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云南连续五年干旱60万人受灾:构造干旱值得关注

已有 3782 次阅读 2013-2-24 14:2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 周期, 构造干旱

云南连续五年干旱60万人受灾:构造干旱值得关注
           杨学祥
    中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 (记者李健飞 满朝旭)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春天,我国西南西北部分地区遭遇旱情。其中,云南省从09年开始连续四年大旱之后,今年再次遭遇严重旱情。而旱情最为严重的楚雄州元谋县已有近130天没有降雨,境内6条河流断流。
    我在2009年2月9日指出,地震是地震构造研究的课题,干旱是气象变化研究的课题,地震与干旱的关系是跨学科难题。以己之短,搏人之长,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少有人问津,也很少有人去评判,这方面的理论往往自消自灭,不为科学主流所关注。
    事实上,跨学科难题是科学研究的突破口,本课题不仅有利于干旱预测,也有利于地震预测,正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学术难题。
    著名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曾受到国际气象界的关注,在富集地热的地区,有地下水源则含水热气生成巨量云层,降雨充沛,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墨脱地区;缺水则干燥热气蒸腾,烘烤尽土壤水分,造成赤地千里,其前提条件是长期无降水,所形成的干旱称为构造干旱。
    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
    由此可见,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是降水再循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地热不仅能造成干旱,而且能造成洪涝。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表明地热在降水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旱震理论讨论的干旱与地震关系,指的是构造干旱与地震的关系,其认定和发展对预测干旱和预测地震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构造干旱持续时间越长,激发的地震强度越大
    我在2010年3月23日指出,目前中国西南干旱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构造活动地区,是构造干旱和气象干旱叠加的结果,简单的人工降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必须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
    我们在2010年3月26日指出,云南干旱严重的原因在于“构造干旱”与“气象干旱”叠加,2005-2007年云南地震第五活跃期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地下热能的异常释放是云南干旱强烈的重要原因。
相关报道:
云南连续五年干旱60万人受灾 元谋县近半年无雨
2013年02月24日09:46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 (记者李健飞 满朝旭)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春天,我国西南西北部分地区遭遇旱情。其中,云南省从09年开始连续四年大旱之后,今年再次遭遇严重旱情。而旱情最为严重的楚雄州元谋县已有近130天没有降雨,境内6条河流断流。位于半山区的金沙坪傈僳族村小组,大半年没有补水的小水窖快要见底。等水、节水、盼水贯穿着村民每一天的生活。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抗旱一处处长成福云表示,云南、陕西、甘肃三省耕地受旱面积达3167万亩,而云南已是连续第四年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
  成福云:比如说云南、陕西、甘肃三省的耕地受旱面积占全国耕地受旱面积的53%。另外云南、甘肃两省饮水困难人口有75万人,占全国总数的8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大部分地区2009年以来已连续四年发生严重旱情,有60万城乡居民出现不同程度饮水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成福云告诉记者,当前的抗旱工作也遭遇了一些困难。主要集中在抗旱水源严重不足、抗旱灌溉条件差、抗旱所需的能源成本高,国家防总已要求地方按照最不利情况落实相关保障措施。
  成福云:有些地方抗旱水源不足,还有一些冬小麦受旱面积,冬麦区有1500多万亩受旱,其中1000万亩左右没有灌溉条件,所以这一部分耕地要抗旱的话难度还是很大。另外,最近抗旱用油用电价格一直比较高,抗旱成本很高,抗旱的意愿就不是很强,组织群众抗旱还是有一定难度。
  对于全国旱情发展形势,成福云也做了分析。
  成福云:3到5月份,也就今年春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另外江淮大部、江南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少。去年发生严重旱情的西南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今年春旱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可能再次出现冬春连旱。北方冬麦区整体上旱情形势要好于常年同期,但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省部分地区墒情不足,旱情有可能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4708.html

上一篇:SARS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生成环境的统计特征
下一篇:和《暮色山亭》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钟炳 赵宇 oxygen20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