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9级以上大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20年:关注2000-2020

已有 4151 次阅读 2012-1-7 06:4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 特大地震, 拉马德雷, 冷位相

9级以上大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20年:关注2000-2020
                  杨学祥
    数据统计表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其前18年,共 4次;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9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其前12年的已有2次,2014年和2018年可能再发生一次到二次。
    对于中国而言,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都发生了8.5级以上大震,本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0),其发生几率较高。1975-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结束之际,中国东部辽宁海城和河北唐山都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2030年前后中国东部的强震也值得关注。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中国测定为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紧接着发生了苏门答腊8.5级和智利8.1级两次强震。回顾全球20世纪以来8.5级以上强震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性:准60年的强震周期。
  表1 全球20世纪以来8.5级以上八大强震的时间分布规律
  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00年以前有4次;从1900年算起,2次)
  第5名、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第8名、(并列)中国海原大地震(1920年12月16日):里氏8.5级
  第8名、(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1925-1946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次)
  第8名、(并列)印尼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印尼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7次)
  第7名、中国西藏察隅和墨脱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级。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第4名、(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第3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第1名、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第8名、(并列)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第2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第6名、(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0次)
  无8.5级以上大震。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5次)
  第3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1级,发生在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第6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第8名(并列)印尼苏门答腊(2007年9月12日),8.5级。
    第5名(并列)智利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8.8级。
    第4名(并列)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9级。
  从表1中可以看到,强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连续22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强震,全球气候在这一时期迅速变暖,海平面迅速上升,太平洋增加了5-10厘米厚的海水层,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和水均衡,形成陆海地壳的翘翘板运动,导致新一轮的地壳均衡过程。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从1950年到1965年短短16年内发生了7次8.5级以上强震。平均两年一次,最短时间间隔为5个月[15]。
  4.结论
  在2007-2030年内,将要发生5次左右的8.5级以上地震。我们列出的8个名单中约有一半可能发生。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和中国西部也是地震高发区域。我们必须增强抗震防灾意识,现在就应该收集情报,采取对策。
参考文献
  1.顾钢。德绘出首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1999/12/29 10:31 科技日报。http://tech.sina.com.cn/news/ology/1999-12-29/14416.shtml
  2.杨学祥, 韩延本, 陈震, 乔琪源.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4): 616-621.
  3.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4.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5.哲骞。科学家预测未来五年海湾将发生大地震 死百万人。2006-4-20 17:05:41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http://www2.sdnews.com.cn/news/yw/2006-4/20_195302.html
  6.报道称洛杉矶面临大地震 损失或高达1500亿美元。2007年09月06日13:50 中国新闻网。http://news.sina.com.cn/o/2007-09-06/135012521126s.shtml
  7.  台湾一教授绘制台湾地震危险图。2000/07/06 13:46 南方都市报。http://tech.sina.com.cn/ology/2000-07-06/29912.shtml
  8.  学者称未来台湾西北部发生大地震机率较大。天新网。2005年12月27日 人民网。http://news.21tx.com/2005/12/27/11903.html
  9.  印尼地震缘于地质压力增加 未来可能还有大震。2005-04-01 10:53:05 来源: 新华网。http://news.163.com/05/0401/11/1G8FOHST0001121R.html
  10.《自然》拔萃选(2007年9月6日)三则。2007年9月07日 (气象港*20070907*wz317*朝霞*自《自然》周刊 vol.449 no.7158)  http://qxg.com.cn/n/?fc=nd&cid=6&nid=14985
  11.陈蔚.科学家认为美国西部未来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加大. 2003年12月23日。 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48/20031223/class014800004/hwz1062304.htm
  12.研究称旧金山20年内爆发大地震几率为25% .2005年10月20日 15:39 科学时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5-10-20/1539744476.shtml
  13.杨孝文,郭隽 编译。 东京发生地震的几率为90%。2007年09月05日09:54 青年参考。http://news.sina.com.cn/w/2007-09-05/095413821812.shtml
  14.熊李。日本地震专家担忧纪伊地震为未来大地震先兆。 2004-9-7来源:中国青年报。 http://dalian.runsky.com/homepage/n/inter/n/userobject1ai478368.html
  15.杨学祥,杨冬红. 关注环太平洋强震准60年周期. 2005-6-18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4455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08/content_668219.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6584.html

上一篇:贵州广西等四省区出现电网线路覆冰:关注潮汐组合
下一篇:美多地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关注元旦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周少祥 曾新林 毛克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