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厄尔尼诺预测

已有 2462 次阅读 2015-10-20 12:30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南极半岛海冰, 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厄尔尼诺预测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关于2015年厄尔尼诺预测是,不会超过1997-1998年的强度,原因在于目前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增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857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8240.html

   美国和澳大利亚气象人员关于2015年的厄尔尼诺预测分别是:


史上最强厄尔尼诺天气强势来袭,澳洲各界严阵以待

2015年10月19日 15:40 汇通网  

  汇通网10月19日讯——澳洲气象官员周一(10月19日)表示,今年以来的这一波厄尔尼诺异常天气,将可能是自有记载以来最强的一次。该国官员称,虽然迄今为止,厄尔尼诺天气的强度尚未达到造成与1982年和1997年的干旱类似的状况,但厄尔尼诺的程度直到目前为止还仍在加强。

  官员指出,厄尔尼诺天气的强度预计将在圣诞节前后达到顶峰,并在此后延续到澳大利亚当地的秋季,也就是2016年一至二季度。厄尔尼诺现象会严重改变全球的天气形态,并导致超过10亿人受到影响。具体而言,美国西部地区会因此遭遇严重的冬季异常降雨及其所带来的洪水天气,而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地区则会因此遭遇干旱和农作物歉收状况。特别地,对于澳大利亚而言,厄尔尼诺带来的干旱天气会导致该国更容易发生破坏力巨大的森林火灾,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史上最强厄尔尼诺天气强势来袭,澳洲各界严阵以待

  澳大利亚上一次受到厄尔尼诺天气的严重影响是在1997-98年,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则发生在1982年,那次厄尔尼诺天气造成了超过30亿澳元的经济损失。

  官员表示,对于全世界而言,2015年已是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而目前,澳大利亚北部牧区已经开始面临干旱的威胁,水库库容仅相当于往年同期的四分之一,部分人畜开始面临饮水困难。而随着天气的转热和厄尔尼诺的加强,干旱问题可能变得益发严重。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hbfx/20151019/154023513770.shtml

作者:红枫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0/20 9:53:47

超强厄尔尼诺将在冬季带来更多雨水

   本报讯 美国气象局最新预报称,由于太平洋中酝酿的厄尔尼诺将会持续至今年冬天,因此今冬可能会比往年同期更湿润、温暖。

   “现在,在此次厄尔尼诺尚未到达最高峰并结束之前,我们还不能对其强度进行排名,但是我们认为它将会是三次最强的厄尔尼诺之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副主任Mike Halpert说,其他两次最强厄尔尼诺的出现时间分别是1997~1998年冬季和1982~1983年冬季。

   强亚热带气候模式将会为美国南部和东海岸——包括一些饱受干旱折磨的地方如加利福尼亚州和西南地区——带来更多雨水,并让这些地方的气候更加温暖。但专家表示,即便加州洪水泛滥,该州也不可能通过一次雨季走出干旱的创伤。

   厄尔尼诺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大范围偏暖的现象。Halpert说,今年冬季一定会出现超强厄尔尼诺,但是这并不能确保今冬绝对温暖或绝对湿润。其他更难预测的气候系统模式,如北大西洋、极地震荡气候模式以及本地天气事件等也会影响冬季雨水。

   然而,基于当前的情况,他表示,在美国北部地区出现暖冬的概率为60%,而南部冬季更加湿润的概率为70%。同时,落基山脉、五大湖区、阿拉斯加北部以及夏威夷等地都会进入比往年更缺水的冬季。(红枫)

《中国科学报》 (2015-10-20 第2版 国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0/328967.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519.html

上一篇:东南亚地区深陷雾霾: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下一篇:河北多地遭遇雾霾:关注21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