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将袭内蒙古 局地降温14℃ :关注潮汐组合

已有 2167 次阅读 2011-10-14 08:3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降温, 内蒙古, 最强冷空气

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将袭内蒙古 局地降温14℃
2011-10-11 11:40:11   来源: 中国天气网
 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将袭内蒙古 局地降温14℃
近日内蒙古大部地区都持续晴好天气(李忠慧 摄)

    
       中国天气网讯 10月份以来,内蒙古大部地区都持续晴暖升温,风轻云淡、阳光普照的天气非常利于秋收作物的收获和晾晒。
       不过,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近期内蒙古大部将有一次大风、降温、降水天气过程,低温将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建议相关地区提前采取措施防范。
       秋收工作开展以来,天公作美,内蒙古地区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灾害性天气,秋收工作进度较快,目前,内蒙古大部地区的秋收作物收获已接近尾声。
       不过,据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预计,受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近日内蒙古大部地区将有一次大风、降温、降水天气过程,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受大风影响还会伴有扬沙或浮尘,局部地区有沙尘暴。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是入秋以来侵袭内蒙古最强的一次冷空气过程。
       11日至14日,内蒙古自西向东将先后出现阵雨或雨夹雪天气,其中,巴彦淖尔市南部、鄂尔多斯市北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赤峰市北部、通辽市西北部、呼伦贝尔市南部、兴安盟有5—20毫米的小到中雨或雨夹雪。
       12日至15日,内蒙古西中部大部地区有5级偏西风转5、6级西北风;全区大部气温将先后下降6~8℃,其中,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北部、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北部、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气温下降8℃以上,个别地区可达10到14℃。
       此次冷空气过程对局地已经入冬的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来说感觉不会很强烈,但对于近两日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影响将尤为明显。以首府呼和浩特为例,预计今日呼市的最高气温为19℃,明日会降至14℃左右,后日降为10℃,三日之内降温幅度近10℃。
       冷空气“来势汹汹”,建议各地加快秋收进程,农户应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有利天气,及时秋收,对已收获作物做好晾晒与存储工作。交通管理部门应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道路交通运输安全。(郭敏)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2011-9-20 15:17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0月是下半年第三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9月变小。
 
潮汐组合A:2011年10月4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0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4724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0月12日为日月大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1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0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2.3948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D:10月27日为日月大潮,2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3度,26日月亮在近地点。两两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0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3624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8840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96601.html

上一篇:西日本地区未来或发生超强地震:特大地震在海岛连续发生
下一篇:冷空气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内蒙东北局地降温12℃:关注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3 杨华磊 许培扬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