叶螟又呈暴发态势,有些地区的发生程度甚至重于特大发生的2007年。各级各地植保站已相继发出了稻纵卷叶螟的大发生和暴发警报。
迄今为止,各地稻飞虱虫量虽也在平缓增长,但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多数地区田间虫量尚未达到防治指标。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尚无法确定8月下旬开始的褐飞虱的后期迁入量。8月下旬开始,两湖闽浙赣的单季中稻将陆续成熟收割,如果此期遇到台风或特定的天气系统(如2005年和2006年),有可能引起这些地方的迁出虫源集中降落到长三角稻区,那将严重威胁到那里水稻产量的形成。
鉴于目前两迁害虫发生的严峻形势,各地植保同仁正秣马厉兵严阵以待。以下几个问题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1.当前各地植保站正值新老交替时期,骨干测报员一般都在40岁以上,多数人眼睛已经老花而看不见稻飞虱低龄若虫,新手(不一定是年轻人)则在田间及灯下常见飞虱种类识别和稻飞虱若虫分龄方面有所欠缺或根本认不出分不清;而且绝大部分测报站多年来已经不再进行雌虫卵巢解剖,整整一代人已经不会这种技术了,这大大影响了对两迁害虫田间种群结构和性质的判定,从而影响到防治效果。
去年冬季上海一位老测报员报告田里有大量越冬的褐飞虱,经查其实是灰飞虱;今年江苏一个原来技术力量相当强的植保站上报灯下始见褐飞虱1000多头,送检后证实全部是其近缘种伪褐飞虱。田间查虫得到的褐飞虱的比例往往偏低20%以上,因为他们认不出那些低龄若虫是褐飞虱还是白背飞虱或是灰飞虱。褐飞虱的比例决定用药的种类,查得不准有可能继续使用吡虫啉而降低防治效果。
一些省站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组织基层测报员开展技术培训。我们团队去年在广西和安徽为全省(区)县级测报人员办了三次培训班,今年85日我们又在仪征市为江苏各县市站120人办了一期培训班,812日将在潜山县为安徽再办一期80人的培训班,8月下旬还将分别为浙江和上海举办培训班。
2.目前全国各地测报队伍严重老化,但新的专业人员恰恰又进不来。原因:一是目前事业单位也参照公务员考试的方式由政府人事部门组织考试,但公务员考试的科目内容与本科生、研究生们所学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往往植保站急需的人才考不进来,录取的却又不符合专业要求,反而挤占了极其有限的进人指标。二是近几年就业压力剧增,植保站成了农业(厅)局的家属院,偶尔给个进人指标也是厅局长们安排下来的亲属和子弟(非植保专业),这对植保队伍和测报事业的杀伤力极大。三是基层植保站没有进人的积极性和动力。由于经济原因加上社会大环境的恶化,大家都是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谁把植保、把测报作为事业来经营去操劳。而且,进一个人就增加一份经营创收、筹措工资奖金的压力和负担。因此,建议决策部门研究相应对策,尽快解决稳定、优化植保(测报)技术队伍的燃眉之急。
3.广西今年不少地方反映稻纵卷叶螟打不下来,估计与用药不对路(如复配剂中含有菊酯类农药)和错过了施药适期有关。为此,我们的建议是:一、准确测报;二、科学用药。

二〇〇八年八月八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34853.html

上一篇:南京和北京有何关系?
下一篇:全球变化下害虫发生及其控制新对策高级研讨会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