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大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推手:对人为全球变暖的挑战

已有 5281 次阅读 2012-2-17 07:0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气候变冷, 气候变化, 自然规律

全球环境新看法:大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推手
2012-02-13 09:08:42 http://www.gmw.cn 
来源:科学网 
  今年4月,中国科技出版社计划将出版新书《自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科院院士陈
运泰表示,他很赞同作者发出的与众不同的声音。“由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
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空间科学学院和核工业部地质科学院等单位组成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组,对
于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我们研究组的结论与IPCC截然不同。研究显示,空气中CO296%由自然排放,仅有4%来源于人为排放
。”近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组组长、中科院遥感研究所研究员崔伟宏和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
究所教授承继成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7年公布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
,过去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了0.18米;过去50年观测到的地球平均
温度升高,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CO2的增加,导致其捕获本来会逃离大气
层的能量,从而导致全球变暖;其重要依据是工业化之前大气中CO2体积分数为280×10-6,2005年为379
×10-6。
  崔伟宏介绍说,国际上也有一些科学家通过碳循环理论,对大气中同位素12C、13C、14C及碳化学动
力学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现在大气中CO295%~97%由自然排放。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JPL喷气与推进实验室2009年新闻公报也指出,大气中CO2的97%源自自然界,每
年约有300亿吨CO2来自动物呼吸、动物腐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8亿吨或者说3%源自人类
活动,如汽车、燃烧煤炭、农业、工业生产及其他。
  澳大利亚学者Jennifer Marohasy在2011年3月发表的《大气中的CO2有多大比例源自人类》的文章中
指出,大气中CO2来源测定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测定碳同位素和同位素比值。所有碳都是前述三种同位素的
混合物。这三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但原子量不同,12C最常见,占99%;13C占1%;而1万亿个C原子
中只有一个14C。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来源于古代植物,通过大量实验分析,发现来自化石燃料的
CO2的13C/12C比值比大气中自然释放的CO2的13C/12C比值低2%。在大气CO2总量中,来自人为化石燃料排
放的仅占3%左右。
  卫星记载的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显示,碳排放来源并不是预料中的工业发达区域比如西欧、俄亥俄
谷或像中国这样的人口稠密地区。相反,CO2来源地竟然是像亚马孙河流域、东南亚和非洲热带地区这样
的地方——并不是人类大量排放CO2的地方。
  崔伟宏和承继成表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认为自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并不表明
,我们对人类活动,特别是石化产品造成环境污染和CO2的增加可以抱容忍态度,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
题。”
  他们认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再生能源,大力减少CO2排放是十
分必要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分清气候变化驱动因素,有助于我们有效提出气
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及方案。”
  法国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万森·库尔提欧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科学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和接受辩论和质疑,科学答案来自于更多的研究和观测。“相信未来十年
对气候的观测可能会告诉我们,全球气温是否会像IPCC预测那样变暖,或者像过去十年那样缓慢降温,或
者太阳活动进入一个特殊时期——如17世纪下半叶蒙德极小期,与之相应的就是小冰期。”易蓉蓉
[责任编辑:魏晓虎]
对人为全球变暖的挑战:气候自然波动理论汇编
2010-2-16 06:05
全球变暖还是变冷
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科技潮》
2006年第9期
摘  要: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页  数:
共3页
页码范围:
20-22页
关 键 词:
全球变暖 全球气温 异常变化 科学
学科分类:
P467[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气象学) > 气候学 >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X16[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气象学]
http://www.cqvip.com/qk/94276A/200609/22656583.html
北大钱维宏: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并非定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1日 08:3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记者胡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对这一为众多政治家和部分科学家广泛认可的观点,中国科学家、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钱维宏教授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人类活动不是全球变暖的主因,本世纪的全球平均温度最多上升0.6℃,不可能达到2℃的阈值。
  “拐点”无法对应,是钱维宏对“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说”有不同看法的第一个论据。他对全球气温变化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1750年至1950年缓慢增加,1950年以来的50多年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速率是过去200年的6倍。由此可见,二氧化碳浓度由缓慢增加到快速增加的“拐点”在上世纪50年代。然而,全球气温从较冷的小冰期到全球增暖期的温度快速增加“拐点”是在19世纪50年代,比二氧化碳的“拐点”早了百年。他提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能说明全球增暖期以来的平均温度变化,更不能说明近百年来的年代际温度振荡。温室气体对气温上升的贡献份额有待深入研究。
  钱维宏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说”同时缺乏科学的时间尺度基准,仅仅凭最近几十年的温度趋势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迅速增加不能预报未来百年温度变化,而近期的趋势也会受到自然的影响而改变趋势。
  他认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就像由不同尺度的波动叠加形成。短期几天到几周的温度变化主要是大气内部的热量调整和重新分配的过程。季节以上时间尺度的温度变化应该体现出太阳辐射和大气下垫面海洋与陆地的多时间尺度的变化。太阳辐射和海洋温度的年代际变化是影响全球温度长期变化的重要原因。
  钱维宏提出,包括海洋变化和太阳辐射强迫等4个因素变化振动,将会影响全球气温随之起伏。在2004年以来的中德和中英气候变化会议上和2006年发表的论文中,钱维宏提出了“长期趋势和短期振荡”的观点。
  他指出,全球温度具有20年尺度的振荡,本世纪之交的10年形成了过去千年中首次的上述4个振荡暖位相的叠加,即共振现象。这也就形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增暖以及在峰值附近的10年际温度暖平台现象。
  根据长期趋势和短期振荡模型分析,钱维宏认为,过去150年中全球增暖是存在的,增暖的幅度是每百年0.44℃。考虑到百年增暖0.44℃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自然振荡,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最多上升0.6℃,不可能上升2℃或更高。2030年,将会出现全球温度的小谷底,而温度自然变化的峰值会在 21世纪60年代出现,那时也不会超过0.6℃。
http://tech.sina.com.cn/d/2010-02-11/08353853786.shtml
科学家称全球气候开始变冷或持续30年时间:
2010-01-13 14:22 来源:新浪科技
科学家们认为,现在全球气候已经进入了一个“寒冷模式”,全球性气温将呈现下降趋势,这一趋势至少会持续20到30年。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3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多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权威科学家近日宣称,英国近期异常严寒的天气仅仅是全球气候变冷趋势的开端。这一说法将是对多年来一直被热炒的全球气候变暖理论的一个巨大挑战。
     科学家们认为,现在全球气候已经进入了一个“寒冷模式”,全球性气温将呈现下降趋势,这一趋势至少会持续20到30年。在这段时期内,夏季和冬季将明显冷于最近几年。这一变化将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将“暂停”,甚至出现逆转。
     科学家们是在对太平洋和大西洋水温的自然循环周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述预言的。这一预言是多位气候变化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一致认同的观点,而不仅仅是“气候变暖理论反对者”例行公事般的抗议呼声。一些专家认为,这些自然循环周期可以用来解释20世纪全球气温的所有显著变化,而不是以人类污染环境为客观理由。
     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它将对此前已有的气候变化理论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并对为了阻止全球气候变暖所采取的政治措施提出了质疑。据一些权威科学家解释,自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只是海洋自然循环的结果,而不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温室气体所造成的。当时全球正处于“温暖模式”,所以才会产生气候变暖现象,不管人类所生产的二氧化碳量是否升高,当时的气候都会变暖。
     现在,海洋自然循环周期已经切换到“寒冷模式”。相关数据显示,自2007年起,北极圈夏季海冰量明显增加了25%。
     多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权威科学家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包括莫吉布-拉蒂夫教授。拉蒂夫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主要成员之一。早在 2008年,拉蒂夫就曾与一些科学家一起预言过这种变冷趋势。9月在日内瓦举行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大会上,拉蒂夫再一次就这一趋势发出警告。
     拉蒂夫教授工作于德国著名的基尔大学莱布尼兹海洋研究所。他已经研究出多种方法用来测量海水温度,测量深度可达海面之下3000英尺(约合 914.4米)。在这个深度,正是冷循环与暖循环的开始之处。对于欧洲来说,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北大西洋中部的海水的温度。拉蒂夫解释说,这样的海洋自然循环至少可以解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
     拉蒂夫说,“根据我们对1980年到2000年期间,甚至是20世纪更早时候的海洋自然循环的观测和研究,这段时间全球气候变暖应该有一半是由于这种循环所引起的。现在循环开始逆转,所以这个冬天异常寒冷,而且接下来像这样的冬天气候越来越有可能出现。这一趋势将可能持续20年,甚至更长时间。冰河和海冰的消融将出现暂停,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趋势也将处于暂停状态。”
     不过,许多气象学家却认为,英国目前的异常寒冬现象可能是“北极震荡”造成的结果。“北极震荡”是一种气候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高压将暖气流从英国逼走。这些气象学家坚持认为,这种临时性的变化并没有影响长期的温暖模式。
     但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大气科学研究小组负责人阿纳斯塔西奥斯-特索尼斯教授认为,海洋自然循环将继续决定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索尼斯表示,“它们对主要的气候模式起到巨大的重新整理作用。它们的轮换可以解释20世纪到21世纪所有主要的全球性气候变化。现在,我们正面临这种变化。”(彬彬)
http://www.sciam.com.cn/html/nengyuanhuanjing/huanjing/2010/0113/8475.html
变暖与变冷之争
[ 2007-06-01 13:58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从科学家打赌说起
据俄罗斯新闻网援引英国《卫报》报道,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两名俄罗斯科学家坚持认为,全球变暖的说法过于夸张,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
俄罗斯科学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市)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什基尔采夫和加琳娜.马什尼奇认为,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系活动的变化,而不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地球变暖和回冷是对太阳黑子数量和大小变化的反应。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下降。
大部分气象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其中包括正在为日本横滨市“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项目工作的英国气象专家詹姆斯.安南博士。他与俄罗斯科学家正式打赌。安南博士曾向美国气象学教授理查德.林森发起挑战,后者同样认为人类活动并未对气候产生强烈的影响,今后20年地球温度将会下降。与此同时,英国环境保护运动积极推动者、《卫报》观察家乔治.蒙比奥特在BBC广播节目中,向全球变暖问题专家迈伦.埃贝尔发起挑战。
全球冷暖之争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
20世纪70年代初就曾经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推算,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的《东洋经济周刊》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也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的彼得森。几十年后的现在,他们的理论成为了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不过,不同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2004年有媒体披露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称,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象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将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
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争论中的数学模拟漏洞
现在对全球增暖最主要的依据就是IPCC的一些报告。在IPCC报告里面各种因子造成的辐射强迫一览表中,列举了温室气体、平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硫化物、矿物燃料产生的有机碳气溶胶、矿物燃料产生的烟尘气溶胶、火山、太阳共8种因子。而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因子却都没有给予考虑。
在美国,从科学界来讲,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科学家不同意全球增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近14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1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表明,1890~1924年是低温期,1925~1946年是高温期,1947~1976(在中国为1986年)年是低温期,1977~2000年为高温期。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生原因。
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也与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有关。(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我们发现,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开始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预测显示,2000~2035年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1995-202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正进入高活动期。)
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预测, 由于全球变暖,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现象共存正是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IPCC的报告中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模拟,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
全球变暖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危害
在中国,主张全球温度将变冷的声音非常微弱,与主张全球变暖的主流派不成比例,即使偶尔出现一点客观报道,也会被淹没在一片全球变暖的喧嚣之中。问题在于,中国人感兴趣的是研究结果,而不是研究过程。这恰恰是中国长期科技落后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真理,一切都在伴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一切都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来判定是非。单凭科普知识,无法评论科学界的争论,人们需要掌握评价科学争论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符合程度。认真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能够认清人类的弱点和偏见。
周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科学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有人夸张地认为,全球将进入6000万年前的大温暖期,这是误解,人类还没有这么大的加速能力。
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或峰年,或其前后一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流感暴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暴发。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60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禽流感不会在人类世界暴发。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地球进入30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至少到2020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再度光顾人类世界。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网站 作者:杨学祥)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2007-06/01/content_885357.htm
 
 
大冰期和小冰期的周期规律
2012-2-13 06:48
             大冰期和小冰期的周期规律
                   杨学祥
 
    了解过去才能理解现在,认识了过去和现在才能预测未来。对于极端气候惊诧莫名的气象专家,大部
分是属于做短期天气预报而对气候变化历史很少了解的天气预报员。百年以上的气候变化历史表明,气候
冷暖变化符合自然周期规律分别为3亿年、10万年、1800年、200年和60年。剧烈的冷暖变化符合自然规律
   
                          3亿年大冰期周期
                       
时间表:
200万年以来第四纪大冰期;
2.8亿年前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5.95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大冰期
 
形成原因:与3亿年太阳系的银河年轨道有关。
 
                     10万年冰期和间冰期周期
 
在第四纪大冰期中,每个10万年就发生一次冰期和间冰期的转换,与地球轨道偏心率的10万年周期对应,
末次冰期发生在18000年前。
 
                    1200-1800年的小冰期周期
 
早在20世纪70年代,竺可桢就曾经对我国5000年来的气候做过研究,发现我国近5000年来,就有四次温暖
期和四次寒冷期交替出现。
 
第一温暖期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前左右,这个时期我国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
第一寒冷期
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第二温暖期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又进入一个新的温暖时期。
第二寒冷期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又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在当时的南京,冬天温度
比现在要低,结冰是很常见的。
第三温暖期
从公元600到1000年,即隋唐五代时期,是第三个温暖期,当时在中国的首都长安,广泛种植着喜热喜雨
的竹子。
第三寒冷期
从公元1000到1200年,即宋朝是第三个寒冷期,温度比现在要低1℃左右。
第四温暖期
从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这次不如隋唐时那样温暖,表现在大象生存的北
方限,逐渐由淮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以南,退到广东、云南等地。
第四寒冷期
公元1300年以后,即明清时代,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低1-2℃。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
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季林说,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杰拉尔德. 邦德通过分析大西洋底的沉积层,发现地球的寒冷期和温暖期出现有规律的波动,波动周
期大约为1500~1800年。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
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潮汐大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
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
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
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200年的太阳黑子极小期
 
     从公元850年起,我们可以确定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就有四次之多,它们分别是:   
     沃尔夫极小期 (Wolf minimum) (1270-1350)
     斯玻勒极小期 (Sprer Minimum)(1430–1520)
     蒙德极小期  (Maunder Minimum)(1620-1710)
     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1787–1843)
     21世纪极小期 (21th Century Minimum )(2007-20??)
     相应潮汐高潮年为1264、1425、1629、1974年。
     其中,1264年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沃尔夫极小期(Wolf minimum)(1270-1350)和14世纪冷气
候,1425年、1629年两次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斯玻勒极小期 (Sprer Minimum)(1430–1520)、蒙德
极小期(Maunder Minimum)(1620-1710)和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
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 (1787–1843)和18世纪的低温期,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
候变冷。
 
 

悉尼遭遇最冷的夏天 雷暴不断伴有冰雹
2012年02月17日 0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悉尼2月16日电 (记者 朱大强)“今年悉尼夏天有点冷!少有酷暑,却像春秋天气。”年长的
悉尼人发出感慨,提醒市民加点衣服预防感冒。由于拉尼娜现象的影响,雨水和雷暴不断,令今夏的悉尼
成为历史上最冷的夏天之一。
 
  气象专家汤姆·桑德斯表示,在悉尼的彭里斯今夏平均温度为26.2度,而西区巴拉玛打地区则为24.6
度,宾士镇的平均温度也只有25度。目前,悉尼市总体的平均温度为24.6度,而上一次这样的冷夏是在
1953年。
  周末马上要到了,打算外出的市民又收到了“坏天气”的预报,强风、冰雹和暴雨可能将再一次光顾
悉尼。桑德斯说,与上个星期一样,悉尼将在本周六开始接连几天暴风骤雨不断,在西区的暴雨将更为猛
烈,有的地区还会出现强风和冰雹,市民需要做好预防水浸等准备工作。
  由于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气候异常,澳大利亚悉尼及周边地区夏季相对潮湿,云层运动很活跃,导致经
常出现风雨雷暴天气。今年夏天以来悉尼西区等地降雨量多达400毫米,而且还没有停歇的迹象。就在前
几天,悉尼附近的蓝山受到冰雹袭击,使当地一个运动休闲中心的屋顶被击坏,所以防灾不可忽视。(完)
莫斯科气温跌至零下30℃(图)
2012年02月14日 07:5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月13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辆运雪车驶过红场。莫斯科市13日清晨温度低至零下30摄氏度,
刷新了气象历史同期纪录。数据显示,历史上 2月13日最冷的一天在1911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9.3摄氏
度。
乌克兰今年冬天遭遇严寒致151人死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6日21:30  新华网
  新华网基辅2月16日电 (报道员 王泉)乌克兰卫生部网站16日公布的消息说,乌克兰今冬遭遇严寒,1
月27日至2月15日已导致151人死亡。
  据报道,今冬乌克兰境内气温不断下降,有些地区的气温甚至降至零下30摄氏度,在此期间共有5483
人因冻伤或体温过低向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其中3907人进行住院治疗。
  报道说,乌克兰政府为了帮助民众顺利度过严寒期采取了应对措施,在各个区建立临时救助站,接待
需要避寒的人,并为他们提供热饮和食物。
  乌克兰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乌克兰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严寒出现在2006年,当时共有11549人被冻
伤,1440人被冻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8243.html

上一篇:上海行
下一篇:近日出现的严寒与全球变暖的趋势是否矛盾?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8 杨华磊 吴飞鹏 周少祥 钟炳 张骥 张焱 李双双 吴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