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尔尼诺今年或加强:强震、高温、干旱、流感、雾霾增强
杨学祥,杨冬红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厄尔尼诺在7月形成的预测还需要新的大的动力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2015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厄尔尼诺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5998.html
流感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6353.html
雾霾也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6637.html
强震、高温、干旱也就要来了!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今年或加强 对青岛影响尚需具体分析
2015-03-23 07:03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厄尔尼诺又来了。”近日,国际及国内气象机构和专家相继发声,预测今年年中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且较去年弱厄尔尼诺有所加强。专家表示,连续两年厄尔尼诺状态会对气候变化、粮食作物生长造成较大影响。
3月16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厄尔尼诺最新报告,预测中性偏暖状态至弱厄尔尼诺状态将在今年4月和5月持续。到今年年中,热带太平洋地区温度将超过厄尔尼诺阈值,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3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象局特别顾问丁一汇介绍,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和我国预报结果基本一致。“连续两年的厄尔尼诺需要引起重视。我国在1982年至1983年间经历过连续两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丁一汇说,厄尔尼诺对我国北方地区影响较大,直接影响是干旱少雨,南方则是洪涝灾害,对粮食作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同时海水变暖导致鱼类的食物大量减少,鱼类大量死亡造成渔业大幅减产。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候科学家也于3月12日宣布,厄尔尼诺事件将再次来临,并预测2015年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青岛气象专家表示,厄尔尼诺是否持续变强还具有不确定性,即便厄尔尼诺持续变强并造成全球性气温比常年偏高,作为山东半岛尤其是青岛地区这样的局部区域,气候会出现哪些变化,还要依据大气环流的具体演变来分析预测。
文章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http://news.qtv.com.cn/system/2015/03/23/012242865.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