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极半岛海冰增加抑制厄尔尼诺发展:秘鲁寒流增强
杨学祥,杨冬红
最近几周,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太平洋上持续增强,太平洋在秘鲁赤道附近的温度已经高于正常约2.1摄氏度。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预测,这可能是1950年以来最强劲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并将其命名为“李小龙”,来形容它的来势凶猛。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预计,目前正在加强中的厄尔尼诺有95%的几率可能持续到2015年年底,85%的几率持续到2016年。
http://news.hexun.com/2015-08-20/178483110.html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015年5月12日报道,许多专家告诫说,今年将出现一次“超级厄尔尼诺”现象。
这不是超级厄尔尼诺的第一次预测,2014年也出现过一次失败的超级厄尔尼诺预报。
2014-08-15华尔街见闻报道,五个月前,美国等多国国家气象机构都发出警告,有预测认为今年可能爆发1998年以来最严重厄尔尼诺。如今立秋也已过去,形成超级厄尔尼诺的要素还未全部出现,这不禁让一些业内人士怀疑,今年的预测可能和2012年一样又放了空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9887.html
http://finance.jrj.com.cn/2014/08/15205217823120.shtml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发生,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虽然,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在不断抬头,但杨教授推测,强度不会超过1997年到1998年那次。判断的标准是拉马德雷处于冷位相时期。
拉马德雷现象在气象学上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当拉马德雷处于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20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两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 为 1982~1983 年、1997~1998年,都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2030年,拉马德雷处于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杨教授推测,这次强度应该不会超过那两次。
还有一个参数,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变化。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具有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我们称之为南极环大陆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
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东太平洋南美沿海的海温降低),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反之,“拉尼娜”事件出现。
2014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2015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我们都在密切关注南极半岛海冰的面积变化。”他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293.html
图1 2014年8月21日和2015年8月20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对比(白色为海冰)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表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在7月达到最强阶段,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3.5℃;赤道东太平洋海表面下面的次表层,海水温度比常年平均值偏高超过6℃。
从国家气候中心给出的2015年1-8月厄尔尼诺指数逐周变化图中可以看到,厄尔尼诺指数在8月进入减少阶段,证实了我们的事前预测。
对比表明,205年8月6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多于2014年8月7日,2015年厄尔尼诺受到2015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面积的威胁,南美东太平洋沿海的秘鲁寒流将会增强。
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出现,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也不会出现。
我们曾预言,2015年8月厄尔尼诺走下坡路,9月13日日食发生后才能逆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5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965.html
2015年8月10日和2014年8月11日的海冰对比再次认证了上述结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0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2838.html
第三次对比表明,2015年8月13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多于2014年8月14日。
一周的对比表明:2015年厄尔尼诺受到2015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面积的威胁,南美东太平洋沿海的秘鲁寒流将会在8月得到增强。
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出现,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也不会出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216.html
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的发展状况决定2015年厄尔尼诺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662.html
2014年8月21日和2015年8月20日对比第四次认证了上述结论。
从图2中可以看到,2015年8月3-20日南极半岛海冰逐渐增加,东太平洋南美沿海的秘鲁寒流逐渐变冷(由黄色变为蓝色),厄尔尼诺发展受阻。
图2 2015年8月3-13日南极海冰增加和东太平洋南美沿海的海温降低
相关报道:
(锐国际·图文互动)厄尔尼诺能否拯救加州大旱?
2015-08-20 16:55: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新媒体专电经过多年干旱,美国加州入夏以来山火不断、河流水库急剧下降,连洗澡莲蓬头都要调整规格以节省用水。
扭转这场干旱的契机你可能想不到,答案是“厄尔尼诺”。
最近几周,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太平洋(601099,股吧)上持续增强,太平洋在秘鲁赤道附近的温度已经高于正常约2.1摄氏度。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预测,这可能是1950年以来最强劲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并将其命名为“李小龙”,来形容它的来势凶猛。
厄尔尼诺让很多人谈“虎”色变,预示着异常气象情况的发生。但历史上,厄尔尼诺现象多次为干旱的加州带来丰沛的降水。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让加州在秋冬的降水比上年翻了一倍。
但多位气象专家认为,加州干旱已经持续了4年,为了扭转旱情,降水需要充分填满加州北部的主要水库,并让内华达山脉的积雪加厚。
首先,入秋之后,加州虽然可能出现强降雨天气,但可能主要集中在加州南部,加州北部依然干旱。今年加州北部虽然干旱严重,加州南部的圣迭戈和洛杉矶在七月的降水却是有记载以来最多的。
加州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主要的水库在北部,若厄尔尼诺不能影响到加州北部的旧金山湾区,干旱的情况无法从根本得到好转。
此外,即便厄尔尼诺给加州北部带来强降雨,但气流过于温暖,无法给内华达山脉带来降雪,干旱情况仍然无法好转。
政府气象专家鲁斯强调说,仅有雨是不够的,“我们非常需要内华达山脉上的降雪”。内华达山脉的积雪占加州水资源的三分之一,过多的降雨只会加重水库堤坝的负担并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的发生,只有山脉上的积雪才能更好地储备水资源。
气象学家认为,靠厄尔尼诺扭转干旱,有点像请怪兽来帮忙,不可控因素很多,没人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加州近年干旱严重,主要是美国西海岸的高气压团长期阻挡了云雨团。厄尔尼诺大战高气压团?目前还无法预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事实上,厄尔尼诺和强降水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理想。在历史上,1957年、1972年、1982年和199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旧金山湾区和洛杉矶地区的降水量是历史平均水平的140%。
但在1965年,厄尔尼诺给加州带来的雨水,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预计,目前正在加强中的厄尔尼诺有95%的几率可能持续到2015年年底,85%的几率持续到2016年。而加州需要历史平均水平150%的降水量,才能让目前的干旱情况有所改观。
(责任编辑:HN666)
http://news.hexun.com/2015-08-20/17848311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