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媒列未来4年最具威胁10场战争:经济危机导致战争

已有 7572 次阅读 2016-6-18 16:2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经济危机, 世界大战, 希特勒, 历史规律

美媒列未来4年最具威胁10场战争:经济危机导致战争

                                 杨学祥

   美媒列未来4年最具威胁10场战争:中美对抗入列

俄罗斯卫星网616称,美国网站We are the Mighty列举了未来4年可能发生10场大规模军事冲突,其中威胁最大的是俄罗斯和北约、美国和中国、伊朗和沙特的对峙。

We are theMighty网站把“和平崛起”的头衔按到了中国头上,称中国越来越快地变成超级大国。该网站又称,中国研制的东风-21D导弹(能装载核弹头),能用来对抗美国海军的航母和其他现代战舰。如果中国导弹击沉了美国航母,将导致6000水兵伤亡,全面战争将无法避免。

美网站作者表示,其它潜在军事冲突还包括:中国对抗亚太国家,中国对抗印度,伊拉克国内战争,库尔德独立战争,以色列和真主党对峙,土耳其内战,阿富汗内战。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6-17/doc-ifxtfrrc3781801.shtml?cre=sinapc&mod=g&loc=20&r=0&doct=0&rfunc=33

希特勒对付经济危机竟比罗斯福更高明?

1929年至1933年,世界的经济处于萧条之中,也就是在经济危机中,各国都展开浑身的解数来挽救这次的危机,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上个世纪那个曾经挽救美国经济危机的总统罗斯福,以及罗斯福的新政。

很长时间,笔者一直认为在对付西方世界在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经济危机中,美国的罗斯福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他的政府干预政策,他的凯恩斯主义的实践,挽救了美国,罗斯福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林肯之后一个伟大的总统。罗斯福成为伟大总统,当然,还有二战的因素。

可是,近来在看了同一时期德国那个恶魔希特勒的表现后,发现希特勒在德国的改革,其成果要远大于罗斯福在美国的改革,希特勒的新政,比罗斯福的新政还有效,还管用,成就也大。

http://www.weilairibao.com/show-156-729220-1.html

美国也是利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的

19291029,华尔街股市崩盘,著名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正式拉开了序幕。到1932年,工业生产总值降低了45%,人均收入减少了40%1300万人失业,200万人无家可归,5000所银行倒闭,900万个账号被冻结。这样的浩劫是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尽管当时的胡佛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如提高关税和刺激住房建设等。但经济形势并没有因此而扭转。

1932年罗斯福上任后,依旧为了拯救美国经济而颁布了新政,包含了一系列救济百姓和改革工农业的政策。就当一切都慢慢好转的时候,1937年美国经济又一次极度下滑,失业率又回到了1932年的水平。当一切都陷入绝望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当时没人能想到,“二战”结束时美国的经济竟然复苏了:失业率下降到1.9%GDP涨到了“二战”初期的两倍。“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顶级的经济强国。很显然,“二战”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影响。

http://news.cnfol.com/guojicaijing/20160525/22810430.shtml

当前,美国重返亚洲,围堵正在崛起的中国,故伎重演的危险值得警惕。

严重经济危机之后是政治风险和战争威胁,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生存竞争,弱肉强食。

历史记录表明,在天灾之后是人祸,战争成为解决危机的有效手段。美国就是利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的。国家的最重要职能是捍卫本国人民的利益不被侵犯。如果国家间经济利益发生根本性冲突,世界战争就不可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775.html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基本原理,对当代战争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当代战争的根源、当代战争的政治母体、当代战争的暴力特点、当代战争的集团性、当代战争的性质、当代战争的社会历史功能等。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始终是我军观察战争问题,认识战争规律,指导战争实践的科学指南,然而,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加速发展和国际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动,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耳熟能详的基本道理受到质疑或被置于脑后,而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则逐步占领阵地,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话语权”。借鉴和汲取西方军事理论的精华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战争观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却不应有任何的含混和动摇,否则就会丧失根本,迷失方向。

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只能用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要在军事科学领域中继续发挥导向作用,就不能满足于已经得出的结论,更不能生搬硬套地用现有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而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充实反映新的战争实践的理论内容,揭示新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一贯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作为“以剑代笔”的战争的最深刻根源是物质经济利益的对抗性矛盾冲突;而不同时代的物质经济利益冲突具有不同的社会历史性质,科学认识战争的经济根源,必须历史地、具体地剖析导致对抗性物质经济利益冲突的社会经济条件。科学认识当代战争的经济根源,不能不回答经济全球化和当代战争的关系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但其第一个社会历史性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经过数百年历史,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这一社会历史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只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扩张被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所替代,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由此,当代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影响十分复杂。

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各个国家都成为世界经济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各国经济的依存度大大提高,利益交汇点日益增多,正在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战争越来越难以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但另一方面,以国、际垄断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又在世界范围内制造、激化物质经济利益的对立和冲突,播下战争的“种子”,导致各种各样的武装冲突和战争。当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和平力量增长,但又导致战争力量的积聚,和平力量与战争力量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此消彼长。可以这样说,只要国际垄断资本仍然在发挥主导作用,经济全球化就孕育着战争的危险,对于任何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来说,军事安全与经济发展就始终是并行的两大战略问题。

http://baike.sogou.com/v66669439.htm?fromTitle=%E9%A9%AC%E5%85%8B%E6%80%9D%E4%B8%BB%E4%B9%89%E6%88%98%E4%BA%89%E8%A7%82%E5%92%8C%E5%BD%93%E4%BB%A3%E6%88%98%E4%BA%89

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周期性发生的规律没有变,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世界战争的规律也没有变。

经济危机的周期规律及其与战争的关系

19世纪70年代初,马克思在修订《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时曾说过:“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根据我们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数字是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5页)。

马克思关于周期将逐渐缩短的论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否仍然有效,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由战后只发生过三次同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来看,从19571958年的危机起到19801982年的危机爆发止,23年间发生三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11;而20世纪初从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7 年,37年间共发生6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7。两相比较,战后的经济周期是延长了。但如果把非同期的经济危机也计算在内,以美国为代表,从1948 年到1980年,32年发生7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约为5年零4个月,显然又比战前大大缩短了。还要看到,19731975年的危机以后,只相隔4年多一点就爆发了19801982年的危机,这是周期缩短的证明。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首要原因,是由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普遍加强了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或将要爆发时,各国政府就在财政上和货币金融上实行膨胀政策,如增加预算开支,大搞公共工程,增加货币发行量等等,同时还用减免税收、降低贴现率、放宽房屋抵押贷款条件等措施去刺激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这些措施人为地激发起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暂时地缓和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危机不能充分展开。这些措施,从短期来看,有时固然能够延缓危机的到来或减轻危机的严重程度;但从长期来看,却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能力,加剧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为下一轮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的迅速进步,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各国政府为了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还采取加速折旧等措施以刺激私人投资,这也促进了固定资本更新周期的缩短。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表明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在国家的多方干预下,战后虽然没有发生象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但多次危机合起来,对于资本主义的打击仍然是严重的。

皇甫嘉利说:“故谓市场扩张者,乃资本主义之天性也,以战争而服务于市场扩张者,亦为资本主义之天性也。”追求尽可能大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容,而在扩张市场过程中产生的争夺,则是现代战争产生的主要根源。两次世界大战都由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所引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作者说“以战争服务于市场扩张是资本主义的天性。”这是对列宁所讲“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这一命题的引伸与发展。

http://baike.sogou.com/v76419.htm?fromTitle=%E7%BB%8F%E6%B5%8E%E5%8D%B1%E6%9C%BA

经济危机与自然灾害如影随形: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五种类型:1.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2. 基钦循环倍周期的6-8年周期(与太阳黑子7年周期对应);3.朱格拉循环(JuglarCycle,中期循环,主循环)1011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11年周期对应);4.库茨涅兹循环(KuznetsCycle,长期循环)2022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22年周期对应);5.康德拉切夫循环(KondratieffCycle,长期波动)5060年周期和吉村循环55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50-70年周期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我们在2007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8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2016-2020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

        1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股市崩盘

1972-1973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年厄尔尼诺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1997-1998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1

9.11事件/股市崩盘

1999-2001年超级拉尼娜

2002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股市崩盘

2007年强拉尼娜,2009年厄尔尼诺

 2015

金融危机/股市崩盘?

2015-2016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3-4年、7年周期同时存在。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2 PDO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1890-

1924

1925-

1946

1947-

1976

1977-

1999

2000-

2030

2030-

205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1890-

1913

1914-

1944

1945-

1973

1974-

1995

1996-

2020

2021-

2050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第五下降期

关键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

91年苏联解体

未知事件

关键时间

1913

30年代大萧条

70年代石油危机

2013

20年代超级灾害链

注: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10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2013年与1913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52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6-8年,形成一个约7年的整数周期。

气候是如何影响经济景气的?日本学者岛中雄二对此可归纳了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农林水产品收成说。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太阳、气象循环导致某个地区农林水产品的供给周期性地减少或增加,会产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工业部门企业利润也就会下降或增加。同时,该地区的进口能力也将减弱或增强,而工业地区的出口也会减少或增加。

二是人类心理说。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使电磁平衡错乱并引起人类生理变化,导致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大众对未来前景乐观和悲观的心理周期性地变动,从而左右投资、消费和估价。

三是能源需求说。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冷暖变化,引起维持人类体温所需的卡路里的摄取量的变动,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石化燃料消费和农林水产品需求的稳定。自然也影响了初级产品整体的价格变动,进而波及经济整体。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1122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200年。近20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6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3)。

3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世纪

2007-??

1997-??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全球金融危机的3-4年、7年周期、50-60年和200年周期是自然周期、经济周期和心理周期叠加而成,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容置疑,时间集中在2016-2020年,可称之为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4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822.html

我们再一次重申:

实时的政策可能缓解或加剧金融危机的强度,也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无法避免经融危机的存在和发展。根据客观规律,2020年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即将结束,2019年前后爆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总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0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2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822.html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为3-4年、7年、10-11年、20-22年、50-60年、55年、200年、1200年、1800年,其中50-60年、55年为中长期周期,与战争和政治事件同时发生(见表1)。人类社会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请牢记历史教训

根据以往记录,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30年以上。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3)。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2020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13.html

2014年和2015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2020年开始的次小冰期使世界经济危机在劫难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9690.html

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中的“次小冰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3569.html

或许我们可以找到减轻经济危机的药方和良策躲过10年周期的金融危机,但是,在55年和两百年一遇的自然灾难面前,人类还没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先例,包括地震、洪水、飓风、海啸、火山、严寒带来的灾难。

在天灾之后是人祸,战争成为解决危机的有效手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775.html

结论:

世界经济危机的自然周期为3-4年、7年、10-11年、20-22年、50-60年、55年、200年、1200年、1800年,其中50-60年、55年为中长期周期,与战争和政治事件同时发生(见表1)。人类社会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685.html

所谓希特勒对付经济危机竟比罗斯福更高明,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战争是经济危机的必然结局,经济动荡决定了人们的政治取向。

目前,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选举汇聚了世界问题的焦点和目光,在民族利己主义的狂潮之下,我们必须警惕下一个希特勒的出现。

令人关注的是,中美是世界上举足轻重排名前二的超级大国,中美对抗恰逢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前夜,处于两次世界大战前同样的周期之中,根据历史规律,战争可能是最后的解决方案,避免战争任重道远。

相关报道

美媒列未来4年最具威胁10场战争:中美对抗入列

20160617 18:15 综合

 俄罗斯卫星网616称,美国网站We are the Mighty列举了未来4年可能发生10场大规模军事冲突,其中威胁最大的是俄罗斯和北约、美国和中国、伊朗和沙特的对峙。

1、俄罗斯对抗北约

  美网站指出,北约为了对抗俄罗斯霸权而在东欧不断扩张是对已持续30年现状的挑战。尽管冷战已结束,俄罗斯对北约在东欧原华约国家的扩张一如既往地反应激烈。针对北约扩张,俄罗斯的反应结果之一包括2014年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目前北约在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部署数千名士兵,应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俄有权保护海外俄语少数民族的权益。

2、中国对抗美国

We are theMighty网站把“和平崛起”的头衔按到了中国头上,称中国越来越快地变成超级大国。该网站又称,中国研制的东风-21D导弹(能装载核弹头),能用来对抗美国海军的航母和其他现代战舰。如果中国导弹击沉了美国航母,将导致6000水兵伤亡,全面战争将无法避免。

3、伊朗对抗沙特

  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宗教战争一直在整个中东间接进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组织在也门推翻了亲沙特的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领导的政府。沙特联合卡塔尔、巴林、科威特和阿联酋干涉也门内战。伊朗和沙特还在伊拉克进行着间接性战争,两国都在本国外支持军事行动,同时继续积攒和研制新武器。美网站认为,可能会有那么一刻,两国都决定,该从间接战争转到公开战争。

  美网站作者表示,其它潜在军事冲突还包括:中国对抗亚太国家,中国对抗印度,伊拉克国内战争,库尔德独立战争,以色列和真主党对峙,土耳其内战,阿富汗内战。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6-17/doc-ifxtfrrc3781801.shtml?cre=sinapc&mod=g&loc=20&r=0&doct=0&rfunc=3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5391.html

上一篇:全球经济正重蹈30年代大萧条的旧辙:关注拉马德雷周期
下一篇:美重返亚洲:中国坐拥南海,以静制动,可以持久地消耗美军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6 吕洪波 钟炳 周少祥 杨文祥 yangb919 gaoshannank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