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烟雾天同中国无关:被证实的评论
杨学祥
被证实的评论:PM2.5高密度地区分布北半球的北纬14°~ 40°之间内陆地区,日本也包括在其中。更为重要的是,频发的地震也会导致日本PM2.5密度增高,预示强震到来为期不远。
值得借鉴的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发生之前,四川的天然气井喷事件频繁发生。强烈喷气是地震前兆之一。
日本千叶县政府:当地PM2.5浓度增加同中方无关
2013年11月14日23:59 新华社
图片来源网络
新国际:【日本烟雾天同中国无关】日本东部关东、东海等地出现烟雾天气,PM2.5浓度上升,日本媒体怀疑中国风沙和雾霾是其成因之一。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鹿儿岛县樱岛火山气体才应对此负责。日本本州东南部千叶县政府也说,当地PM2.5浓度增加主要原因是空气湿度加大,同中国无关。
2013-11-14 23:55 来自新华新媒体
【日本烟雾天同中国无关】日本东部关东、东海等地出现烟雾天气,PM2.5浓度上升,日本媒体怀疑中国风沙和雾霾是其成因之一。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鹿儿岛县樱岛火山气体才应对此负责。日本本州东南部千叶县政府也说,当地PM2.5浓度增加主要原因是空气湿度加大,同中国无关。
(编辑:SN098)
http://news.sina.com.cn/w/2013-11-14/235928712855.shtml
PM2.5数值超标的四大原因
一、当地的大气污染,这是主要原因;
二、大气环流的传输作用:使大气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赤道和南北纬30度地区附近,亚洲棕云是主要污染源。相关证据是,火山喷发物到达的高度为1—40 km;持续时间为几星期至10多年。低纬度火山喷发能扩散到全球,在中高纬度保持最大浓度,最后在极冠落下。火山灰减弱太阳辐射,对中高纬度的影响最大。1963年3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爆发,1980年5月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大爆发,造成次年太阳直接辐射减少量都在15%以上,使北半球平均温度下降。滞后于火山喷发18个月,我国有一个显著的低温期。1951年到1985年,我国东北地区有6个夏季低温冷害年,其中5年都发生在2级以上火山喷发后1-2年[9]。由于纬度圈的周长随纬度的增大而缩小,所以污染物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是一个浓度增大的过程,从高纬度到低纬度是浓度减少的过程。
三、潮汐形变导致的地球呼吸,使地球排出地下流体,增大污染物的大气浓度;
四、恶劣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消散和排除。
片面地认为日本西部多地近日空气中的PM2.5数值超标是受中国北方雾霾天气殃及是不科学的,“亚洲棕云”现在正以一定速度移动这一现象,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亚洲国家的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中国也是受害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0678.html
日本不愿公开将空气污染全怪罪中国:应在自身寻找原因
已有 674 次阅读 2013-2-11 13: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日本 大气污染 地震 大气环流 地下排气
点评:PM2.5高密度地区的全球分布有四大特征:其一、集中在陆半球,而不是水半球;其二、集中在连成一片的内陆地区;其三、集中在北纬30度线附近,特别是以北纬30°线以北地区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其四、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伴随最大的陆地地震带——欧亚地震带走向分布,而最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因为频临海洋,所以PM2.5浓度增大不显著。
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地广人稀,PM2.5的来源值得研究。
显然,北非的干旱炎热气候有利于地下化石燃料的自燃,是PM2.5密度高的一个原因。由于人烟稀少,撒哈拉沙漠PM2.5密度高,不能用人为化石燃料燃烧来解释,其地理位置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不是北纬30°线以北的污染物浓度增大区[1],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地下化石燃料自燃、地下排气和沙尘天气的污染。
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显示,PM2.5高密度地区分布北半球的北纬14°~ 40°之间内陆地区,表明高温干旱是重要因素。而在海洋、两极和高纬地区PM2.5密度很低,因为它不利于化石燃料的自燃。
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伴随最大的陆地地震带——欧亚地震带走向分布,而最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因为频临海洋,所以PM2.5浓度增大不显著。这一特征也是化石燃料自燃、地下排气导致撒哈拉沙漠PM2.5密度高的原因之一。北非的北部边缘就处于欧亚地震带。
香港大学岳中琦认为2013年1月11日云南大滑坡是山崩气喷的,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罪魁祸首乃天然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391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656490.html?COLLCC=3017218727&
中国处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交叉地区,中强地震频发,是全球地震多发地区。地震活动和地下排气也是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PM2.5高密度区形成的原因。
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年发生3次8.5级以上地震,印尼苏门答腊岛在2004、2005、2007、2012年发生4次8.5级以上地震,进一步证实这一统计规律:海岛强震连续发生的判断。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大地震概率大增是大势所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5162.html
PM2.5高密度地区分布北半球的北纬14°~ 40°之间内陆地区,日本也包括在其中。更为重要的是,频发的地震也会导致日本PM2.5密度增高,预示强震到来为期不远。
值得借鉴的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发生之前,四川的天然气井喷事件频繁发生。强烈喷气是地震前兆之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61113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1151.html
http://health.gmw.cn/2013-02/12/content_6682405.htm?utm_source=bshare&utm_campaign=bshare&utm_medium=tianya&bsh_bid=19258748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