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城市排水管网标准低致频频内涝:关注地下蓄水空间

已有 3998 次阅读 2012-7-24 13:1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干旱, 洪涝, 排水, 地下蓄水

城市排水管网标准低致频频内涝 大幅提高不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4日05:09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8—2010年间,我国351个城市62%发生过内涝
  大城市为何频频内涝(深阅读)
  本报记者 王 炜 陈仁泽 刘 毅 魏 薇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损失惨重。不仅北京,近年来,长沙、武汉、杭州等国内许多城市均因
暴雨频发内涝。对暴雨我们已能提前预报、提前准备,为何还会给城市带来巨大损失?城市内涝是否成了大城市的通病
?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大城市为何暴雨多发?
  灾害性天气频次强度有增大趋势;大城市也会“放大”气象灾害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为何频频遭遇大暴雨?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表示,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出现异常,造
成了异常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复杂局面,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的频次、强度有增多、增强的趋势。
  气象专家还指出,城市自身也具有“放大”气象灾害的作用。研究显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人类活
动密集,城市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和地貌的改变,会使城市局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使城市气象灾害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迹。城市热岛、干岛、湿岛和雨岛效应的存在,都与此有密切关联。
  暴雨洪涝是城市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城市高层建筑集中区,热岛环流有利于城市上空的热对流发展,容易
引发暴雨。此外,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有利于凝结核的形成,可能使城区降水量比郊区更多一些。
  受灾损失为何越来越大?
  资产和人口高度集中,承受灾害的脆弱性增大
  回顾最近几年,暴雨似乎频频光临北京:2004年“7·10”城区暴雨,2011年“6·23”城区特大暴雨,2011年“7
·24”密云、平谷山区特大暴雨……每一次都造成巨大损失。
  此次北京发生的特大暴雨,降雨总量之多、强降雨历时之长、局部雨强之大都是历史罕见。暴雨过程导致北京受灾
面积16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90万人,1万多辆汽车受损,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有关专家表示,一方面此次北京特大暴雨的确历史罕见,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资产和
人口高度集中,在基础设施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承受自然灾害的脆弱性也在不断增大,也就是说,同样的暴雨天气,在
今天造成的影响可能要比10年前更广泛。
  城市排水建设为何滞后?
  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大部分城市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
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
时。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城市内涝呈现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滞水时间长的特点,这直接反映出目前城
市排水管网覆盖率、设施排涝能力偏低等问题。如北京市近10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一倍,但地下管网等基础设
施建设却没有跟上,排水管网系统早已不堪重负。
  按照2011年最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3年(即抵御1
—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区3—5年。但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普遍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
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规范规定的下限还要低。比如北京,目前
仅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排水管线达到5年一遇,即满足每小时56毫米的降雨量;中心城区普遍按1年一遇的
标准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也是导致内涝频现的重要原因。据《2009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
,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仅有4%投入到排水系统建设维护中,难以按标准规定进行定期养护。
  中国水科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向立云还指出,城市蓄水能力下降也是重要原因。现在城市地面大量硬化,
不透水面积增加,同时为了突出城市景观,几乎所有的绿地都高出地面,严重影响城市蓄水。
  城市内涝如何缓解?
  大幅提高管网标准不现实,重在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
  很多人认为只要花巨资完善排水管网,就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对此,向立云认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提
高标准上并不现实。“大幅提高管网标准,不仅投入巨大,还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即便城内的排水能力提
高了,承接排水的河道能力不足,遭遇强降雨时,城市积水也可能排不出去。因此,提高排水标准更适合应用在局部重
点地区。”
  “加强城市蓄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才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方向。”向立云说,通过分散式的方
法消化降水,有助于减轻排水管网压力,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有效手段。“用透水材料替代沥青水泥,可提高地面渗透率
;将城市绿地建成下凹式的,可大量储蓄雨水。城市的露天公园、运动场等,可作为有效的临时蓄水场所。此外,还可
利用房顶、地下蓄水池等滞留雨水。”
  北京等大城市在强化排水能力方面已有了具体设想。北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建成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
投入21.2亿元,对中心城的排水管线全部实施更新改造。针对立交桥下凹桥区遇到暴雨容易突发积水的情况,北京市要
求,今后在立交桥建设上尽量减少下挖式设计,确保在极端天气下立交桥下不再出现严重积水。
  国外大城市如何排水
  (本报驻外记者刘军国、白阳、李志伟、管克江、吴乐珺)
  东京:建世界最先进排水系统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台风季节首都圈地区也经常降暴雨,但东京却很少出现内涝。首先,东京设有先进的降雨
信息系统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再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其次,暴雨后东京路上不积水得益于人工建造的“川”
。类似壕沟的“川”密布东京都,排涝作用非常大,所有细小水道都通往“川”,再通过比“川”更深更宽的地下水道
通入东京湾进海。
  此外,东京投资2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耗时14年(1992年—2006年)建成了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
排水系统——首都圈外围排水道,整个排水系统的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全长6.3公里,包含5根直径30米、深
60米用管道联通的竖井和1个调压水槽,系统总储水量达67万立方米。
  伦敦:河流下方建排水隧道
  英国首都伦敦的排水系统建于19世纪中期维多利亚时代,距今超过150年历史。1865年,伦敦共修建了超过20000公
里的排水工程,构成了伦敦排水系统的基础。
  2007年,伦敦政府投入17亿英镑实施“泰晤士隧道”方案,即在泰晤士河下方建设一条长35公里、最深处达75米的
“深层排水隧道”。隧道将连接34条位于“污染最严重”地带的下水道,有效阻止未经处理的污水在降雨的时候流入泰
晤士河。
  2011年,伦敦泰晤士河水务公司又投资36亿英镑修建一条近40公里长的超级污水排水沟,据称能有效吸纳污水,并
能解决泰晤士河100年的污染问题。
  巴黎:排水系统复杂多样
  突如其来的暴雨是对城市排水系统的重大考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法国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总长近2400公里,
成为世界上排水系统最为复杂的城市之一。
  巴黎的排水系统总体上分为5级排水管道,从下水道到主渠道可供维修人员进入检查、维修、排污。维护人员可持
终端设备到现场进行维护,每年至少两次。近年来,巴黎市还兴建了3条地下蓄水隧道和8个蓄水池,蓄水能力达到80多
万立方米,从而缓解暴雨来袭时城市排水的压力。
  柏林:推行“雨水费”制度
  从1873年兴建第一条下水道开始,德国柏林至今已建成总长9300公里的下水道系统,其75%的下水道采用雨水和污
水分别处理的独立排水系统。
  柏林在全国较早实施了“雨水费”制度。无论是私人房屋还是工厂企业,直接向下水道排放雨水必须按房屋的不渗
水面积,交纳每平方米1.84欧元的费用,采取雨水处理措施的用户可获得减免优惠。柏林市中心的波茨坦广场,19栋高
层办公楼的屋顶雨水都被收集起来,储存在五个地下水库,每年储水量可达2.3万立方米。
  鹿特丹:水广场一举三得
  欧洲最大的海港城、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的海拔低于海平面,却鲜有“水漫金山”式的泽国景象,这得益于其完
善的排水系统。为了从源头上对降雨进行分流和吸收,该城铺设了透水性能好的砖块,并根据一定坡度向周围绿地透水
。实施多年的“屋顶绿化计划”更是让屋顶发挥“吸水海绵”的作用,减缓雨水进入地表的速度。该城正计划新建“水
广场”。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水池和沟槽组成,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可循环网络。水广场大部分时间是干燥的,供民
众休闲娱乐。下小雨时,沟槽中的水会流至水池,形成天然水景,遇到暴雨时即刻变身为高效的防涝系统。
西南干旱反思:再论关注地下蓄水空间

2010-3-30 07:1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西南干旱,地下蓄水空间    推荐到群组

西南干旱反思:再论关注地下蓄水空间

            杨学祥,杨冬红

 

据国家防总329公布的数字,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已达1.16亿亩[1]。防旱形势异常严峻[1]。从表1[2]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干旱从2000年开始逐渐增多,符合赵振国研究员提出的由“南涝北旱”的暖周期向“南旱北涝”的冷周期的转变[3]

 

1  近年我国重大旱灾[2]

时间

涉及省市

旱情

2009

我国多省遭遇严重干旱

  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冬小麦告急,大小牲畜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态也在告急。

2008

云南连续近三个月干旱

  据统计,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现已达1500多万亩。仅昆明山区就有近1.9万公顷农作物受旱,13多万人饮水困难。

2007

22个省发生旱情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897万人、752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中央财政先后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2.23亿元。

2006

重庆发生百年一遇旱灾

  全市伏旱日数普遍在53天以上,12区县超过58天。直接经济损失71.55亿元,农作物受旱面积1979.34万亩,815万人饮水困难。

2005

华南南部现严重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年来少见严重初春旱

  

2004

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

  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

2003

江南和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伏秋冬连旱,旱情严重

  

2000

多省

  干旱面积大,达4054万公顷,受灾面积6.09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建国以来可能是最为严重的干旱。

 

6年前,我们在2004330提出,充分利用地下蓄水空间[4]

 

        地下水污染和枯竭一方面说明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表明有巨量地下蓄水空间未被利用。2000年以来,我多次呼吁:利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地下水位,扩大地表蓄水面积,退田还湖,退田还林,已是刻不容缓的应急对策[5-7]。这是多数专家的共识,至今收效甚微,关键在于经济政策不到位:抽取地下水受经济利益驱使,明令禁止也无济于事;补充地下水是一种公益事业,国家不出资鼓励,个人无力解决。

 

由于人口逐年增多,扩大地表蓄水面积的可用空间有限;而地下水位的不断降低,为蓄存地下水开拓了巨量的可用空间。地表水可明确所有权;地下水流动去向不明,所有权难以界定,只能由国家统管。国家在丰水年通过回灌井提高地下水位,以备枯水年急需,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抽取地下水均需按用水量交纳回灌费,这相对地下水位降低所造成的水井报废而言,既经济又安全。各地根据地形地貌和地下蓄水构造特征,建立蓄水塘和回灌井,在丰水期将水贮存在地下,以备枯水期使用。水存于地下,不易蒸发,比地表蓄水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地下水的维护、生产和开发,将形成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淡水产业,可将在洪水期白白排入大海的淡水充分应用起来,暂存于地下,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合理高度之内。

 

自然蓄积地下水的速度太慢,人工蓄积地下水的事业大有前途。它不仅可以避免地下水位降低产生的各种灾害,而且可以扩大大陆的蓄水空间,形成可靠稳定的淡水资源。如此利国利民的绿色产业,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

 

我在200442指出,自然补水的规模和速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8]我们曾指出,抗旱打井,抗涝排洪,这是人类传统的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其结果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日渐枯竭,全球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地方政府如果不在蓄水防旱上有所作为,长期的旱灾威胁就不可避免。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今天,有些地方却要发展井旁经济,科盲带给经济发展的是巨大的破坏作用[9]

 

河北水利专家建议,利用南水北调引长江水回补地下漏斗;这一大胆设想是解决河北缺水的良方,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充分讨论、缜密设计、科学调度、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这是关系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百年大计。以下问题值得研究。

 

由抗大旱急剧转到抗大涝,由极度缺水突然变为洪水灾难,大自然的恶作剧不仅在考验人类的忍受程度,而且在检验人类的调控能力。旱魔肆虐,天灾还是人祸?

 

抗旱打井,抗涝排洪,这是人类传统的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其结果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日渐枯竭,全球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

 

地下水的自然补充需要周期性的洪水泛滥和广袤的地表蓄水面积:河流、湖泊、沼泽、湿地。人类与蓄水争地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要恢复大面积蓄水地表面积已经难以实现,利用地下空间蓄水是唯一可行方案。自然蓄积地下水,是通过地层渗漏,速度慢,时间长。人工地下蓄水可通过深水井回灌,与开采地下水的速度相同。

 

“地下水库”的蓄水条件利弊分析:

 

首先,利用地下空间蓄水即可涵养地下水源,又可不增加地表蓄水面积,减轻人水争地的矛盾。按照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两年后,中线工程将全线完成。按照规划,5年内,河北省将调蓄30亿立方米长江水,补充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引水工程惠及18个县级市、70个县城、11个省级以上重点工业区、4个市级重点工业区以及2个农场等112个供水目标。作为地表水体调蓄的主要手段,目前我省现有的地表水库,由于库容有限,并不能完全解决水资源的丰枯调节问题。要迎接30亿立方米的调水量,还需要新建二三十个平原小水库,预算投资需300多亿元。为此,省水利专家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总工程师,“河北省利用地下水库调蓄引江水可行性分析报告”课题负责人刘克岩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利用“地下漏斗”建地下水库调蓄长江水资源[10]

 

其次,污水渗透到地下比流到河流湖泊的速度相对减慢,地表水比地下水更容易受到污染。回灌井可人工控制,污染发生时可关闭回灌井,防止污染水进入地下。因此,地下蓄水比地表蓄水更安全。

 

第三,地表水特别是水库的蒸发量是很大的,相比之下,地下蓄水可避免蒸发损失。

 

第四,要避免和预防地下河道和漏水层的水量流失。河北省目前已形成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的罕见的“地下漏斗群”。这个漏斗群有着几百亿立方米的空间,其中可以用来调蓄水资源的空间有七八十亿立方米。而且,太行山前平原区各河道渗透能力强,地下水含水层疏干后,具备了理想的储水空间和储水地质边界条件,相当于现有大中型水库总库容的4倍。在此基础上建地下水库优势得天独厚。不过,这些疏干的含水层未必是完全封闭的,特别是古河道直通大海,可能导致地下水的大量流失。因此,在利用地下空间蓄水之前,必须探明地下地层结构,将水蓄存在封闭的地下空间。

 

第五、要建立完善严格的地下水蓄积、利用和回灌制度,保障用水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第六、我国沿海岛屿有蓄存天然降水成功经验,干旱的城市和农村可以利用地下室蓄积雨水,建筑有地下室蓄水池的房屋,城市的雨水收集管道与污水管道分开,让雨水及时补充地下水,利用地下空间蓄水。

 

大海之所以浩瀚,因为它不拒绝江河溪流;人类所以缺水,应为不注重日积月累,反而浪费严重。注满你的水窖,注满你的地下室,及时补充地下水,干旱的时候,你还会缺水吗?

 

洪涝灾害本身也有利有弊,即在人类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大陆也得到充分的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近30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11-13]

 

我们在2005130指出,在中国北方的干旱时期,远距离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唯一方法。中国气候由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型给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带来不能错过的百年机遇,它不仅能解除中国北方近30年的旱灾威胁,而且为30年后的另一次南涝北旱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全面扩大北方的地表和地下蓄水。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回灌地下水,将洪涝时期的淡水储存起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13]

 

逢洪排涝,遇旱挖井,这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拆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小利换来大弊,行成恶性循环。逢洪蓄水才能遇旱不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参考文献

 

1.  视频][国家防总]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已达1.16亿亩。CCTV.com  20100329 18:3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http://news.cctv.com/china/20100329/104822.shtml

2.  百年大旱袭击西南五省市。中国网络电视新闻台。http://news.cntv.cn/special/dahan/shouye/index.shtml

3.  我国气候将发生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2003-03-29河南兴农网。http://www.hnnw.net/meteo/do/detail.php?id=1028

4.  杨学祥.关注地下蓄水空间。2004-3-30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3/30/1170001.htm

5.  杨学祥. 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8):1003-1005

6.  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7.  杨学祥. 冷静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人民政协报>, 2001年9月4第6

8.  杨学祥 。填补河北两地下漏斗:关注地下蓄水空间。发表于 2008-4-2 6:40:26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164

9.  杨学祥。旱涝灾害交替考验人工调控能力。 2005-8-4光明网博客。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493.html

10.              清泉。河北两地下漏斗世界罕见 专家设想用长江水填补。2008033101:29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燕赵晚报。http://news.sohu.com/20080331/n255996648.shtml

11.              杨学祥. 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 科学新闻周刊. 2000,46):18

12.              杨学祥. 中国北方干旱趋势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科学新闻周刊. 2001, 32):14

13.              杨学祥,杨冬红。解决中国北方干旱问题的百年机遇。2005-1-31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834.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732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5295.html

上一篇:强降雨致全国95死45失踪:请作证北方降雨增强
下一篇:被忽视的强潮汐组合:暴雨灾害为什么从7月20日开始?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杨华磊 周少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