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去年全球各地严重的干旱、洪水和高温情况显著

已有 2821 次阅读 2016-1-5 13: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洪水, 强震, 高温干旱

去年全球各地严重的干旱、洪水和高温情况显著

           杨学祥,杨冬红


   美国宇航局(NASA)1月1日新发布的卫星影像则显示,太平洋上厄尔尼诺现象没有转弱迹象,专家预测2016年情况会更糟,可能成为厄尔尼诺破坏力最大的一年。最新卫星影像也显示,当前的现象与1997年12月有惊人相似处,当年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极端天气灾害,在1997年和1998年估计造成2.3万人死亡。

  其实,去年早有专家一再对厄尔尼诺现象发出警告,而去年全球各地经常出现气候异常,严重的干旱、洪水和高温情况显著,也都印证了这些担心和预测。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发生在12月,去年最后一个月世界各地确实异象频频,瑞士打破150年来的12月温度记录,英国遭逢强风和洪水袭击,美国东北部城市冬天气温升高到摄氏20多度,南部和中西部则发生暴风雪、龙卷风和几近破纪录的洪水,澳洲干燥天气引发野火燃烧,南美洲各国也传出水患灾情。在一连串极端气候现象中,北极气温在冬季一般在零下30多度,最近却突然飙升到冰点以上,比一般冬季中期高出20摄氏度。

  印度尼西亚烧芭引起的烟霾问题,去年曾困扰新加坡三个多月,专家指出,由于印度尼西亚当局仍无法克服烧芭难题,今年3月雨季结束后,烟霾会卷土重来。如果最强厄尔尼诺现象今年登场,季候风减弱无法带来足够雨水,印度尼西亚会发生泥炭地自燃引发林火,新加坡不但躲不过烟霾重临的灾难,气温升高也会加快本地伊蚊的滋生,必须保持警惕并做好预防工作。

http://www.chinanews.com/hb/2016/01-05/7701586.s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高度关注2015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我们在2015年2月16日指出,1997年和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1998年为-2,1997年发生了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了最强拉尼娜事件;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2,2016年为-2 ,2015年的厄尔尼诺和2016年的拉尼娜发生的概率超过5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48.html 

   2015年厄尔尼诺:今年干旱明年洪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99.html 

   我们在2015年4月24日指出,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2016年发生拉尼娜,那么,长江大洪水有可能在2016年发生,因为1997-1998年厄尔尼诺和1998-2000年拉尼娜与2015-2016年厄尔尼诺和2016-2017年拉尼娜的发生条件极为相似。

   事实上,长江特大洪水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交替发生有关: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3年发生弱厄尔尼诺,1954-1956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最大的特大洪水;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1998年发生长江流域20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来的特大洪水。

   关注2015-2016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对长江大洪水的影响。

   关注2016-2017年强拉尼娜事件带来的灾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718.html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5年中等强度厄尔尼诺和2016年强拉尼娜,足以给中国带来1954年和1998年规模的长江巨洪。

   20世纪最强厄尔尼诺发生在1997-1998年,1998-2000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长江巨洪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后期和拉尼娜事件前期,强厄尔尼诺和强拉尼娜交替是长江巨洪发生的原因。

   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预测,2015-2016年发生较强厄尔尼诺事件,2016-2017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类似1954年和1998年中国巨洪在2016年发生的概率增加,今年不过是小试锋芒,加速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已刻不容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2140.html 

   我们在2015年4月24日指出,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2016年发生拉尼娜,那么,长江大洪水有可能在2016年发生,因为1997-1998年厄尔尼诺和1998-2000年拉尼娜与2015-2016年厄尔尼诺和2016-2017年拉尼娜的发生条件极为相似。

   事实上,长江特大洪水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交替发生有关: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3年发生弱厄尔尼诺,1954-1956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最大的特大洪水;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1998年发生长江流域20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来的特大洪水。

   关注2015-2016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对长江大洪水的影响。

   关注2016-2017年强拉尼娜事件带来的灾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84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7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8088.html

   我们在2015年5月23日指出,中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专家认为,强厄尔尼诺是大洪水发生的主要原因。

   冯利华和陈立人在2001年指出,形成长江3次巨大洪水有3个遥相关因子:(1)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1913,1933,1954,1976,1996,2020年);(2)厄尔尼诺事件,(3)青藏高原南部7级以上大震。这一判定标准可称之为长江巨洪3因子。

   从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一个认识:如果3个因子同时具备,即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同时在厄尔尼诺次年和青藏高原南部大震后的一年左右(即3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时),长江很可能发生巨洪。因为在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如果此时出现厄尔尼诺事件,那么在厄尔尼诺次年,海洋异常增暖所释放的能量已通过传播集中到30-40oN的副热带纬度,从而使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如果此前一年左右青藏高原南部发生7级以上大震,那么高原下垫面前期适度增温,将使大气环流异常加剧,导致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在江淮地区强烈而持续的交绥,从而有利于长江流域梅雨带的加强和维持,最终使长江出现巨洪。1931、1954和1998年具备了三个以上条件,因此出现了20世纪长江的三次巨洪。1976年也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尽管1976年是厄尔尼诺年,但在1976年青藏高原南部未发生大震,故长江1977年未出现巨洪。根据以上认识可以推断,在2020年(太阳黑子活动的下一个磁周期转变年)前后,如果3个因子的出现时间互相重叠,那么长江有可能发生21世纪第一次巨洪[1]。

   2018-2019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018年为特大地震活跃年,2020年为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2019年长江巨洪的可能性值得关注。

   2015年发生了厄尔尼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但是,2015年不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按照长江巨洪的3因子标准,2015年不会发生类似1998年的长江巨洪。

   当然,用以上认识去验证19世纪的长江巨洪就不能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如19世纪排在第一位的长江巨洪出现在1870年,尽管1868-1869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并且1869年1月10日缅甸发生了7-8级以上的大震,但该年不是太阳黑子活动的磁周期转变年(谷年),而是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年。不过,如果把第一个因子的限定条件放宽为在太阳黑子活动的峰谷年前后(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太阳黑子活动的峰谷年前后,长江容易出现洪水),那么该年还是具备了长江发生巨洪的3个因子[1]。这一判定标准可称之为长江巨洪新3因子。

   2014-2015年发生了厄尔尼诺,2015年4月25日青藏高原南部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以上大震,2014年为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年,这完全符合长江巨洪新3因子的标准,有可能发生类似1870年的长江巨洪。

   前一段时间2015年发生类似1998年长江巨洪的呼声很高,近期却又快速降温,依据的标准和资料可能存在很大的偏差,实际过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让我们通过2015年的旱涝实践来检验长江巨洪3因子标准和长江巨洪新3因子标准,密切关注中国南方洪涝发展的趋势。

   2015年发生类似1870年长江巨洪的可能性值得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2575.html 

   2015-2016年发生超强厄尔尼诺,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2016年将发生超强拉尼娜,按照厄尔尼诺当年中国北方干旱,次年洪涝的一般规律和长江巨洪新3因子的标准,2016年发生类似1998年的长江巨洪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得到增强,超强的拉尼娜增加了长江巨洪在中国发生的风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25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8459.html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厄尔尼诺增强了灾害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0149.html

 

相关报道

联合早报:全球须为最强厄尔尼诺现象做好准备

2016年01月05日 09: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0

  中新网1月5日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危机预防与恢复重建局高级顾问杰吉罗斯12月29日说,2015年是过去100年来三次厄尔尼诺现象最强的一次;而法国气象局气候专家勒库也在同一天提出同样的看法,且这类天气将持续到2016年,因此今年气温仍旧炎热。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社论表示,面对这种种未知,我们不应掉以轻心,必须着手应对极端干旱天气的出现,应尽可能节省用水,珍惜每一滴宝贵的水资源,并随时采取必要行动面对烟霾重临的可能性。


  文章摘编如下:

  较早时,英国气象局已作出预测,2016年全球温度可能和2015年一样温暖,甚至更温暖,成为史上最温暖的一年,2016年全球均温预估将比长期(1961年到1990年)的14摄氏度,高出0.72度至0.96度,这项预测显示的结果,到2016年底,全球温度将连续第三年破纪录,或接近打破纪录。

  美国宇航局(NASA)1月1日新发布的卫星影像则显示,太平洋上厄尔尼诺现象没有转弱迹象,专家预测2016年情况会更糟,可能成为厄尔尼诺破坏力最大的一年。最新卫星影像也显示,当前的现象与1997年12月有惊人相似处,当年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极端天气灾害,在1997年和1998年估计造成2.3万人死亡。

  其实,去年早有专家一再对厄尔尼诺现象发出警告,而去年全球各地经常出现气候异常,严重的干旱、洪水和高温情况显著,也都印证了这些担心和预测。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发生在12月,去年最后一个月世界各地确实异象频频,瑞士打破150年来的12月温度记录,英国遭逢强风和洪水袭击,美国东北部城市冬天气温升高到摄氏20多度,南部和中西部则发生暴风雪、龙卷风和几近破纪录的洪水,澳洲干燥天气引发野火燃烧,南美洲各国也传出水患灾情。在一连串极端气候现象中,北极气温在冬季一般在零下30多度,最近却突然飙升到冰点以上,比一般冬季中期高出20摄氏度。

  印度尼西亚烧芭引起的烟霾问题,去年曾困扰新加坡三个多月,专家指出,由于印度尼西亚当局仍无法克服烧芭难题,今年3月雨季结束后,烟霾会卷土重来。如果最强厄尔尼诺现象今年登场,季候风减弱无法带来足够雨水,印度尼西亚会发生泥炭地自燃引发林火,新加坡不但躲不过烟霾重临的灾难,气温升高也会加快本地伊蚊的滋生,必须保持警惕并做好预防工作。

  人为造成的气候暖化加上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冲击,天气模式随之改变,一些地区少有降雨,导致野火蔓延或缺水现象,但一些地区却可能因暴雨频繁,而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厄尔尼诺导致的气候变化取决于该现象的强度,但它会对全球天气型态造成重大影响,会使得许多地区的农作物歉收,海水变暖也导致渔获量减少。

  2015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强度是不是史上排名第三,必须等到今年初所有气象记录完成后才能得到证实,但国际人道救援组织已感到担忧,因为这可能让数千万人面临饥饿、疾病和水资源短缺的风险。面对这种种未知,但我们不应掉以轻心,必须着手应对极端干旱天气的出现,应尽可能节省用水,珍惜每一滴宝贵的水资源,并随时采取必要行动面对烟霾重临的可能性。

【编辑:吴合琴】

http://www.chinanews.com/hb/2016/01-05/7701586.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8225.html

上一篇:北京晒2015治霾成绩单:七分天灾三分人祸
下一篇:日本九州出现高浓度PM2.5:全球多国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