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1月北极海冰创纪录减少:2016年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已有 5528 次阅读 2016-2-19 14:0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月亮赤纬角, 最热年, 潮汐南北震荡, 冷暖转变

1月北极海冰创纪录减少:表明2016年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杨学祥,杨冬红


   美国多个政府机构2月17日公布的气象数据显示,今年1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北极地区海冰在这个通常“储备”结冰的月份减少至历史最低点。

   我们在2016年1月3日指出,2015年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异常增温,增大了赤道和北极的温差,达到一定极值,将形成赤道高温的低压区和北极低温的高压区,造成赤道暖流向北极的热输送,这是北极异常增温发生在极强厄尔尼诺发生之后的原因。这表明2016年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我们的观点已被证实:2014-2016年最热,2016年拉尼娜事件后将逐渐变冷。

   关注全球冷暖的周期转变:18.6年月亮赤纬角周期。


   潮汐南北震荡18.6年月亮赤纬角周期


   18.6年是典型的潮汐周期,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有利于冷暖空气在中国北方交汇。因此,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的时期对应全球的气候变冷和中国北方的洪涝灾害。

   而当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的时期,月亮只能在南北纬18.6度之间摆动,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小,导致赤道与两极的热交换减弱,形成旱涝异常和冷暖异常。暖湿空气滞留在低纬度地区,主要表现在全球迅速变暖、中国南方暴雨洪涝和北方干旱。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2006-2013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从中国的情况看,最近的5个冬季更出现了3个明显的“冷冬”。我国平均气温2011年是最低值。与我国类似,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也正在遭遇寒冬。与近几年相比,2012年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造成的灾害比2007年、2008年、2009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其中2006年的情况基本是最严重的(杨冬红等,2011)。

   北极海冰覆盖面积自20世纪就开始记录,上世纪60年代,北极冬季海冰覆盖面积为1400万-1600万平方公里,夏季末海冰覆盖面积为700万-900万平方公里,此后北极海冰面积持续下降。海冰最低覆盖面积出现在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的9月份,最低记录是2007年428万平方公里,这一最低记录于2012年再次被打破。2012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报告称,从2012年3月至9月间,北极海冰消失了1183万平方公里,比整个美国还要大。因此,北极周围海冰面积“创下了历史新低”。

   2012年秋季,北极海冰的面积与体积均降至历史最低点。但根据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2013年3月25日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北极海冰的面积又逼近这一最低点,随时可能“打破纪录”。“北极海冰正在迅速融化,目前的面积甚至不足30年前的两成,导致北极变暖。”美国罗格斯大学沿海和海洋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詹妮弗·弗朗西斯说,这正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症状”,并令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南下。

   但是,全球变暖如何导致北半球气候变冷,专家并没有给出相关的变化机制。

   引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导致北极地区海平面和大气等位面的大幅度下降,压力变化迫使北极地区冷水和冷空气流向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太平洋海温下降导致全球变暖停止。

   极地冰盖融化后全球海平面都将上升,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最新模型研究表明,如果格林兰冰盖融化可导致其附近海平面将下降100m,北苏格兰的海平面将下降3m,冰岛周围海平面将下降10m,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将上升10m。冰盖融化导致地表巨量物质转移,改变了地球内外重力场,地球内核南移100 m,北极和南极海平面分别下降和上升175px。在海平面附近,大气等位面的变化幅度与海平面变化幅度非常接近。

   近期北极海冰和冰盖的融化只是最新模型的一个缩影。北极大量冷水和冷空气在下降等位面的压力下流过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导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689.html


  冷暖气候循环


   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增温——温差和压差引导暖流突袭北极——北极增暖导致冰盖异常融化——等位面变化和北极涛动位相变化导致北半球变冷——最强拉尼娜或今年登场。

   与1998年一样,2016年将成为最热年和最强拉尼娜年。

   2015-2016年厄尔尼诺与1997-1998年惊人相似。

   2015-2016年的潮汐组合与1997-1998年也非常相似,相同的天文背景是两者相似的根本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603.html

   事实上,我们在2008年、2012年、2014年、2015年最早提出了2014-2016年最热年的预测。

   我们早在2008年就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

  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12年印尼苏门答腊4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类似1998年以后的全球变暖停滞,2016年以后的全球变暖停滞或变冷不可避免。

   美国多个政府机构2月17日公布的气象数据显示,今年1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北极地区海冰在这个通常“储备”结冰的月份减少至历史最低点。证实了我们的下述观点:

   我们在2016年1月3日指出,2015年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异常增温,增大了赤道和北极的温差,达到一定极值,将形成赤道高温的低压区和北极低温的高压区,造成赤道暖流向北极的热输送,这是北极异常增温发生在极强厄尔尼诺发生之后的原因。这表明2016年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相关报道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1月北极海冰创纪录减少

2016-02-19 08:28:00新华社 分享 参与

   美国多个政府机构17日公布的气象数据显示,今年1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北极地区海冰在这个通常“储备”结冰的月份减少至历史最低点。

   据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统计,今年1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气温为55.5华氏度(13摄氏度),比20世纪每年1月的平均水平高1.87华氏度(1.04摄氏度),是1880年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1月,打破了2007年1月创下的纪录。

   采用不同计算方法的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说,今年1月气温比正常水平高2.03华氏度(1.13摄氏度),同样是最热的1月。

   NOAA和NASA都测定,2015年超过2014年,是史上最热一年,今年1月延续了这一势头,成为连续第九个“破纪录”月份,去年12月则是136年来最热的12月。

   NOAA科学家杰茜卡·布伦登说,1997年6月至1998年2月也曾连续9个月出现单月全球平均气温连续“破纪录”的情况,与如今相同的是,当时地球同样出现大规模厄尔尼诺现象。她还说,今年1月北极地区遭遇罕见高温,俄罗斯西伯利亚、加拿大北部、美国阿拉斯加州等地的气温比往年至少高9华氏度(5摄氏度)。

   另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统计,今年1月,北冰洋海冰面积只有1340万平方公里,比2011年1月的最低纪录还少了23.3万平方公里,比过去30年平均水平少40.2万平方公里。

   NASA首席气象学家加文·施密特说,创纪录的连续高温,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加剧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危害。(胡若愚)【新华社微特稿】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6-02/8567255.html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北极罕见高温和北半球的寒潮

已有 385 次阅读 2016-2-1 18:53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北极罕见高温和北半球的寒潮

            杨学祥,杨冬红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香港《文汇报》2月1日报道,北半球早前的世纪寒潮导致美韩日等地暴雪成灾,而北极却罕有出现热浪,气温一度升至冰点以上。

  气象公司WeatherBell Analytics专家毛厄对此指出,厄尔尼诺现象令太平洋变得异常温暖,导致去年底大西洋及北冰洋出现一连串风暴,加上北大西洋怪兽级风暴把暖湿空气吹向北极,导致北极气温急升,极地冷空气被迫南下。虽然北极气温很快回落至冰点以下数十度的正常水平,但已严重打乱高低纬度气团的稳定和平衡,扰乱极地漩涡,导致阻挡极地冷空气南下的高压崩溃,造成席卷北半球的寒潮。

   2016年1月5日,据@@中国气象爱好者称,前几天,北极的气温已超过0℃,这是有卫星探测以来,首次12月在北极发现零上的温度,谓之“世纪奇暖”也不为过。北极暴暖,必然会影响我国,而且很大可能是诱发一场强大的冷空气!

http://news.sina.com.cn/c/2016-01-05/doc-ifxneept3698416.shtml?cre=sinapc&mod=g&loc=40&r=0&rfunc=29

   我们在2016年1月3日提出一个问题:暖流到北极 寒流到哪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815.html 

   我们在2016年1月1日提出一个问题:北极气温急升30℃高过融冰点:变冷的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384.html 

   受风暴系统影响,北极遭遇到一股罕见的热浪。2015年12月30日,温度居然突破了零摄氏度,比起往年的温度真是高出近30摄氏度。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国际北极浮标项目的监测数据报道,北极附近区域30日气温在-1.1℃至1.7℃之间变化,在某个短暂时段内超过了零摄氏度。这个气温比美国中西部大多数城市要高,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基本持平。

   而北极平时的这个时间段的气温大约在-20℉(华氏度,约-28.9℃),而眼下气温已经逼近盛夏时的高温。在同一个风暴系统的影响与低气压的作用下,美国中西部在遭遇罕见的暴风雨和洪水,这股热浪从南向北袭击北极。这正是厄尔尼诺现象,而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比预期还要严重,对大气环流、天气模式以及北极气温均造成影响。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达到1997年、1998年的强度,即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http://news.jsnol.com/local/2016/0102/25047.html

   我们在2016年1月3日指出,2015年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异常增温,增大了赤道和北极的温差,达到一定极值,将形成赤道高温的低压区和北极低温的高压区,造成赤道暖流向北极的热输送,这是北极异常增温发生在极强厄尔尼诺发生之后的原因。这表明2016年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689.html 

   2006-2013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从中国的情况看,最近的5个冬季更出现了3个明显的“冷冬”。我国平均气温2011年是最低值。与我国类似,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也正在遭遇寒冬。与近几年相比,2012年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造成的灾害比2007年、2008年、2009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其中2006年的情况基本是最严重的(杨冬红等,2011)。

   北极海冰覆盖面积自20世纪就开始记录,上世纪60年代,北极冬季海冰覆盖面积为1400万-1600万平方公里,夏季末海冰覆盖面积为700万-900万平方公里,此后北极海冰面积持续下降。海冰最低覆盖面积出现在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的9月份,最低记录是2007年428万平方公里,这一最低记录于2012年再次被打破。2012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报告称,从2012年3月至9月间,北极海冰消失了1183万平方公里,比整个美国还要大。因此,北极周围海冰面积“创下了历史新低”。

   2012年秋季,北极海冰的面积与体积均降至历史最低点。但根据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2013年3月25日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北极海冰的面积又逼近这一最低点,随时可能“打破纪录”。“北极海冰正在迅速融化,目前的面积甚至不足30年前的两成,导致北极变暖。”美国罗格斯大学沿海和海洋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詹妮弗·弗朗西斯说,这正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症状”,并令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南下。

   但是,全球变暖如何导致北半球气候变冷,专家并没有给出相关的变化机制。

   引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导致北极地区海平面和大气等位面的大幅度下降,压力变化迫使北极地区冷水和冷空气流向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太平洋海温下降导致全球变暖停止。

   极地冰盖融化后全球海平面都将上升,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最新模型研究表明,如果格林兰冰盖融化可导致其附近海平面将下降100m,北苏格兰的海平面将下降3m,冰岛周围海平面将下降10m,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将上升10m。冰盖融化导致地表巨量物质转移,改变了地球内外重力场,地球内核南移100 m,北极和南极海平面分别下降和上升175px。在海平面附近,大气等位面的变化幅度与海平面变化幅度非常接近。

   近期北极海冰和冰盖的融化只是最新模型的一个缩影。北极大量冷水和冷空气在下降等位面的压力下流过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导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

   网友zecrio最近指出,北极点附近在2015年12月30-31日经历了异乎寻常的升温,气温上升了30度。很多百姓表示北极都那么暖了,咱们中国肯定会更暖。。。其实不然,恰恰相反,北极点暴暖意味着强烈暖高压脊鸠占鹊巢,它占据了原先北极圈地区的强烈冷气团的地盘,强烈冷气团被迫将会被排挤到中低纬度地区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这些地区堆积加强,极涡瞬间南压。专家预计在元旦过后1月6日开始北极强冷气团将开始入侵中国,由于极地高压持续稳定,乌拉尔山阻塞直接插到北极,导致今年1月极涡整体全面偏向东亚,偏离北美。与之前2年恰恰相反。加之今年为厄尔尼诺年,南方暖湿气流活跃,我国大部未来雨雪鼎盛,气温偏低。南方有低温雨雪冰冻过程。至少1月6日-18日都维持这种情况。

   有报道称,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涨的一种跷跷板现象。通常情况下,北极地区冬季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中纬度地区受高气压支配。此时,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限制了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图片来源:香港天文台)

   美官方预测,下月跷跷板上的两泡走弱,高低压间坡度有走缓趋势。这意味着冷空气即将趁虚而入强势回归?那是不是意味着1月雾霾会变少?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231/14011128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384.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 610-615.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北极罕见高温 温度一度超冰点

发布时间: 2016-02-01 17:37:14  |  来源: 环球网  |  作者: 周思敏  |  责任编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香港《文汇报》2月1日报道,北半球早前的世纪寒潮导致美韩日等地暴雪成灾,而北极却罕有出现热浪,气温一度升至冰点以上。

  气象公司WeatherBell Analytics专家毛厄对此指出,厄尔尼诺现象令太平洋变得异常温暖,导致去年底大西洋及北冰洋出现一连串风暴,加上北大西洋怪兽级风暴把暖湿空气吹向北极,导致北极气温急升,极地冷空气被迫南下。虽然北极气温很快回落至冰点以下数十度的正常水平,但已严重打乱高低纬度气团的稳定和平衡,扰乱极地漩涡,导致阻挡极地冷空气南下的高压崩溃,造成席卷北半球的寒潮。(实习编辑:周思敏 审核:谭利娅 )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6-02/01/content_35146150.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392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238.html

上一篇:2016年4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下一篇:强震、洪水和流感:厄尔尼诺带来的下一场灾害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0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