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为什么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原因之一:
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
日月大潮在赤道导致两极流体向赤道集中,由于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使赤道东风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水集中在西太平洋。所以,日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对应时间为3月末或9月末(春分3月20-22日,秋分9月22-24日,太阳在赤道面上)。
在6月末或12月末(夏至6月21或22日,冬至12月21-23日)日月大潮发生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球各圈层自转加快。以岩石圈为参照,水圈相对加快最少,气圈相对加快最多。这导致赤道东风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水回流到东太平洋,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对应时间为6月末或12月末,与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的季节性特征相符。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12月末的原因还在于,每年1月3日或4日为地球轨道近日点,太阳引潮力增大10.2%,与11月18日—1月23日(66天)地球自转加速阶段相对应。冬至为12月22日或23日,离地球轨道近日点1月3日或4日很近,太阳潮最强。引起地球扁率变化也最显著[1]。
原因之二:
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控制气候变化的一个可能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水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使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造成秘鲁海流变弱和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结果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称之为南极环大陆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图1)。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最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9月为南半球的冬季,南极半岛的海冰最多,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2]。
参考文献
1.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
2.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80-1685。
图1 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气候开关
南极大陆的三个海冰开关
图2 2011年9月拉尼娜发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