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不要忘记应对大风降温:气温变冷的可能性

已有 2237 次阅读 2015-10-7 05:21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 低温冻害, 拉马德雷冷位相

 不要忘记应对大风降温:气温变冷的可能性

                             杨学祥,杨冬红

全国降温幅度预报图

来源:中央气象台   发布时间:2015100618:08

分享到:


(来源:中央气象台责任编辑:李响)

http://wwwNaN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zytq/2011qtqcpt/201510/t20151006_294557.html

 

北风袭来 雾霾消散

20151007 00:59 北京晨报  

  ■海亮聊天

  北京晨报讯(记者徐晶晶)今天就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了,天气也随着长假的即将结束而变得“低落”。从昨天夜间到今天白天,雾霾一直笼罩京城。而今日夜间冷空气还将过境,将有5级偏北风,届时雾霾将消散。

  昨日1645分,市气象台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从夜间到今日早上9时北京大部分地区都将出现浓雾天气。今日最高气温将达到25,有中度霾。由于雾霾天气影响,今天早晨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500。因此,气象部门也提醒市民,在整装回京的路途上,切记要注意交通安全。雾霾天空气质量不佳,过敏性鼻炎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防范。

  根据气象部门预判,今天夜间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偏北风逐渐加大到45级,非常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因此,不出意外的话,雾霾将和长假一起结束。对此有不少网友感叹“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同时,未来8日至11日冷空气将持续影响,非常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这次雾霾天气结束后好天气将会持续一阵。

  不过,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市民朋友将会感受到深秋的浓浓寒意,趁假期的末尾,旅行归来的朋友,在收拾心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工作日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将秋冬衣物备好,应对大风降温。

另外,在北方,华北、黄淮地区被雾霾笼罩的同时,南方大部地区却在被雨水包围着,其中湖南、广西、广东等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广东北部局地大暴雨。其中,广西东部和广东的中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局地出现了特大暴雨,且多地出现短时强降水。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台风“彩虹”已减弱为热带低压,对我国的影响基本结束。不过,受残留云系及冷空气的双重影响,今天,南方部分地区降雨仍较频繁。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51007/005923409799.shtml

雾霾和气温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潮汐组合D928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928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57度。三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地球自转变为最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473.html

潮汐组合A105为日月小潮,104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13963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汐组合B1013为日月大潮(日食),1011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纬0.00006度,1011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798.html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12月至2016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相关报道

网传今年冬天会很冷专家:2015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资讯 > 吉林 > 长春 >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作者:朱晓云时间:2015-09-18 20:31:50 编辑:周建平0

[导读]厄尔尼诺已经盘踞很长时间了,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今年夏季的干旱与炎热。近日网上有传说这次厄尔尼诺是1950年以来最强的,受其影响,今年冬天会很冷。这情况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18日记者采访了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他给出了一些观点。

厄尔尼诺已经盘踞很长时间了,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今年夏季的干旱与炎热。近日网上有传说这次厄尔尼诺是1950年以来最强的,受其影响,今年冬天会很冷。这情况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18日记者采访了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吉林大学退休教授杨学祥老师,他给出了一些观点。

 

传这个冬天会很冷

近日,@ECO中文网发布了一条微博,说气象学家认为“这个冬天会很冷”:由于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英国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国内某写媒体把厄尔尼诺简单理解为气温升高,这并不准确,升高的是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却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2009年的寒冬天气可能重演。

这个冬天真的会冷吗?这也是很多网友们都关心的问题。

杨学祥介绍,由于各国气象机构定义厄尔尼诺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中国气象机构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从20145月发生,为第四强厄尔尼诺;国际气象组织和欧美澳等气象机构,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从20153月开始,为第二或第三强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厄尔尼诺将带来低温冻害

杨学祥介绍,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1957196919721976年都是厄尔尼诺年。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12151955121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28-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121,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而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15年冬季偏冷可能性大

杨学祥在200910142009年发生的冷冬原因进行了总结:1. 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2. 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3.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4. 200912月至2010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12月至2016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未来的气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对于英国气象局报告显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后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地球已经入变冷周期。

杨学祥说,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目前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2016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的亚当·斯凯夫教授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纪录。未来一两年内,全球的十年变暖速度将达到20世纪末的水平。”

杨学祥介绍,从他的研究来看,这次变暖时间不会太长,和1998年最热年之后一样,2016年以后,变冷趋势将继续发展。

东亚就经贸新闻记者朱晓云

http://news.365jilin.com/news/20150918/21692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6045.html

上一篇:北京天津雾霾天将持续:关注9-10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内蒙古将迎大范围降温:关注低温冻害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1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