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anp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nanping

博文

游古堰,了解水利

已有 1207 次阅读 2024-10-1 09:50 |个人分类:旅游见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游古堰

旅游顺道转了下古代水利工程通济堰。

虽然不懂水利,不知历史上通济堰的技术水平怎么样,但如今一点不起眼的通济堰,曾保得一方平安,保得百姓丰衣足食、生息繁衍。

 

附: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碧湖镇碧湖平原,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

技术特点:首创了最早的拱形大坝和最早的水上立交桥两项“世界之最”。南宋范成大制定的《通济堰规》,是世界最早的水法规之一。

地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目录。

 

.了解水利

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的样子,在念小学。在学校组织低年级孩子去郊外农村学农拾稻穗活动中初次见到大幅标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时起脑袋里就有了水利于农业无比重要的印象。由于多次沿着水渠边走来走去,大概有很长一段时间,认为水利的内容就是挖水渠浇庄稼。

水利是与我们土建相近的专业。现代媒体解释,水利,指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

从字面上看,水利应该是逐水之利的意思。

“水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吕氏春秋·慎人》篇:“掘地财,取水利”。这里的“水利”指捕取鱼虾之利。

往后,“水利”一词,由最初逐水之利的意思,词义慢慢地发展延伸。《史记·河渠书》:“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此时“水利”词义已与现代媒体“水利”的词义差不多了。

“水利”范围宽广,小至沟渠涵洞,大到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皆可谓“水利”。

如果把视野拉长来看,水利可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水利的内容有二,一是低水平的获取水之利,再一是规避对人们生存的伤害;

到了近代,水害不多了,水利在于追求最大程度上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这个阶段尚未重视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可持续问题

现代水利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更加注重水资源的管理以及水环境的保护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等。

将来的水利恐怕还会有更高的要求。

“水利”的含义具有时效性。

大的“水利”工程能够影响到国计民生,学工程的,一辈子能参加一次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就非常幸运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00375-1453458.html

上一篇:广州的扶桑花
下一篇:夕阳
收藏 IP: 119.129.50.*| 热度|

19 朱晓刚 郑永军 刘进平 王涛 尤明庆 宁利中 张晓良 王从彦 马鸣 杨正瓴 杜占池 崔锦华 高宏 池德龙 刘炜 钟炳 孙颉 刘跃 汪育才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