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构造干旱”巧遇“气象干旱”

已有 4425 次阅读 2010-3-23 06:3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构造干旱”, “气象干旱”

“构造干旱”巧遇“气象干旱”

 

20041226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发生后,20053292007912又连续发生28.5级以上地震发生,印度洋板块北推印度大陆向青藏高原挤压态势愈演愈烈。这一构造背景导致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和2008512四川汶川8级地震。我们称2006年的四川干旱为构造干旱[6]201036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发生7.1级地震,表明地应力积累依然强烈。

 

地震是地震构造研究的课题,干旱是气象变化研究的课题,地震与干旱的关系是跨学科难题。以己之短,搏人之长,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少有人问津,也很少有人去评判,这方面的理论往往自消自灭,不为科学主流所关注。事实上,跨学科难题是科学研究的突破口,本课题不仅有利于干旱预测,也有利于地震预测,正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学术难题。

 

著名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曾受到国际气象界的关注,在富集地热的地区,有地下水源则含水热气生成巨量云层,降雨充沛,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墨脱地区;缺水则干燥热气蒸腾,烘烤尽土壤水分,造成赤地千里,其前提条件是长期无降水,所形成的干旱称为构造干旱[78]

 

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

 

能产生降水再循环的不仅有陆地植物的蒸发作用,还有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作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强构造活动的热点,也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热带森林纬度最高的气候变化启动区[78]。热点和构造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增大温度梯度加强大气对流,其二是把地下水和地幔水带到大气参加降水循环,对比马宗晋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大陆及邻区五个地震活动幕的时空分布[6]和高庆华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七大江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年份[9],可以明显看到地震活动与特大洪涝灾害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比全球地震带,沙漠带,构造活动带和水系分布图可以发现,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如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西部[10-13]

 

由此可见,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是降水再循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地热不仅能造成干旱,而且能造成洪涝。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表明地热在降水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旱震理论讨论的干旱与地震关系,指的是构造干旱与地震的关系,其认定和发展对预测干旱和预测地震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中国西南干旱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构造活动地区,是构造干旱和气象干旱叠加的结果,简单的人工降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必须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2004年美国GBN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2010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这不是空穴来风。

参考文献

 

6.       杨学祥。气象干旱和构造干旱。发表于 2009-2-9 7:56:33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3723

7.       杨学祥. 气候波动、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200068): 1003~1005

8.       汤懋苍,钟大赉,李文华等.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是地球热点的证据.中国科学,D辑,1998285):463~468

9.       马宗晋,杜品仁.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99~102

10.   高庆华,张业成,张春山. 论我国洪涝灾害不断加剧的地质环境因素. 见:邓乃恭,雷伟志主编. 大陆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9180~184

11.   杨学祥. 降水能源变化与未来地下水危机. 科学. 1999511):46~48

12.   杨学祥,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203

13.   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14.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32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5420.html

上一篇:城市楼群的风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下一篇:各地旱情和潮汐组合
收藏 IP: .*| 热度|

4 钟炳 陈国文 鲍海飞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