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空,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
《左传》记载白帝少昊氏以鸣鸠氏为司空。《尚书·舜典》记载舜设九官,其一为司空,由禹担任。成汤的八世祖冥,担任过夏代司空。周时有冬官大司空,为六卿之一,掌水土营建之事。后各朝代也多设此官职。
诗经《緜》:“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司空管工程,司徒管人力,分工明确。
查字源,司,本义是“主持”、“掌管”;空,穴表示洞穴,工表声,兼指挖穴者。看来古代司空主要掌管挖洞穴一类工程事宜,或者说,古代工程项目主要内容是开挖洞穴。
开挖洞穴主要包括河道沟渠和穴居窑洞,例如“陶复陶穴”。
要“陶复陶穴”要有厚土层。中国中部及偏北部面积达63.5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提供了世界上最大、最适宜穴居的场地,孕育出绵延万年以上、独特的窑洞文化。
与地面建筑用墙和屋顶围蔽出空间不同,窑洞建筑是在实体土中掏膛,创造出内部的“空间”供人们使用。因这过程产生出“司空”一职非常合理,古代“司空”名称很可能来源于窑洞建筑工程。
绵延万年以上的窑洞建筑工程,使古人对“空间”概念有独到且深刻的见解。
《道德经》第十一章:“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说,“有”给人们带来种种便利,而真正起作用的却是“无”。
建造中空器物和房屋,人们费力建造实体部分,然而真正对人们有用的是被实体部分包围起来的空虚部分,建造实体部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空虚部分,有用的空虚部分并不需要建造。
起初,有用的空虚部分是需要费力建造获得的,“司空”指挥挖土,创造有用的空虚部分,地穴、窑洞。反过来,用建造实体部分来获得空虚空间(中空器物和房屋)时,人们只注重配角—实体部分建造,完全忽略主角—有用的空虚空间。
从“司空”开始,到产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思想是个伟大的升华。至今读来仍旧让人耳目一新。
古老厚重的黄土高原孕育出朴素深刻的哲学思想。
远眺,似乎还能看到那位悠悠然,骑着青牛的远古哲人。
(图片取自网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