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日地震:太平洋神秘暖水团与太平洋构造运动释放的能量有关
杨学祥
我在2012年12月23日指出,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和日本重新武装的冒险主要来自对未来本土面临重大自然灾害的恐惧,日本列岛的沉没和黄石火山的喷发使日美面临生死的考验,海外寻求生存的欲望导致穷兵黩武的扩张政策。
参考消息网2015年4月27日报道,韩媒称,美国西部和日本也笼罩在地震的恐怖之中。尼泊尔地震之前,连续有报告称“美国和日本有发生大地震的危险”。因为美国西部和日本位于被称为“火山带”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区。
下一次特大地震无论发生在日本还是美国,都将是严重自然灾难的开始,我们处于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只有认清形势才能采取最有效的对策。
最新评论认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人深思,但灾难的严重程度,似乎还提醒人们应有更深层的思考:人类最重要的敌人仍是自然威胁。因此,国际社会无疑应该调整安全观,认清真正的威胁来自何方。
重大自然灾难是人类的共同敌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999.html
我在2008年6月1日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见网址)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8.5级以上地震有:
2010年2月14日智利8.8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2013-01-0516:58:21 阿拉斯加东南部海域发生7.8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05-24 13:44 在鄂霍次克海(在堪察加半岛西部沿海)(北纬54.9,东经153.3)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0公里。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6月18日报道,太平洋一片神秘的暖水正被称为“气候异常的大本营”。它是一个巨大的“团”。它可能正在干扰天气模式,对加利福尼亚州干旱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这个“暖水团”始于2013年,从阿拉斯加往南延伸约800公里。它是一个圆形区域,那里的水温比周围水域的正常温度高出约5华氏度(1华氏度等于5/9摄氏度)。这也是有史以来记录下的该水域温度最高升幅。
http://www.ithome.com/html/discovery/158083.htm
太平洋一片神秘的暖水预示日美地震活动继续增强。
相关报道:
阿拉斯加中部发生6.2级地震
2015-06-26 04:11:00 来源: 三晋都市报(太原)
美国地质勘探局确认,阿拉斯加州中部24日下午发生6.2级地震。美国国家气象局认定这次地震不会触发海啸。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监测网信息显示,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4时30分左右,最初认定震级为5.6级,一个半小时后调整为6.2级。
地震震中位于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以北偏西方向约125公里,相距最近城市大约100公里,震源深度为105公里。
与阿拉斯加所经历的多数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海域不同,这次地震发生在陆地。但阿拉斯加人口密集程度远低于美国其他州,即使承受强烈地震,人员伤亡可能性仍相对较小。
这次地震发生时,部分阿拉斯加居民感受到震动,但没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报告。
netease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http://news.163.com/15/0626/04/AT0PTIEF00014Q4P.html
6月23日20时18分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发生6.0级地震
2015-06-23 20:52:15 来源: 地震局网站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在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公里。
netease 本文来源:地震局网站
http://news.163.com/15/0623/21/ASQV7M57000146BE.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