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分地区16日凌晨可见月全食

已有 2863 次阅读 2011-6-14 18:1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月全食

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分地区16日凌晨可见月全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4日15:00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6月14日电(记者 蔡玉高 周润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向记者通报,16日凌晨我国将发生月全食,届时只要天气晴朗,我国西部、西南部分地区可见全过程,其他地区可见不同程度的“带食月落”。
  王思潮表示,本次月全食全球很多地方都可观测到,非洲、中亚地区能看到完整的月全食过程,在南美洲,西非和欧洲地区,月亮“带食升起”。
  月食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三种。月亮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就会发生月全食。月全食很具观赏性,此时从地球上看去,月亮会呈现难得一见的古铜色,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红月亮”。
  王思潮介绍,16日凌晨发生的月全食的全过程为:2时23分初亏,3时22分食既,4时13分食甚,5时03分生光,6时03分复圆。整个月食过程持续时间为3小时40分。本次月全食的最大特点是全食时间比较长。由于月球几乎从地球本影的中心穿过,因此历时较长,全食阶段(食既到生光)达到1小时41分钟,是近年来比较长的一次。因此,公众可长时间欣赏到“红月亮”的迷人风采。
  王思潮表示,本次月全食复圆时分,我国大部分地区月亮已经落下,因此,除了西部、西南部分地区可见全过程外,其他地区可以欣赏到“带食月落”。
  王思潮提醒,由于天气原因或观测时间因素不能看到此次月全食的公众也不必懊恼,因为今年12月10日晚间将发生的月全食观测条件更好。
2011年6月潮汐组合:日本余震进入太阳潮调整期
               杨学祥
 
    2011年6-7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6月是第一个弱潮汐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地球转速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容易激发突发事件。
    潮汐组合A:2011年6月2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强度较大,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39111度,两者强叠加,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北回归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加快,潮汐南北震荡最强,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潮汐组合B:2011年6月9日为上弦,日月小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15度,1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
    潮汐组合C:6月16日为日月大潮,1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3.39570度, 两者强叠加,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北回归线,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6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 00027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弱,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
    潮汐组合E:6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39683度,太阳在北回归线附近,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减少,变化幅度增大,容易激发突发事件。日月大潮向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靠近,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和地球自转加速,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3月21日春分,太阳在赤道面上,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6月22日夏至,太阳在北回归线,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日本9级地震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6月进入余震太阳潮调整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9.1级地震海啸,在3个月后,2005年3月29日发生8.5级余震。天文背景是:12月22日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3月21日春分,太阳在赤道面上,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见附件)。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096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5192.html

上一篇:湖北呈现南涝北旱格局 39县市依然重度干旱:关注1999
下一篇:强降雨致南方六省发生洪涝灾害:旱涝急转机制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1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8 0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