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较弱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影响不明显:冷冬暖冬待相商

已有 4925 次阅读 2012-9-29 02:56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冷冬, 暖冬, 拉马德雷

气象局:较弱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影响不明显
中国网-资讯中心 china.com.cn/info  时间: 2012-09-28  责任编辑: 史诗
    中国网9月28日讯 中国气象局今日召开10月新闻发布会,谈到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问题,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表示,如果厄尔尼诺较弱的话,影响不会特别明显。
    艾婉秀说,影响我们国家气侯的因素非常多,海洋只是其中的一个,目前对于秋季影响来看影响不是特别的强,至于对后期我们国家冬季影响的预测,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要等专家进行会商的结果。
  文章来源: 中国网
2012年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8月减弱得到证实
已有 631 次阅读 2012-9-5 05:5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球自转 厄尔尼诺
2012年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8月减弱得到证实
            杨学祥
    我在2012年8月14日指出,2012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是2012年4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一致维持暖水状态的原因,表明热带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962.html
    2012年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它对应7月末8月初厄尔尼诺指数的下降(见图1)。2012年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可使厄尔尼诺进入高潮。2012年10月-2013年1月强潮汐时期可增大厄尔尼诺的强度。
    2012年厄尔尼诺的发展与地球自转季节性特征完全符合,值得研究和关注。
    图1 SST Anomaly 201203 (center)
http://sharaku.eorc.jaxa.jp/cgi-bin/amsr/elni2/elni_detail.cgi?y=2012&m=6&prod=anom_nino3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2043.html
    厄尔尼诺指数在7月末到9月初持续减弱,证明:2012年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09319
暖冬还是冷冬:2012年“厄尔尼诺”带来什么?
2012-8-15 06:30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厄尔尼诺 暖冬 冷冬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冬还是冷冬:2012年“厄尔尼诺”带来什么?
             杨学祥
    前不久,世界气象组织等权威机构先后发布报告,全球今年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几成定局。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更是表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分析说,判定一次厄尔尼诺的影响,不仅要看强度,还要看类型。今年下半年的厄尔尼诺的强度和类型还要继续监测。
  任福民总结,通常来讲,厄尔尼诺对我国可能产生以下几种影响:一是台风数量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二是暖冬。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三是洪涝。历史资料表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四是东北低温。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夏季,东北地区容易出现低温。北方秋季的降水也可能偏多。
http://roll.sohu.com/20120815/n350657659.shtml
    2012年厄尔尼诺可能带来台风减少、东北低温和2013年洪水,这已成为气象界的共识。厄尔尼诺可能带来暖冬却存在争议。统计资料表明,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冷冬。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2年厄尔尼诺将带来冷冬。
    2009年6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30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2009-2010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2012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早在2012年3月28日我就指出,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197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54年-1956年、1964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2000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2008年1月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6年和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2007年、2010年、2011年的拉尼娜事件都对应全球的严重低温冻害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2439.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712.html

上一篇:江淮江南等地将出现7级大风并降温4-8℃:关注29-30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卫生部称不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输入可能:病毒变异正当时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钟炳 鲍海飞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