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拉尼娜、厄尔尼诺和冷冬

已有 3357 次阅读 2011-10-21 13:1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冷冬

拉尼娜、厄尔尼诺和冷冬
       杨学祥
    记住拉尼娜、厄尔尼诺和冷冬的报道,1-4个月可受到检验。

拉尼娜现象将使美国今冬“北冷南暖”
2011-10-21 11: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任海军
  新华网华盛顿10月20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20日公布《冬季展望》报告称,拉尼娜现象将成为影响美国今冬气候的最主要因素,受其影响,美国北部今冬将比正常年份更冷、更湿润,南部则更暖、更干燥。
  这将是美国冬季连续第二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今年的拉尼娜现象8月份开始形成,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计,这一现象整个冬季都将持续。
  “演变中的拉尼娜现象将塑造这个冬季,”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副主任迈克・哈尔珀特当天公布报告时表示,“不过也有意外因素 北极涛动,它能导致气候模式发生剧烈变化,有时可以压制或放大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
  报告认为,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冬季暖干气候将给美国本已干旱严重的南部地区带来更多麻烦。据悉,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州91%的地区、俄克拉何马州87%的地区以及新墨西哥州63%的地区正经历严重干旱,其中,得克萨斯州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经历了历史上最干旱的12个月。
  此外,报告还认为,美国中西部地区今冬的气温将低于往年平均气温。
2012新“冷冬” 制热空调热销逢“暖春”
2011-10-21 09:22:52 来源: 中国家电网(北京) 
【中国家电网讯】2012年即将到来,人们或许不会担心玛雅预言里的世界末日,但是冷空气的侵袭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受干扰大洋暖流活动的“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气象专家预测:中国从2012开始将正式进入十年冷冬时代。
与“冷冬”的天气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制热空调的“热销”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现象。有人不禁这样调侃,天气冷了,制热空调的春天到了。的确,随着冬季制热需求的日益上升,冷暖型空调的制热功能也凸显出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制热能力过不过硬,已经成为人们衡量一款空调给不给力的重要标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克斯空调“热霸2代”的上市,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热捧。
http://tech.163.com/digi/11/1021/09/7GSLIMEI0016656B.html
关注低温、厄尔尼诺和流感的发展
2011-10-21 04:01 
关注低温、厄尔尼诺和流感的发展
       杨学祥
    我在2011年10月18日和20日相继指出,形成拉尼娜的条件已经逐渐减弱,形成厄尔尼诺的条件正在增强。2011年10月17日,赤道中太平洋变暖明显,拉尼娜发生的警报可以解除。事实证明,9月过后,拉尼娜事件形成的可能性不大。
    2011年10月20日,中东太平洋表面水温继续增暖,厄尔尼诺继续增强。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根据2011年日食条件,2012年可能形成厄尔尼诺事件。
    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0年发生了强沙尘暴、强拉尼娜事件和严重低温冻害,2013年将是太阳黑子峰年,如果2012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高强度的低温冻害和世界流感大流行就有重新爆发的可能。
    关注低温、厄尔尼诺和流感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920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99416.html

上一篇:美国加州举行里氏7.8级大地震演习:值得借鉴
下一篇: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海域发生里氏7.6级地震:关注10月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