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让我赞叹的书《刀锋》,随便翻了几篇书评
觉得没有一个写的合心,于是忍不住自己还是写一个吧
长教训了,绝对不在看电影/小说之前看评论,太影响判断力
想必科研也是如此,原始文献的重要性啊,被瞎扯淡是很正常的事情
~~~~~~~~~~~~~~~~~~~~~~~~~~~~~~~~~~~~~~~~~~~
小说什么的,还是以人物为主题来写评论吧
如果是重要程度顺序来说的话,应该是拉里,伊莎贝尔,因为内容的相似性稍作调整
拉里
男主角
虽然我觉得简介里的“为了他中弹牺牲”的那个飞行员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在批评他这个人不靠谱的不务正业的旅行,解除婚约,提醒其他人他如果不是因为有经济保障和没有家庭负累他不可能过这样的生活的同时,忽略掉了这个事件。
一个人为他而死,于是他的世界整个改变了:从追求世俗生活变成了永远地去找寻一种的宁静。对这样一个人来说,普世价值观瞬间崩溃我认为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认为他做的对不对是一回事儿,故事本身倒是不算有很多别扭的地方。
我一点不觉得作者对这个人物有着过多的敬意:毛姆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作家,比如他评论《爱玛》的时候一方面指出他讨厌爱玛那种等级观念,一方面又强烈的认识到那是那个时代很自然的事情以至于没有任何理由去指责作者本人。对于拉里,不管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还是真的有这样的人,毛姆都表现出了一种对理解他的无力感。有关印度,有关知识都是以拉里来说出来,而他并未给出过多的肯定和评论,而他的评价止于对于拉里这个人对人对事儿的态度上。
无论是作者还是拉里这个人物,我想他们并不把“高尚”作为他的标签,他只是做了一件自己认为需要而且必须去做的事情罢了。
另外一个与死亡扯上关系的人是索菲,她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对抗死亡带来的痛苦,可以说这两个人在某些方面是类似的。她的选择比拉里的更靠谱更值得同情?我不觉得。至少拉里选择了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而她呢?毒品,性,酒与死亡未见得是更好的选择。
书快到结了的地方,拉里说自己唯一想过要结婚的人是索菲……他何以把伊莎贝尔忽略了呢?
当然他和索菲在精神上更加和谐和相似一些。
成功什么的,本来就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如作者最终章所说,各得其所罢了。
伊莎贝尔
女主角
作者最后指出了她什么都不缺,她唯一缺少的就是“温柔”,她太狠心,这是一种深藏的狠心,对人对己都是。
她可以温柔的对待每个人,孩子,丈夫,拉里,甚至试图温柔对待即将嫁给她深爱的拉里的索菲。
但是,她最终没有战胜自己的本性,就像索菲没有战胜酒的诱惑。
她其实永远战胜不了自己对于“正确”的认知,她变得优雅,漂亮,有钱,有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作者一方面永远的欣赏她,一方面指出她的狠心与欲望,认为她永远是不会是“迷人的”。
作者明确表达自己对她的厌恶的情感,一是在车上她无法掩饰对拉里的情欲时,一是指出她如何诱惑索菲喝酒并且间接导致索菲的死亡时。
当她意识到自己永远失去了拉里时,她哭了,但她就是个哭完以后会擦干眼睛,敷上冰块的角色。
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个“狠角色”,同时很真实,很诚实。
(这样的人,虽然动人,在小说里通常都不会使很讨人喜欢的,类似《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围城》里的孙柔嘉,同属“任是无情也动人”?)
艾略特
嗯,作者对于这个人的塑造可以说是又到位又明确,反而没什么可以说的
同时表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但对这个人的复杂性作者描写的太明确
格雷
嗯,普通的好人……但也不是不聪明的
苏珊
有艺术气质和艺术追求,同时热爱生活的妓女?
她的故事读起来很流畅的,反而是其中不别扭的人物了。
这是一本让我赞叹的小说,作者又选择了他自认为最讨巧的一种写作手法,就是作为故事中的一个旁观者,此时他不需要掩饰自己评价的变化,不用顾虑自己有偏见的存在,毕竟他也只是故事的一部分而已。于是这个故事得以成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8727-556567.html
上一篇:
无题下一篇:
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