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地震预防正当时:6至7级地震确保伤亡不大
杨学祥
北京地震后5至10秒发超快预警 6至7级地震确保伤亡不大
2016年06月24日07:41北京晨报报道:
“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发布发生6至7级地震确保伤亡不大、城市不瘫
昨天,北京市地震局发布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规划目标提出,确保北京地区一旦发生6至7级地震,伤亡不大、城市不瘫、社会不乱。发生7级以上地震,基本实现首都核心功能不受太大影响。
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吴仕仲介绍说,北京处于华北平原、山西和张家口-渤海三大地震带交会部位,活动断裂发育,地震灾害严重,是中国大陆唯一发生过8级地震的大城市,和东京、墨西哥城并列为世界上仅有的三个8度设防超大型首都城市。
宋辽时期1057年大兴6.8级地震、康熙时期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死伤人数均达数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波及北京,造成400余人死亡、5000余人受伤。长期以来,以北京为核心的首都圈地区被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大陆仍处于强震多发时段,北京面临大震风险。
http://bj.people.com.cn/n2/2016/0624/c82840-28557264.html
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
杨冬红等(2006a,2006b,2011)指出,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地震活跃的主要标志。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表1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 9级以上 地震次数 | PDO时间位相 | 气候冷暖 | 地震 | |
全球 | 中国 | |||||
1890-1924 | 6(4) | 1 | 0 | 1890-1924冷 | 低温期 | 活跃期 |
1925-1945 | 1(1) | 0 | 0 | 1925-1946暖 | 温暖期 |
|
1946-1977 | 11(7) | 1 | 4 | 1957-1976冷 | 低温期 | 活跃期 |
1978-1999 | 0(0) | 0 | 0 | 1977-1999暖 | 温暖期 |
|
2000-2012 | 6(6) | 0 | 2 | 2000-2030冷 | 低温期? | 活跃期 |
注: 特大地震为Ms 8.5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我们在2006年确定的地震活跃期判定标准正在被学术界接受,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同。目前8.5级以上强震已由2006年的2次增加到6次。这一数据在2016-2018年还将继续增加。
杨学祥等(2008)指出,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有7次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我们推测: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为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中国7级地震的统计特征
杨冬红(2009)指出,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邢台地震由两个大地震组成: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北纬37度21分,东经114度55分)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9度强;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北纬37度32分,东经115度03分)发生震级为7.2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两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经济损失10亿元。这是一次久旱之后的大震。
1966年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中间十年,邢台地震是中国东部地震高发的前兆。2016-2020年进入相同的地震周期,将发出中国东部地震高发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2020-2030年中国东西部地区均进入7级以上地震高发阶段。
2016年06月23日北京市地震局发布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
北京地震预防正当时。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 2006a.“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西北地震学报, 28(1):95-9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6b.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1(3):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杨冬红,杨学祥。2008. 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3 (6): 1813~1818.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 博士论文,吉林大学.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2011.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 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2013.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28(4): 1666-1677.
杨冬红, 杨学祥. 2014.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地球物理学进展,29(2): 610-615.
杨学祥,杨冬红. 2007.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高建国主编. 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04.
杨学祥, 杨冬红. 2008.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7):8-9.
相关报道
北京地震后5至10秒发超快预警 6至7级地震确保伤亡不大
2016年06月24日07:41 来源:北京晨报
原标题:地震后5至10秒发超快预警
“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发布发生6至7级地震确保伤亡不大、城市不瘫
昨天,北京市地震局发布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规划目标提出,确保北京地区一旦发生6至7级地震,伤亡不大、城市不瘫、社会不乱。发生7级以上地震,基本实现首都核心功能不受太大影响。
本市还将建设大震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地震发生后的5至10秒内向震中周边区域发出超快测报预警,居民可采取切断煤气等应急措施减小灾害。另外,本市将推动建立超大城市地震巨灾保险制度。
北京处于三大地震带交会
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吴仕仲介绍说,北京处于华北平原、山西和张家口-渤海三大地震带交会部位,活动断裂发育,地震灾害严重,是中国大陆唯一发生过8级地震的大城市,和东京、墨西哥城并列为世界上仅有的三个8度设防超大型首都城市。
宋辽时期1057年大兴6.8级地震、康熙时期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死伤人数均达数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波及北京,造成400余人死亡、5000余人受伤。长期以来,以北京为核心的首都圈地区被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大陆仍处于强震多发时段,北京面临大震风险。
震后5至10秒超快预警
“十三五”时期,本市将开展大震风险预警探索,实现震后可提供5至10秒地震超快测报预警、1至2分钟地震速报、5分钟仪器烈度速报、30分钟震源参数速报等公共服务,实现地震速报信息公众全覆盖。
北京市地震局总工程师邢成起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超快预警能将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等信息快速发送给媒体以及公众的手机,原理就是利用了地震波和电磁波传播速度不同的时间差。“地震波未到,通过电磁波传输的手机短信就已经收到了”。在地震发生后1至2分钟的地震速报,能提供更为翔实准确的地震信息,但预警的目的已经达不到了。
北京市地震监测预报处处长陈伟解释说,预警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日本是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为此,本市将加快速报预警台网建设,增强速报能力,为政府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提供服务。
学校幼儿园推减隔震技术
“十三五”,本市还将新建一批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正在与海淀、昌平等区开展调研。根据规划,在具备条件的新建学校、医院、幼儿园、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将推行减隔震技术应用,并纳入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遴选库。
“北京新机场就在采用这种最新的减隔震技术。”市地震局抗震设防管理办总工程师罗华春介绍说,这种技术是将一种橡胶隔震支垫放在建筑和地基之间,一旦地震时,通过“大烙饼”式的作用,减缓上部建筑结构受到的作用力,降低危害。另外,规划中提到要建设的首都地震防灾教育博物馆,未来也将作为全市抗震建筑的“标杆”,启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减隔震技术。
为“地震险”做准备
邢成起说,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系统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目前,云南、四川等少数地区开展了试点。目前,运行初期最高保额一百万元,随着运行成熟,这个保额也可能会增加。有45家财产保险公司发起成立了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制定承保理赔标准。
邢成起表示,北京市地震局开展了地震灾害特点、地震灾害模型等研究,争取尽早建立起北京地区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地震局做好相关的技术支撑准备。
另外,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地震构造相通、地震灾害相连。邢成起说,京津冀三地将以自然地理和构造属性为导向,联合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防震减灾专项规划。
北京晨报记者韩娜
(责编:陈一诺、高星)
http://bj.people.com.cn/n2/2016/0624/c82840-28557264.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